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99篇
  免费   2260篇
  国内免费   1228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118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9908篇
内科学   11794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252篇
特种医学   12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809篇
综合类   19196篇
预防医学   3850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9526篇
  129篇
中国医学   3585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784篇
  2022年   947篇
  2021年   1284篇
  2020年   1577篇
  2019年   1732篇
  2018年   714篇
  2017年   1483篇
  2016年   1544篇
  2015年   1924篇
  2014年   3276篇
  2013年   3332篇
  2012年   4011篇
  2011年   4556篇
  2010年   4083篇
  2009年   3946篇
  2008年   4268篇
  2007年   3746篇
  2006年   3457篇
  2005年   3452篇
  2004年   2826篇
  2003年   2523篇
  2002年   2032篇
  2001年   1697篇
  2000年   953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氯吡格雷治疗对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6期间收治的214例行PCI术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CI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采用PCR测定患者全血CYP2C19基因分布,比较患者CYP2C19基因型特征,分析其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狭窄的关系。结果:214例患者CYP2C19*1、*2、*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66.36%、29.21%及4.43%;快代谢型的频率为44.86%,中代谢型的频率为42.99%,慢代谢型的频率为12.15%。其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快代谢基因型出现的频率为9.76%,中代谢型基因出现的频率为53.65%,慢代谢基因型出现频率为36.59%(P0.05);且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为36.59%,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而*2等位基因及*3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1.22%及12.19%,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再狭窄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率较高,主要以中代谢及慢代谢基因型为主,且患者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突变是导致预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发生左心室游离壁破裂(free wall rupture,FW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4221例,其中发生FWR的患者81例(FWR组),按照1:5匹配原则,随机选取未发生心脏破裂(且未发生室间隔穿孔)的患者405例作为非FWR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预后。结果(1)AMI患者中出现FWR的风险为1.9%。(2)与非FWR组相比,FWR组患者年龄偏大,前壁心肌梗死较多,心功能更差,接受手术治疗(包括经皮支架植入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比例偏低,且所有患者均出现院内死亡。(3)91.4%的患者FWR发生在AMI起病1周之内,其中24 h内发生FWR 37例(45.7%)。(4)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R=1.055,95%CI:1.032~1.078,P<0.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HR=1.907,95%CI:1.211~3.002,P=0.005)和手术治疗(HR=0.126,95%CI:0.072~0.220,P<0.001)是AMI患者出现FW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AMI患者发生FWR的风险约为1.9%,而且通常发生在心肌梗死1周内,高龄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FWR,而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FWR风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联合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心肌酶谱[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检测。比较两组血清LDH、CK-MB、CK及BNP水平。比较各指标单一与联合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K、CK-MB、LDH及BN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肌酶谱各指标联合血清BNP对AMI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查与单一检查对AMI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肌酶谱联合血清BNP水平检测可提高AMI的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辅酶Q_(10)静脉滴注辅助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80例STE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法分为溶栓组和联合组,各40例。溶栓组接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接受辅酶Q_(10)静滴辅助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溶栓后0.5、1、2 h冠脉再通率,采用彩超测量左心室功能指标[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E/A)、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联合组溶栓后0.5、1、2 h冠脉再通率(37.50%、72.50%、87.50%)与溶栓组(32.50%、65.00%、8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LVEF、E/A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溶栓组(均P<0.05)。结论辅酶Q_(10)静滴辅助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治疗STEMI,可保护心肌细胞,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48.
4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267-269
目的:分析3D-STI测量左心室径向应变(RS)、纵向应变(LS)在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再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间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3D-STI技术检查患者RS、LS;以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RS、LS在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再灌注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3D-STI测量LS及RS的绝对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LA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LVESV及LVEDV均高于对照组;3D-STI检测RS指标预测左心功能良好共53例,LS预测良好56例;3D-STI检测RS指标预测心肌再灌注阳性共48例,LS预测阳性49例;3D-STI检测LS、RS预测左心功能及心肌再灌注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85%,且ROC曲线下面积均>0.85。结论:3D-STI测量左心室LS、RS可有效评价并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再灌注,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活心方对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急性心梗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复济组、血竭小复方组和活心方组,干预8周。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改变,计算梗死面积。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与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呈负相关(P=0.001),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呈正相关(P=0.005)。与模型组比较,活心方组、血竭小复方组大鼠LVSP均升高(P<0.05,P<0.01),LV-EDP降低(P<0.01),+LVdp/dtmax加大(P<0.01),-LVdp/dtmax加大(P<0.05,P<0.01),梗死面积缩小(P<0.01);与血竭小复方组比较,活心方组大鼠LVSP增高(P<0.05)、+LVdp/dtmax加大(P<0.05);梗死面积更小(P<0.05)。结论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相关性。活心方干预能缩小心梗大鼠的梗死面积,改善心梗后大鼠左室舒缩功能,并优于血竭小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