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的眼表面疾病,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炎症性损害。在我国已成为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居各种角膜病之首位。近年来,我们采用无环鸟苷及滴宁(重组人干扰素cdb)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胃癌切除术后空肠造瘘早期肠内营养(试验组)与20例胃癌切除术后常规静脉输液(对照组)比较,观察营养支持前后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及生存质量等指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病人体得、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P〈0.01)。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小,但差异不显(P〈0.05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西吡氯铵含片单独或联用碳酸氢钠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红斑型或伪膜型口腔念珠菌病的患者,采用单中心、平行对照随机分为3组:(1)实验1组为西吡氯铵含片组;(2)实验2组为西吡氯铵含片+2.5%碳酸氢钠含漱组;(3)对照组为2.5%碳酸氢钠含漱组。分别于初诊与治疗2周后复诊时记录患者口干、疼痛、红斑或伪膜的程度以及念珠菌培养数量。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3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其中实验1组25例、实验2组24例、对照组24例。经治疗3组均能改善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减少念珠菌培养数量;3组对口干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80%、84.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11);3组对疼痛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95.2%、95.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80);3组对红斑或伪膜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5.8%、50%,2个实验组对红斑或伪膜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χ21组= 10.091,P1组= 0.001;χ22组= 13.819,P2组<0.001),且2个实验组对红斑或伪膜的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46);3组对念珠菌清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1.7%、79.2%,实验2组对念珠菌的清除效果分别优于实验1组与对照组(χ21组= 6.026,P1组= 0.014;χ2对照组= 5.147,P对照组= 0.023),实验1组与对照组对念珠菌清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92)。 结论西吡氯铵含片能够有效治疗红斑或伪膜型口腔念珠菌病,西吡氯铵含片联合碳酸氢钠含漱液对口腔念珠菌病的抗念珠菌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傣医治疗痹证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民族医药单验方数据库及相关民族医药书籍、文献中傣医治疗痹证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傣医治疗痹证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筛选出292首方剂,方剂中药物出现频次≥10的药物37个,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味药为:地血香、姜黄、苏木,核心用药模式14个,主要的关联规则为扁担藤配伍地血香,置信度=1,发现核心组合28个,演化新方14个。结论:傣医治疗痹证方剂中,主治风寒湿痹证与风湿热痹证的方剂最多,其组方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组合最为常见,祛除邪气,消除病因为主要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检测大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形成过程中病损局部组织内细胞因子,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及意义&#65377;【方法】 获取接受单次30 Gy X线照射后5 d&#65380;8 d&#65380;14 d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采用抗体芯片技术检测19种细胞因子;荧光定量PCR检测8种炎性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ELISA定量检测IL-1α&#65380;IFN-γ&#65380;TIMP-1&#65377;【结果】 抗体芯片技术检测到,照射后Frac&#65380;IL-4&#65380;IL-6&#65380;IL-10&#65380;TNF-α 5种细胞因子水平下降;IL-1β&#65380;LIX&#65380;VEGF&#65380;β-NGF 4种细胞因子照射前后水平无明显差异;照射后水平上升幅度 < 2倍的有CINC-2&#65380;GM-CGF&#65380;Leptin&#65380;MCP-1和MIP-3α 5种细胞因子,上升幅度≥2倍的有CINC-3&#65380;INF-γ&#65380;IL-1α和TIMP-1 4种细胞因子&#65377;Real-time PCR检测到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以及IL-6&#65380;TNF-α&#65380;VEGF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而促凋亡相关基因Bax&#65380;中性粒细胞局部募集相关基因CINC和TLR-9表达上升&#65377; IL-1α&#65380;IFN-γ&#65380;TIMP-1的ELISA检测结果与前两种检测结果一致&#65377;【结论】 大鼠抗体芯片和荧光定量PCR&#65380;ELISA检测结果互相佐证了病损组织内的细胞因子在口腔黏膜炎发生&#65380;发展&#65380;演进中呈现分泌受阻和表达增加的动态变化并发挥调控作用&#65377;  相似文献   
46.
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在血液透析双腔导管封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在血透用双腔导管封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颈内静脉永久留置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导管动脉端和静脉端封管液的不同选择,随机分成肝素尿激酶混合液组(A组)和肝素组(B组),观察比较两组导管的堵塞次数和静态管路压。结果A组导管堵塞12例次,溶栓后全部再通,静态管路压为(10.2±3.57)cmH2O;B组导管堵塞33例次,溶栓后再通31例次,静态管路压为(7.4±5.28)cmH2O。两组导管堵塞例次和静态管路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可应用于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封管。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测定不同种质五味子藤茎中总三萜和总多糖的含量,并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评价,进而筛选出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较高的五味子藤茎种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五味子藤茎中总三萜和总多糖类的含量,并以各成分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间五味子藤茎的总三萜和总多糖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以总三萜类成分为考察指标,品系17-11-3最佳;以多糖类成分为考察指标,品系94-9-2最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品系94-9-2的药材质量较好。结论该两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为五味子藤茎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为五味子的种质资源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9.
天冬氨酸催化人参皂苷Re转化制备稀有人参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娟  张金秋  阮长春  孙光芝  刘志 《中草药》2016,47(19):3389-3394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制备稀有人参皂苷Rg6、F4、Rk3和Rh4的方法,为制备稀有人参皂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人参皂苷Re为原料,以天冬氨酸为催化剂,人参皂苷Re与天冬氨酸以10∶1混合,于120℃反应1 h,采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产物中各稀有人参皂苷组分,通过HPLC和NMR进行定量分析和结构鉴定。结果 人参皂苷Re的转化率为100%,稀有人参皂苷Rg6、F4、Rk3和Rh4的得率分别是11.2%、13.1%、20.6%和24.3%,且4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均9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对开发绿色环保型稀有人参皂苷新药及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EMS1基因扩增与口腔黏膜癌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EMS1基因扩增是否参与口腔黏膜癌变。方法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分别获取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口腔白斑患者的单纯增生,轻、中、重度异常增生上皮和原发性口腔鳞癌组织标本78例,应用差示PCR反应检测EMS1基因扩增。结果①分别有20.0%的口腔白斑组织,57.6%的口腔鳞癌组织观察到EMS1扩增;②在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EMS1扩增开始于中度异常增生黏膜,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组织中其扩增率有显著增高(P=0.015)。结论EMS1基因扩增与口腔黏膜癌变的演进相平行,似是口腔黏膜癌变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