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收集近十年来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病机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根据证候病机学的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症状病机三个研究层次,归纳总结艾滋病中医证候病机学的研究进展,并对艾滋病的中医学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从热郁痰瘀论治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分析探讨,提出以热郁痰瘀理论指导小儿病毒性肺炎的辨证论治。这对加强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理论认识和临床运用都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根据<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血防疫情控制达标考核评估的通知>精神,在全市9个血吸虫病疫区县(市、区),以村为单位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并认真核对全年疫情及防治工作资料.由荆州市血防办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市血吸虫病防治专科医院、市畜牧局和市动物血吸虫病防治站共同负责审核全市疫情资料,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现将2008年全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83例小儿肺炎证候病机学关联规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数理分析探讨小儿肺炎的证候病机学。方法:运用关联规则分析583例小儿肺炎发病治疗前症状体征。结果:获得668项频繁项集,其中支持度大于80%者4项:肺部呼吸音粗糙、无恶寒、舌质红、咳嗽每咳数声,共获得关联规则6888条,最高支持度80%,最高置信度98%。结论:小儿肺炎48h内的主要症状体征为:咳嗽每咳数声、咳嗽阵作、气促、发热、多痰、舌质红、肺部呼吸音粗糙、无恶寒、无紫绀、无恶心呕吐等,并且咳嗽每咳数声与咳嗽阵作及发热、无恶寒、气促、多痰、舌质红等症状体征常常关联出现。在证候病机上表现:肺气郁阻是小儿肺炎最主要的病机病理。热邪入里,肺热壅盛,肺气郁阻,津蓄为痰为常见的病机病理改变,且热与郁与痰的病机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胃癌是人体常见的恶性肿瘤,常伴有免疫功能障碍。以往人们一直认为只有白细胞才具有免疫功能,而近年来已证明红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了解胃癌患者红、白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本文对41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T细胞亚群(TC)、NK细胞杀伤活性和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进行测定,并对TC亚群的CD+4/CD+8比值与RBC-C3bR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RBC-C3bR采用郭峰等报道的测定方法;NK细胞活性测定采用改良的MTT试验方法;外周血TC亚群检测采用冻干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结果:①胃癌患者TC亚群、NK细胞活性和RBC-C3bR的测定结果: ②胃癌患者CD4+/CD+8比值与RBC-C3bR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经统计学相关性分析,CD4+/CD+8比值与RBC-C3bR阳性率呈直线正相关关系,n=41;r=0.415;P<0.01。结论: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机体免疫监视系统中有重要地位。了解TC亚群的变化,检测T细胞CD+4/CD+比值是很有意义的,是估计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一种较准确的方法。红细胞免疫是近年来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红细胞像白细胞一样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本实验结果显示,胃癌患者TC亚群中CD+3、CD+4、CD+4/CD+8、NK活性均低于正常组,RBC-C3bR阳性率也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胃癌患者RBC-C3bR阳性率与CD+4/CD+8比值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表明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C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通过检测和观察胃癌患者的TC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可更加全面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定客观化、标准化的中医小儿感冒主症诊断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发给国内30名专家按正高级职称、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年以上、对本病有一定研究的要求遴选调查专家。邀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课题组提出小儿感冒诊断标准的主症指标作出自己的选择,对专家反馈的调查表汇总整理,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第一轮鼻塞、流涕、喷嚏、发热、恶风寒、咳嗽、头身痛x-值大于1.0,R值均为0,CV值在0.1821~0.2650;第二轮发热、鼻塞、流涕3项的x-值均为0.9302,R值均为6.98。第一轮无汗或少汗、咽痛、咯痰x-值1.4565~0.8913,R值2.17~13.04,CV值介于0.3748~0.4249,第二轮咯痰的-x值为0.3171,R值为68.29。结论:两轮调查结果表明专家认为鼻塞、流涕、喷嚏、发热、恶风寒,咳嗽、头身痛是小儿感冒主症中很重要的,而无汗或少汗、咽痛、咯痰作为小儿感冒主症的重要性相对较小,且咯痰可考虑删除。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早期诊断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迅速发展推进了肿瘤标志物研究的进程,其中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作为常用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成为检测和验证血液等体液肿瘤标志物的新技术及平台.本研究利用MALDI-TOF MS技术检测贵门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贲门癌诊断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胸外科贲门癌患者血清63例和健康志愿者血清54例,采用弱阳离子蛋白芯片(WCX磁珠)对血清进行分析前处理,MALDI-TOF MS技术进行血清蛋白图谱检测,所得结果用ZUCI-蛋白芯片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处理.运用遗传算法(genetic arithmetic,CA)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运算建立贲门癌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将117例标本随机分为训练组和盲法测试组,经训练后验证诊断模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采集贵门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经数据对比分析找到69个有显著性差异的质荷比峰(P<0.01);从中筛选出差异最显著的10个蛋白质荷比峰建立诊断模型(m/z分别为2 863、4 655、3 883、3 241、3 952、2 295、2 741、1 546、4 054和2 671).通过验证,该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96.83%、特异度为90.74%.结论:应用MALDI-TOF MS技术能够检测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贲门癌诊断模型.该模型在贲门痛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些抗肿瘤药物尽管有较好的近期疗效,然而肿瘤患者单纯依赖化疗通常难以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本文试图从肿瘤干细胞理论解释抗肿瘤药物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探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Cathepsin L基因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为肝癌细胞CathepsinL siRNA转染基因沉默组(沉默组),实验对照为肝癌细胞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和siRNA转染荧光蛋白对照组(荧光对照组).观察时间为Cathepsin L siRNA转染后1、3和6 d.观察各组肝癌细胞Cathepsin L siRNA转染效率.用免疫荧光、RT-PCR法及WB法检测肝癌细胞Cathepsin L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侵袭小室法测定肝癌细胞侵袭力变化.结果 沉默组与空白组、荧光对照组比较,Cathepsin L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细胞生长受抑制,增殖指数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肝癌细胞侵袭力显著下降.结论 RNAi可有效沉默肝癌细胞Cathepsin L表达,降低肝癌细胞增殖活力及细胞侵袭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为防治胃癌术后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已行根治性切除术的14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对胃癌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97例,随访率66.44%(97/146)。97例根治性切除的胃癌患者中,术后1年内复发率45.4%(44/97),术后2年内复发率73.2%(71/97),2~5年期间复发率21.6%(21/97),5年后复发率4.1%(4/97);单一病灶复发的占81.5%,多部位复发的占17.3%。单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肿瘤大小、原发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术后是否化疗、病理分型、TNM分期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无关,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辅助化疗、TNM分期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大都出现在术后2年内,以单一复发为主;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辅助化疗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