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7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肺癌术后咳嗽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癌术后咳嗽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口服,2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每日1剂,200 m L温服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反应因子(PCT、CRP、IL-6、IL-8、TNF-α)、肺功能(VC、FEV1、FEV1/FVC、MMEF、PEF)及免疫功能(Ig A、Ig M、Ig G、补体C3、补体C4)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 73%,对照组为74. 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治疗后2组患者不同维度的LCQ-MC评分及LCQMC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 05),其中观察组升高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 0. 05); 3)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清PCT、CRP、IL-6、IL-8、TNF-α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 0. 05),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4)肺功能:治疗后2组VC、FEV1、FEV1/FVC、MMEF、PEF均较治疗前上升(P 0. 05),其中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 0. 05); 5)免疫功能:治疗后2组Ig A、Ig M、Ig G、补体C3、补体C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可明显改善肺癌术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升其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分析在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中应用风险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患者1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将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消化内镜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实施风险护理,比较分析两组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的再次出血率,一月内死亡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能够有效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但联合应用风险护理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痊愈3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随访6~18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其结合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系统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45.
曾敏  刘焕  林称意  张军  原野 《现代肿瘤医学》2017,(12):1918-1920
目的:研究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技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我科收治的169例周围型肺癌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一组为单操作孔手术组,另一组为双操作孔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操作孔患者的手术时间(1.92±0.43) h、淋巴结清扫数(15.4±6.2)与双操作孔患者无明显差异;而术中出血量(184.4±25.8) ml、术后引流量(157.4±38.5) ml、术后住院时间(6.5±1.6) d、疼痛NRS评分(2.31±0.45)明显低于双操作孔组单操作孔患者术后肺部感染(6.4%)、肺不张(3.8%)、支气管胸膜瘘(0%)并发症发生率与双操作孔患者无明显差异,而切口感染发生率(1.3%)明显小于双操作孔患者.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无差异的同时,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没有增加,是治疗周围型肺癌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6.
郭玉芳  王爽  刘焕  王湘  赵妍 《现代肿瘤医学》2017,(17):2721-2724
目的:研究MMP-2的活化并探索其机制.方法:采用酶谱分析方法检测瘤细胞条件培养基中MMP-2在包被前后表达和活化的情况,用RT-PCR方法检测MT1-MMP mRNA的表达,观察MT1-MMP激活的MMP-2在细胞侵袭中的作用,Boyden小室膜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条件培养基明胶酶谱分析结果显示仅在三维聚I型胶原包被组存在MMP-2的活性形式;培养于I型胶原组的人MCF-7细胞MT1-MMP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1).Boyden小室膜侵袭实验可见,用MT1-MMP的抗体处理组的细胞数明显少于未用MT1-MMP的抗体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型胶原成分可以通过上调MT1-MMP的水平来调控人乳腺癌MCF-7细胞MMP-2的活化,MT1-MMP激活的MMP-2可以增强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7.
喻淑庆  刘焕  吴志林 《广东医学》2016,(15):2338-2339
目的:对腹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中进行极化液治疗,观察极化液对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即给予极化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输液,检测麻醉前,术后第1、3、7天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以及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 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细胞因子TNF-α和CRP表达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有所改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给予极化液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难以在发病早期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而移动卒中单元(mobile stroke unit,MSU)的应用将静脉溶栓治疗从院内提到院前。本研究初步探讨中国首台MSU在急性卒中 患者院前静脉溶栓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荥阳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2018年11月-2019年4月期间应用MSU进行院前静脉溶 栓的患者(MSU溶栓组)和使用传统救护车转运至院内静脉溶栓的患者(常规溶栓组)的临床资料。 观察终点包括主要时间指标从呼叫至溶栓时间、从发病至溶栓时间;疗效指标为90 d良好预后(mRS 评分≤2分)率;安全性指标包括溶栓后48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及随访90 d内的全因死亡。比较静脉 溶栓患者应用两种治疗模式的终点差异。 结果 MSU溶栓组共计14例患者接受了院外静脉溶栓,同时期常规溶栓组有24例患者在院内进行了 静脉溶栓治疗。与常规溶栓组相比,MSU溶栓组呼叫至溶栓时间(59 min vs 92 mi n,P =0.001)、发病 至溶栓时间(73 min vs 114 mi n,P =0.002)均较短。两组的90 d良好预后率(79% vs 67%,P =0.488) 和安全性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结论 基于MSU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前溶栓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从发病至溶栓时间及呼叫至溶栓时 间,但对于急性卒中的救治疗效仍需要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秦息痛治疗关节疼痛为主的大骨节病(KBD)、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KBD和160例RA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秦息痛组、玻璃酸钠+秦息痛联合用药组,每组70例。玻璃酸钠组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秦息痛组口服秦息痛;联合用药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口服秦息痛。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2.5 ml/次,1次/周;秦息痛口服5片/次,2次/日。对治疗前及治疗5周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5周治疗后,3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血沉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指标及ESR、CRP改善值均优于玻璃酸钠组和秦息痛组(P〈0.05)。联合用药组的疗效较玻璃酸钠组和秦息痛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秦息痛治疗大骨节病、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秦息痛和单用玻璃酸钠,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