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根中的萜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分离手段对狼毒大戟根中的萜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狼毒大戟根的8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萜类化合物,包括5个二萜类化合物和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羰基脱氢松香酸(1)、trogopteroid F(2)、陶塔二酚(3)、18-羟基弥罗松酚(4)、19-羟基弥罗松酚(5)、环木波罗-22-烯-3β,25-二醇(6)和羽扇豆醇(7)。结论:除了化合物6和7,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狼毒大戟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2.
梁辉  蔡定芳  陈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104-6106
目的:测定神经元谷氨酸转运体(excitafory amino acid cartier 1,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和海马数密度值的影响,探讨脑缺血神经保护新方法。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反义寡核苷酸组(简称反义组)和正义寡核苷酸组(简称正义组),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运用Western blot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YC染色、尼氏染色观察缺血区EAAC1表达和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和海马数密度值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缺血区EAAC1表达(0.61&;#177;0.03)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20&;#177;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9.49,P&;lt;0.01),而反义组表达(0.31&;#177;0.01)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9.33,P&;lt;0.05)。反义组大鼠梗死体积(101.33&;#177;15.08)mm^3显著小于模型组(140.5&;#177;20.27)m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66,P&;lt;0.01),反义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33&;#177;0.41)分,显著高于模型组(1.42&;#177;0.3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8.51,P&;lt;0.01),海马各区数密度值均高于模型组(P&;lt;0.01和P&;lt;0.05)。结论: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98例AMI患者和8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MI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测定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hs-CRP水平的升高与AM I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5例,在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4例胰腺癌和1例转移性肝癌在开腹术中超声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随访1~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技术成功率100%;5例术前有疼痛病史,术后临床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2个月CT观察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有效率达9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索青蒿琥酯(ART)对人颚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经37.5、150、600 μmol·L-1ART干预24、48 h后,NACC细胞体外增殖水平的变化;Transwell法检测37.5、150、600 μmol·L-1 ART干预48 h后,NACC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ART干预48 h后,NACC细胞中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各实验方法均设立空白对照组及5 μmol·L-1顺铂(DDP)阳性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RT作用于NACC细胞24 h时即表现出对其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F=12.071,P<0.001),作用时间延长至48 h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F =169.098,P<0.001);Transwell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37.5、150、600 μmol·L-1 ART组穿膜细胞数量明显减少(F=139.939,P<0.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7.5、150、600 μmol·L-1 ART及5 μmol·L-1 DDP阳性对照组中SP1蛋白表达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F=200.998,P<0.001)。结论 青蒿琥酯可以有效抑制NACC细胞体外增殖及侵袭能力,并下调转录因子SP1表达,二者间可能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HCD)对宫内窘迫致胎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时NF-κB的影响.方法 足月胎鼠80只,体质量4.74 ~4.8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空白对照组、PHCD组、ALI组、ALI +PHCD组.采用钳夹孕鼠两侧子宫角血管的方法建立宫内窘迫模型,ALI+PHCD组在建立宫内窘迫模型前30 min予孕鼠肌注PHCD(2 mg/kg),PHCD组给孕鼠肌注等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剖宫取出胎鼠后立即断头,收集胎鼠外周血行血气检测、肺湿/干质量比值(W/D)测定,HE染色观察胎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测定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NF-κ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ALI组血酸碱度(pH)、氧分压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 PHCD组上述指标高于A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I组二氧化碳分压、乳酸(lactic acid,Lac)、W/D、TNF-α、IL-6含量、NF-κB mRNA表达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LI+ PHCD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ALI组(P<0.05).ALI+ PHCD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较AH组减轻.结论 PHCD可能是通过抑制肺组织NF-κB活化,减少TNF-α、IL-6的释放,降低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宫内窘迫导致胎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37.
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机制已成为肿瘤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各国肿瘤研究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已发现了很多与正常细胞转变成癌细胞有关的证据。据此有人提出细胞癌变机制的假说,主要的有体细  相似文献   
38.
本文报告32例按FAB分类法诊断的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淋13例、急非淋19例)的免疫分型结果。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分型采用单克隆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凡荧光细胞大于20%者为阳性(+),11~19%者为可疑(±),少于10%者为阴性(-)。所采用白细胞单克隆抗体见附表。急淋13例中有10例(76.9%),急非淋19例中有17例(89.5%)的免疫分型与FAB  相似文献   
39.
骨髓移植患者锁骨下静脉插管术失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我们于 1992年至今对骨髓移植患者实行锁骨下静脉插管998例 ,发生失误 81例 ,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998例多数为白血病患者 ,实行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男 5 99例 ,女 399例。年龄最大 5 1岁 ,最小 11岁 ,平均 2 2岁。1.2 方法  1物品准备 :套管针 (ARROW公司生产 ) ,肝素帽、封管液 (浓度 12 5 0 u/ ml) ,静脉切开包。 2操作方法患者去枕平卧 ,后背垫高 ,头低肩高位 ,头偏向穿刺对侧 ,取锁骨内中1/ 3交界处下缘 1~ 1.5 cm处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后 2 %利多卡因局麻 ,麻醉后换穿刺针 ,进针时下拉固定皮肤 ,…  相似文献   
40.
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移植晚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探讨慢性GVHD的高危因素,对慢性GVHD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现将57例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后发生慢性GVHD的高危因素分析如下。病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