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28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AR)对肝癌细胞株PEG10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人ARsiRNA,并转染HepG2和7404肝癌细胞株.用双氢睾丸酮(DHT)干预HepG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AR和PEG10表达水平.结果 从3对AR siRNA中筛选到1对siRNA(AR siRNA-3),它在2种肝癌细胞株中均可有效抑制AR的表达,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2种肝癌细胞株中,浓度为240 nmol/L的AR siRNA-3在转染后24 h,对AR抑制效率可达80%以上,且抑制效果可持续至72 h.AR siRNA-3转染24h后PEG10表达水平降低,转染48 h后,PEG10表达水平降低非常明显,72 h后PEG10表达有所上升.DHT可促进HepG2细胞PEG10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DHT对AR表达未见明显作用.结论 雄激素和AR参与了肝癌细胞株PEG10表达的调控.这可能是男性肝细胞癌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2.
DHBV诱发鸭急性肝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青  郭清 《中华消化杂志》1995,15(3):176-177
DHBV诱发鸭急性肝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谢青,郭清,周霞秋,李惠英,朴文姬,谷瑞瑛,丁长囡,李定国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同属嗜肝DNA病毒科,它们具有类似的生物性、免疫原性和致病性。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O55B5)的诱导下,...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提高安全性和依从性的运用效果。方法对进行脱敏治疗的过敏患者,分别采用皮下免疫疗法(SCIT)和舌下免疫疗法(SLIT),预定疗程均为2年,SCIT组85例,SLIT 79例,观察其安全性和依从性。结果 SCIT组治疗期间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过局部不良反应,有13例(15.3%)出现全身不良反应,SLIT组4例(5.1%)出现过局部不良反应,有11例(13.9%)出现全身不良反应;164例患者中,提前终止治疗的患者28例(17.1%),总体依从性为82.9%。结论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不良反应采取适当预防措施,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5.
2010年9月,<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国病毒病杂志>联合召开了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研讨会.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与会专家对此两类药物联合治疗的目标、策略等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形成<会议纪要>,供读者参考,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更新.  相似文献   
36.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标准疗法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但该疗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针对HCV生活周期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迅速发展,给将来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7.
赖荣陶  谢青 《肝脏》2011,16(1):63-65
目前,关于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研究在两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是新技术的应用能较好识别基因风险因素并改进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有效性;二是新DILI概念强调药物初始特异损伤肝细胞的“上游”事件和紧接着发生的非特异“下游”事件以及基因风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8.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每年约有2.1%~6.0%进展为肝硬化。年龄、病毒复制程度、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等都影响HBV感染后进展至肝硬化的速率。而进展至肝硬化后HBV仍可持续存在,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或HBV DNA阳性,这些患者还处在进展至肝硬化失代偿和肝癌(HCC)的危险中,只有抗病毒治疗,即清除或持续抑制HBV,才能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海狗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单纯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有效剂量.方法:单纯性脂肪肝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3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低剂量组(每天8粒,n=15)、高剂量组(每天10粒,n=15)和安慰剂组(n=16),进入双盲期,疗程24 wk.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24 wk的肝功能、血脂及B超评分.结果: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患者治疗12、24 wk后,B超评分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7±3.20,8.00±2.42 vs 11.20±3.00;8.33±2.44,7.07±2.52 vs 10.40±2.06,均P<0.01),而安慰剂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用药24 wk后血清甘油三脂水平出现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0.77 mmol/L vs 2.66±0.82 mmol/L,P<0.01).治疗24 wk后,各组ALT和GG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B超评分方面有明显作用,尤其是高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且高剂量药物对血清甘油三脂的改善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3年10月至2008年3月经皮肝组织活检的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98例,检测其ALT水平、HBV标志物、HBV DNA水平和肝脏组织学改变.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统计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ALT水平对显著肝脏病理改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98例患者中炎症活动指数(Hal)≥4、纤维化(F)评分≥3的患者分别占22.4%与17.3%.ALT为(0.51~1.00)×正常值上限(ULN)组发生上述病理改变的比例均高于(0~0.50)×ULN组(HAI≥4:36.4%比11.1%,χ2=8.881,P=0.003;F评分≥3:27.3%比9.3%,χ2=5.487,P=0.019).年龄每增长10岁是HAI≥4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10,P=0.023);年龄>45岁者发生HAI≥4分的比例明显高于≤45岁者(33.3%比13.4%,χ2=4.923,P=0.027).HBV DNA<1×104拷贝/mL时,仍有14.9%的患者Hal≥4分、12.8%的患者F评分≥3分.结论 部分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在不同HBV DNA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肝脏病理改变,肝组织活检对于年龄>45岁的患者是十分重要的.0.50×ULN有望为中国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处理提供一个恰当的ALT"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