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前,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化学药物疗效明显,但也存在着抗抑郁谱窄、不良反应大、易复发等缺点。因此,国内外对传统中药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虽然有不少文献报道很多单味药和复方具有抗抑郁作用,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太深入,并且迄今成功开发的疗效显著的中药抗抑郁新药很少。究其原因,除了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复杂、病因尚未明了之外,与中药抗抑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中药抗抑郁药的现代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总结经验,提高疗效。方法:根据病情结合辅助检查,选择适应后路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脊髓减压,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结果:本组22例,术后随访6个月 ̄4年,平均18个月,优8例(36%),良10例(46%),有效4例(18%),优良率82%。结论:经后路脊髓减压,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开门应适中,以10 ̄12mm为宜,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棘突基底截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探讨治疗下腰椎疾病的新术式。方法:应用棘突基底截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下腰椎疾病30例,术后按日本骨科学会的评定标准进行疗效部分和影像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2年2个月,平均改善率83.6%,优26例,良4例。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少,可有效地预防硬膜和神经根的瘢痕粘连,中央管和神经根管的减压充分,是一种治疗下腰椎疾病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内、外踝血管网的构成,为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5例新鲜成人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内、外踝血管网的构成及其与小腿筋膜皮肤血管网的交通吻合。结果内、外踝血管网血供来源很多,在踝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吻合。结论内、外踝血管网解剖位置恒定、管径粗、吻合丰富,可作为足部及小腿远段皮瓣的供养血管。  相似文献   
35.
目的使用微创DHS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减少手术所造成的创伤反应。方法我科自2003年9月—2006年5月DHS内固定治疗的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36例采用微创经皮小切口置入内固定物,42例采用常规切口置入内固定物。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为常规切口组),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获10~16月随访,平均12.3个月。1例在随访期间死于其他内科疾病,其余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2个月。微创组失血少,患肢肿胀轻,消肿快,体温下降至正常快,DHS恢复快,卧床时间短。结论采用微创经皮小切口技术植入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患者全身状况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6.
卢进发  王文犀  王新亮 《河北医药》2012,34(9):1347-1348
前交通动脉瘤是前循环常见的动脉瘤之一,由于部位深,血管变异较多,瘤体生长方向各异,主要动脉分支和穿动脉走行复杂,且血管重要,手术难度较大.我科2006至2010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4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初步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MWM)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短期疗效。方法:将27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MWM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MWM组予单次MWM治疗,对照组予传统物理治疗——单次超短波和超声波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患侧无痛握力及健、患侧最大握力,取其比值(无痛握力患侧/最大握力健侧、最大握力患侧/最大握力健侧)作为参数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肢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MWM组患者治疗后的无痛握力患侧/最大握力健侧较治疗前显著提高(0.80±0.18对比0.55±0.20,P<0.05),也明显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0.80±0.18对比0.58±0.18,P<0.05)。MWM组治疗后VAS明显低于对照组(3.25±1.09对比4.29±0.61,P<0.05)。结论:MWM可快速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的疼痛,有效改善握力。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后颅内不典型脑脓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13例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因颅内感染致不典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脓肿穿刺冲洗加抗生素治疗。结果 13例患者中,12例表现为体温下降,症状减轻,复查头颅CT示脑组织水肿好转,脑室、脑池、脑沟恢复,中线居中;另1例病情反复考虑脓肿破入脑室,家属放弃治疗。结论开颅术后的不典型脑脓肿由于原发病的存在容易误诊,延误治疗,穿刺冲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原腔道的存在,穿刺冲洗的时机也未必是脓肿形成期,早期穿刺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0.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是最常见脑血管病之一,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占脑血管病的首位。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目前有开颅手术(包括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和微创技术(包括血肿碎吸和钻孔放管)两大方法:对于血肿量不太大、未出现脑疝或出现脑疝需急诊快速减压的患者我院通常采用硬通道血肿穿刺碎吸技术。此种方法具有微创、高效、时间短、局麻下即可实施等优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不需开颅迅速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