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5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27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956篇
妇产科学   455篇
基础医学   501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2408篇
内科学   1099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3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50篇
综合类   4980篇
预防医学   4578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1728篇
  10篇
中国医学   700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879篇
  2013年   861篇
  2012年   1139篇
  2011年   1234篇
  2010年   1143篇
  2009年   1074篇
  2008年   1611篇
  2007年   1276篇
  2006年   1168篇
  2005年   1282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725篇
  2002年   496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系统化血糖及体重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饮食指导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血糖和体重控制干预。比较两组孕妇餐前空腹血糖、体重控制情况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糖及体重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系统化血糖及体重控制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取得的效果较好,其血糖和体重指数控制较好,母婴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3.
34.
3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结局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500 g的早产儿共113例为研究对象,按开始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日龄分为早期治疗组(日龄≤1 d,53例)和晚期治疗组(1 d<日龄≤10 d,60例),回顾性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的基本情况、治疗过程、临床结局,并针对神经发育情况随访至12月龄。结果早期治疗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及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晚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治疗组纠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高于晚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纠正胎龄3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高于晚期治疗组,纠正胎龄至12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晚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可改善早产儿结局,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分析极低/超低出生体重(VLBW/ELBW)患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VLBW/ELBW患儿为病例组(n=29),按照1:3比例匹配甲状腺功能正常的VLBW/ELBW患儿作为对照组(n=87),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甲状腺功能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VLBW/ELBW患儿共162例,其中病例组2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17.9%。出生体重越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越高(P < 0.0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出生胎龄呈正相关(P < 0.05),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 < 0.05)。小于胎龄儿、多胎、孕母≥35岁、使用多巴胺是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病例组中16例患儿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每日5~10 μg/kg)治疗,甲状腺功能在治疗2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VLBW/ELBW患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高,小于胎龄儿、多胎、孕母高龄、应用多巴胺是其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患儿需定期随访,以保证用药剂量适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中国9个城市(简称九市)4~7岁儿童乳恒牙替换及其与体格生长的关系,分析恒牙发育长期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4~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于2015年6—10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北片),上海、南京、武汉(中片),广州、福州、昆明(南片)九市进行横断面调查,共37973名儿童,其中男19035名,女18938名。6岁以下每6个月为1组,6~<7岁1岁为1组。现场检查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情况,测量身高、体重等,并依据2009年中国儿童生长标准计算体格指标Z分值。采用Probit概率单位回归方法计算换牙年龄。不同性别、地区、年龄分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并利用199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乳恒牙替换相关数据,分析恒牙发育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九市37973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换牙率逐渐增加,从4.0~<4.5岁的0.6%(42/7568)增长至5.5~<6.0岁的30.3%(2295/7583),6.0~<7.0岁达到74.5%(5680/7627)。除4.0~4.5岁组外,无论城郊男童换牙率均低于女童(P均<0.05);城区换牙率(男5.5~<6.0岁、女4.5~<5.0岁组之后)略高于郊区,如6.0~<7.0岁组男童城郊分别为74.2%(1427/1924)、69.2%(1305/1885)(χ2=11.446,P<0.01)。九市儿童换牙年龄为6.00(95%CI:5.98~6.01)岁。换牙年龄的第3~97百分位变化范围为4.88~7.11岁。女童中位换牙年龄(5.94岁)早于男童(6.06岁);城区(5.94岁)早于郊区(6.05岁);北片(5.97岁)、中片地区(5.97岁)略早于南片地区(6.05岁)。已换牙儿童体重、身高、体质指数Z分值均高于未换牙儿童(0.35±1.17比0.03±1.13、0.32±1.00比0.03±1.02、0.23±1.16比0.04±1.13,t=20.81、21.67、12.09,P均<0.05)。与1995年相比,2015年5.0岁以后儿童换牙率明显提高,如城区男童6.0~<7.0岁组1995年为63.8%(1146/1796),2015年提高至74.2%(1427/1924)(χ2=46.748,P<0.01);中位换牙年龄2015年较1995年提前0.24岁。结论九市4~7岁儿童换牙年龄女童早于男童,城区早于郊区,北、中片早于南片地区。换牙早晚与体格生长水平有关。近20年换牙年龄存在小幅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该研究旨在调查极早产儿的钠供应量、液体量及钠失衡与严重脑室内出血(IVH)之间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瑞典极早产儿研究(EXPRESS)队列,包含2004至2007年间出生的所有22~26周极早产儿,并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严重IVH(3级或脑室周围出血性梗死)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出生日期与病例组患儿最为接近且医院、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未患IVH早产儿作为对照组(n=70病例-对照配对)。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索孕期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暴露与农村高出生体重(high birth weight,HBW)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  方法  从2007-2012年期间山西省平定县出生人口及不良出生结局监测系统随访到204例对照、125例≥ 4 200 g HBW病例和171例4 000~4 200 g HBW病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HBW风险因素。  结果  2007-2012年期间,总出生数为18 749人,高出生体重1 177例,发生率为6.28%。HBW<4 200 g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调整了父母亲生育年龄、产次后,分娩孕周≥ 42孕周生育HBW的风险是<42孕周的3.10倍(95%CI:1.67~5.76),生育男孩发生HBW风险是生育女孩的2.30倍(95%CI:1.46~3.63),孕前BMI与HBW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关联;HBW ≥ 4 200 g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调整了母亲生育年龄、产次后,分娩孕周≥ 42孕周生育HBW的风险是<42孕周的3.01倍(95%CI:1.49~6.08),母亲孕前BMI ≥ 24生育HBW的风险是BMI<24者的1.91倍(95%CI:1.15~3.16),母亲孕期每周食用豆制品次数为4~7次,生育HBW的风险是每周食用豆制品次数≤ 1次者的2.59倍(95%CI:1.06~6.32)。  结论  降低高出生体重的发生风险可从育龄人群的孕前体重、孕期饮食和分娩孕周管理入手。  相似文献   
40.
下肢静脉曲张已成为一项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以腿部沉重、肿胀感和疼痛为主要特征。目前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研究显示,遗传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先天因素;年龄是重要的生理因素;体质指数与发病有密切关系,身高也可能相关;女性的发病率普遍高于男性;不同职业人群发病率有所不同;地理环境、基础疾病等因素也与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下肢静脉曲张是一项慢性渐进性疾病,希望通过对该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与控制,为该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