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螺旋CT头颅扫描剂量的合理调整及其防护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充分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且符合图像质量标准的CT扫描参数值,降低扫描辐射剂量。方法:①使用260、200、150、100、80mAs 5种剂量对模拟成人头颅的水模进行扫描,对获得的每幅图像选取相同的5个感兴趣区(ROI)测定并记录CT值的标准差,采用ROICT值标准差(SD)评价图像噪声。对各剂量组CT值标准差的均数和标准差作统计学处理;②随机选取来科全颅脑扫描显示颅内病变的10例,常规剂量260mAs扫描后,经患者同意,对病灶中心层面用200mAs加扫一层,对获取的两组图像质量进行盲式评判,评判标准依据空间分辨率、噪声及伪影将图像分为差、一般、较好、好四级。结果:①水模扫描:随着扫描剂量的降低,CTDIw(mGy)值明显下降,200mAs组比260mAs组降低13.34mGy;②图像噪声随着扫描剂量的降低而增加,但常规剂量260mAs组与减低剂量200mAs组间不存在差异(P〉0.05);③260mAs和200mAs两种剂量的图像质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Х^2=0.313,P=0.576)。结论:200mAs扫描剂量图像质量不受剂量降低而影响,但能降低辐射剂量,是可以实施调整的扫描参数,具有积极的放射防护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角度法(TALA)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方法 收集2013年1~12月拍摄X线脊柱全长正位片(包括骨盆)的躯干失平衡患者5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2例,年龄12~48岁。由A、B 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使用躯干失平衡距离法(C7-CSVL)和TALA进行测量,间隔两周后重复测量1次。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法,分别比较两位医师每种方法的两次测量均数值,以及比较每位医师每种方法的测量均数值。 结果 每位医师采用C7-CSVL法的两次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ALA法测量的两次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采用C7-CSVL法所得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ALA法所得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较于传统的C7-CSVL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TALA法所得数值在不同测量者之间、同一测量者的两次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TALA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方法简单且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脑血肿在低场MR中的影像演变规律。材料与方法:制作动物(狗)脑血肿模型共5个,3个为小模型,2个为大模型,按计划扫描。MR仪场强为0.064T。结果:与中高场MR仪结果相比较,急性期血肿于所有序列信号均较高,T2WI未见到低信号征象。慢性期末见低信号环。残腔期呈T1长T2信号,未见"黑腔"。此两期出现时间提前。超急性期表现与中高场机所见基本相同。仅1个大模型的亚急性期表现为"周高中低"信号,且存在时间较短。结论:脑血肿在低场强MR中的演变规律与中高场强机大体一致,不同之处主要在急性期、慢性期和残腔期的信号表现。造成的原因主要是T2PRE效应与磁场强度有关。动物脑血肿模型更适用于早期血肿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从临床上分为急性轻症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从病理学上,分为水肿性和坏死性胰腺炎。轻症者约占80%~85%,病情比较轻;重症者约占15%~20%,病情严重,常并发危及生命的全身并发症(如呼吸衰竭、休克、败血症等)或局部并发症(如胰腺坏死、脓肿),病死率为15%~56%。自从Fitz于1889年首次描述AP以来,如何判断AP的严重程度以及如何提高判断的准确度一直是临床医生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儿的认知功能和脑白质网络改变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 年2月至2020 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接受检查的7~13岁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OSA患儿29例、健康对照组21例进行头部高分辨率3D T1WI和DTI扫描。计算每个参与者白质网络的全局属性(同配性)和节点属性(聚类系数、度中心性、局部效率)以及DN:CAS量表分,进行组间比较,并使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白质网络属性与认知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未经过FDR校正时,OSA组右辅助运动区、右颞横回的度中心性和左中央后回、右颞横回的聚类系数以及左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颞横回的局部效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P <0.05);OSA组左眶部额中回、左舌回、左颞中回的度中心性和右颞中回的聚类系数以及右颞中回的局部效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 <0.05)。左颞中回的度中心性与DN:CAS中的单词系列(β=0.421,P =0.015)、右颞中回的聚类系数(β=0.507,P =0.023)和局部效率(β=0.504,P =0.010)与同时性加工量表分呈正相关。结论:OSA患儿白质网络具有发生改变的趋势,其中颞中回的节点属性与认知有关,提示脑白质网络异常,特别是颞中回结构的改变,可能是OSA患儿认知损害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36.
例1 女,23岁.停经80 d,阴道出血1个月余.B超示:左侧予宫角处可见3.4 cm×3.2 cm的偏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团块血供丰富,与内膜相距约0.35 cm,诊断为左侧子宫角处混合性团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或子宫角妊娠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37.
胰腺癌术前分期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的术前分期是决定胰腺癌治疗方案和改善其预后的关键之一。术前分期的影像方法主要有血管造影、CT、MRI和内窥镜超声。各种方法均有利弊,与其它方法相比螺旋CT不仅敏感度高,而且特异率出高,是术前分期最准确而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8.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MR成像及其扩散加权成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小儿乙型脑炎的MRI表现及其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特征。方法16例临床诊断符合小儿乙型脑炎的患者,均行头颅常规MRI和轴面DWI,其中7例在发病10d内检查,9例在10d后检查。观察患者脑DWI、T2WI序列的表现;同时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将病灶的ADC值与其对应的发病持续时间作相关分析。结果脑部病变区主要呈稍长T1、长T2信号,丘脑受累最常见。16例患者中,15例丘脑受累,其中6例病变仅累及丘脑。7例10d内行MR检查者,病灶在DWI较T2WI信号高,而且病变范围更清楚,其中2例在DWI还显示了T2WI未能显示的病灶;9例发病10d后行MR检查者,T2WI显示病变较DWI清晰。丘脑病灶的ADC值与其病程呈正相关(r=0.84,P〈0.01)。结论 小儿乙型脑炎在MRI上常表现为较特征的丘脑受累,结合临床,DWI对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躯干中轴线(trunk axis line,TAL)在脊柱侧凸和躯干倾斜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6月到8月间4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a)通过测量侧凸顶椎偏离TAL的距离来评价侧凸程度。b)通过测量TAL与重垂线的夹角来评价躯干倾斜,以倾斜角0°~1°为正常,大于1°为失平衡。结果42例患者主弯顶椎偏离TAL距离均大于1cm,范围为(1.22~8.30)cm,平均(4.35±1.64)cm,其中24例存在躯干倾斜(24/42,57.1%),倾斜角度1.41°~9.52°,平均(3.77±1.52)°。以骨盆为参照,躯干左侧倾斜18例(18/42,75%),右侧倾斜6例(6/24,25%)。结论在脊柱全长片上,根据TAL对冠状面上的躯干倾斜和脊柱侧凸进行诊断和评价是可行的,也有助于侧凸分型,以及顶椎、端椎和稳定椎的确定等,所以该方法值得研究和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40.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胸腰椎骨折和螺旋CT扫描及三维和多平面重建资料。重点观察椎体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高度、骨折线、椎体附件和旋转/脱位等的CT表现。结果:23例中轴位CT显示27个椎体骨折,25个横突骨折,3个棘突骨折,3个椎弓根骨折,15个椎板骨折,4个椎间关节脱位,0个椎体脱位,1个椎体旋转,25个椎管狭窄。三维重建显示分别为27、15、3、2、7、2、4、1、25个;多平面重建显示上述结构骨折分别为27、5、3、2、5、2、4、0、25个。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显示椎体骨折效果好,但对附件的显示相对较差。在显示椎体的脱位和/或旋转方面三维重建最为直观。结论:胸腰椎骨折的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是辅位CT扫描有价值的补充手段。进行三维和多平面重建规范化操作流程,可提高其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