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51.
目的用液基微量稀释法观察双相真菌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将54株申克孢子丝菌临床株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连续传代获得酵母相,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微量稀释法M27-A2检测菌株酵母相对碘化钾、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体外敏感性,并观察碘化钾对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质控株为克柔念珠菌ATCC6258。结果碘化钾体外无抑菌作用;氟康唑最小抑菌浓度(MIC)几何均数大于64μg/mL;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MIC几何均数分别为0.98μg/mL和0.17μg/mL。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的MIC值分别高于伊曲康唑+碘化钾及特比萘芬+碘化钾(P均<0.05)。来源皮肤固定型的菌株与来源皮肤淋巴管型菌株相比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M27-A2方法适用于检测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敏感性;酵母相时碘化钾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体外抑菌作用有一定的加强效应。  相似文献   
252.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负载TGF-β1基因的兔关节滑膜细胞向透明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学修复关节软骨损伤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扩增B型滑膜细胞并纯化,构建pcDNA3.1-TGF-β1,用Lipofectamine 2000法转染,转染pcDNA3.1-TGF-β1组为实验组,转染pcDNA3.1(+)空质粒组为对照组,未转染组为空白组.转染后48 h行G418筛选,RT-PCR检测TGF-β1的瞬时表达,同时取阳性细胞爬片,行抗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G418维持筛选,每2 d取部分细胞计数,连续12 d,绘制生长曲线,转染后3周,每周取部分细胞爬片行抗TGF-β1和抗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采用Image-Pro Plus V6.0软件分析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行统计学处理,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实验组转染后转染率为18%,转染后生长曲线显示细胞早期生长活性下降,细胞数量在转染后第4天降低到3.6×104/ml,第3天RT-PCR检测到TGF-β1阳性片段,抗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细胞内阳性颗粒,对照组及空白组均为阴性;细胞转染后第3周,实验组抗TGF-β1及抗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仍见细胞内阳性颗粒,对照组及空白组为阴性;图像分析结果表明,转染后第7天实验组抗TGF-β1的PU值为(19.04±1.26),对照组及空白组PU值分别为(4.07±0.65)和(3.2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14 d实验组抗Ⅱ型胶原的PU值为(13.74±1.27),对照组及空白组PU值分别为(4.62±0.56)和(3.9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质体法重组pcDNA3.1-TGF-β1基因可成功转染兔关节滑膜细胞,转染后细胞成功表达TGF-β1,并分泌Ⅱ型胶原蛋白,表现出透明软骨细胞样生理特征,滑膜细胞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53.
背景:射频紧缩已广泛用于临床,前交叉韧带松弛为射频紧缩治疗的适应证,但紧缩治疗后前交叉韧带的组织学变化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进行射频紧缩后的组织学变化,以确定前交叉韧带射频紧缩的最佳部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动物实验,组织形态学观察,于2005-01/2006-07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材料:成年健康家犬29只,体质量(16.5±2.2)kg,年龄(4.1±0.7)年,X射线片确定动物骨骺已经闭合.方法:随机选取1只家犬解剖股动脉和股静脉,将股动脉近端结扎,远端插管,以Krebs平衡液以50 mL/(min·kg)流量灌流15 min,结扎股静脉近端,远端插管.将墨汁灌注液由远端注入,直至下肢皮肤变成黑色,观察家犬前交叉韧带的血液供应.24只犬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射频紧缩中间部组、射频紧缩两端组.紧缩方式:射频探头从一个端开始以2.5 mm/s速度开始向另一端移动,无遗漏,不重叠,射频紧缩中间部组紧缩韧带中间1/3,射频紧缩两端组紧缩两端各1/3,术后6,12周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另外4只家犬取前交叉韧带8条,2条用于即时射频紧缩后的组织学观察,另外6条作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紧缩.主要观察指标:MASSON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前交叉韧带内部纤维的变化特点、细胞计数及血管密度.结果:分布在前交叉韧带的血管形成树状分支,前交叉韧带胫骨端和股骨端的血管分布明显丰富于前交叉韧带中端的血管分布,两端的血管网有一部分交通支经过中部相连.MASSON染色显示射频处理部位重新修复组织均为胶原纤维组织,以射频紧缩韧带两端组更明显.术后12周,两组细胞密度均较6周时降低(P.<0.05),射频紧缩两端组细胞密度始终高于射频紧缩中间部组(P<0.05);两组滑膜下血管密度均较6周时降低(P<0.05).术后6周射频紧缩两端组滑膜下血管密度高于射频紧缩中间部组(P<0.05).结论:射频处理后前交叉韧带的再血管化模式是由滑膜向韧带射频渗透区域进行的,韧带两端组织的修复优于韧带的中间部分,提示射频紧缩的最佳部位为韧带两端.  相似文献   
254.
1992年10月至1998年10月我院共收治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员205例,均经头颅CT确诊.  相似文献   
255.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殊靶样外观的良性血管肿瘤,患者多为白种人,中国人少见.近来我科诊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6.
杨慧宁  宋洋  梁艳  高艳红 《武警医学》2017,28(5):487-489
 目的 通过调查某医院输液大厅患者对输液后废弃棉球或输液贴的处置现状及相关认知,了解目前某医院在医疗废物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择2015-11至2016-03在我院输液大厅820例患者,针对相关医用废料的处理方法、是否接受过医疗废物处置相关教育、能否接受新型医用敷料针后贴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2.3%的患者对感染性医疗废弃棉球及输液胶贴的废弃处置不当,仅有9.72%知道医疗废物分类标准,4.15%知道医疗废物包装容器标识,2.07%知道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方式,仅有26.1%知道医疗废物流失泄露等造成的危害,73.9%未接受到医护人员对正确处置方式的信息告知及宣教,有73.6%患者愿意接受针后贴。结论 需重视对输液治疗患者医疗废物处置知识的宣教,进行处置行为指导。同时提高医护人员防控医源性污染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标识;从材料上选择避免环境污染和院内交叉感染的新型医用敷料。  相似文献   
257.
本文论述了生物材料的痕量元素分析前处理的一些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超净实验室、样品粉碎、实验器皿和容器的材料要求,器皿和样品洗涤、试剂的提纯与保存、生物样品的分解等。  相似文献   
258.
宋洋  张定国  朱惠明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366-1367
目的评价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内镜下表现。方法对15例确诊的EG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病人中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占93.3%,9例(60%)患者外周血中嗜酸性细胞(EC)计数增多。内镜表现为胃窦、十二指肠降段、回盲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红斑、小溃疡等,个别病例黏膜正常,腹腔内镜检查空肠浆膜节段性充血水肿。结论外周血EC增多对诊断EG有提示作用,内镜下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对EG诊断有重要意义,腹腔内镜检查对浆膜型EG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59.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8种水溶性维生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1、B2、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烟酸、烟酰胺、B128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分析方法。该法采用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100-5C18(250×4.6mmid,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乙腈,B为10mmol/L已烷磺酸钠水溶液(pH2.3),检测波长为256、280、360nm,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各种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0.9999,回收率92.7%~99.9%,RSD0.44%~5.20%。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60.
王秀丽  孙佳明  宋洋  张辉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3):1572-1574
目的:对山梗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方法:利用固相萃取技术(SPE)、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ESI-MSn)对山梗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初步确定了山梗菜中的2个生物碱结构分别是异山梗菜酮碱和8,10-二乙基山梗二酮,并根据其在正离子条件下表现出的特征质谱行为,提出了山梗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可能的电喷雾质谱碎裂规律。结论:固相萃取技术、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能够快速简便地对山梗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