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31.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脑梗死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证型相关特异性基因及共性基因,并对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血瘀证的通用分子机制进行探讨,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GEO芯片数据,筛选获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差异基因,将2种血瘀证差异基因取交集得证型相关特异性基因与血瘀证共性基因3个子集。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共表达网络、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角度,探讨2种血瘀证特异基因的作用异同。筛选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丁苯酞活性成分靶点与血瘀证共性基因整合,获得"药物-疾病-证型"共同靶点,拓扑分析聚焦核心靶点并行分子对接,并构建共同靶点PPI网络并行富集分析,探讨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血瘀证的作用机制。结果:获取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差异基因2 092个、阴虚血瘀证差异基因2 160个,其中气虚血瘀证特异基因422个、阴虚血瘀证特异基因490个及血瘀证共性基因1 670个。其中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差异基因均通过多组分、多功能、多途径发挥作用,但气虚血瘀证中MMP-9、EIF4A3等靶点相互作用最强,主要通过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阴虚血瘀证中EGFR、STAT3等靶点相互作用最强,并通过Erb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筛选获得274个药物靶点,整合血瘀证共性基因后得32个共同靶点,拓扑分析后聚焦核心靶点SRC,分子对接发现氢键连接、混合Pi键连接和疏水作用可能是主要作用形式。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丁苯酞以多组分、多功能、多途径的形式介导趋化因子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在脑梗死血瘀证中发挥作用。结论:2种血瘀证证型相关特异基因分析揭示了证型富集特点,为证型相关研究提供依据。"药物-疾病-证型"共同靶点的分析结果揭示了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血瘀证可能的通用分子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2.
摘 要 目的: 分离和鉴定短梗五加果提取物中的三萜类化合物。方法: 采用开口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系统的化学分离,使用1H NMR、13C-NMR、HSQC和HMBC等波谱学手段,结合ESI-MS质谱确定其分子结构。结果: 从短梗五加果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α- hydroxychiisanogenin (1),chiisanogenin (2),3-oxo-24-methylenecycloartan (3),mangiferonic acid (4),isomangiferolic acid (5),齐墩果酸 (6),白桦脂醇 (7),白桦脂酸 (8)。结论:化合物3、4、5为首次从五加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33.
摘 要无梗五加果作为我国传统道地药材,其主要成分为三萜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血小板凝集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对无梗五加果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无梗五加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4.
目的 观察电针内关、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脑GRP78和Caspase-1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发挥脑保护作用是否与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有关. 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造模组、依达拉奉组和针刺干预组.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脑 I/R 模型. 采用 TUNEL 染色法, 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指数; 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GRP78、Caspase-12 mRNA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手术造模组、依达拉奉组和针刺干预组大鼠细胞凋亡指数升高,GRP78和Caspase-12 mRNA表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与手术造模组相比, 依达拉奉组和针刺干预组大鼠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12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1), GRP78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依达拉奉组相比,针刺干预组大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内关、百会穴可以有效抑制脑缺血神经元细胞凋亡,其保护机制可能上调内质网应激保护性GRP78表达,同时抑制促凋亡Caspase-1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5.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治疗色素痣激光术后凹陷性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的色素痣(皮内痣或混合痣)患者96例,共158枚皮损,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患者46例,皮损79枚)和对照组(患者50例,皮损79枚)。试验组患者术后即刻外用三乙醇胺乳膏,每日3次,每次3 mm厚;对照组患者常规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每日3次。2组患者均连续使用至结痂脱落,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结痂、脱痂的时间;术后红斑持续时间;愈合后萎缩性或
增生性疤痕、色沉和色减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7.55±1.40)d和(13.03±1.95)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均不结痂,对照组患者结痂时间为(3±0.55)d,脱痂时间为(13.03±1.95)d;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红斑持续时间分别为(3.08±0.89)个月和(5.40±1.11)个月,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萎缩性疤痕发生率为2.53%,增生性疤痕发生率为1.27%,试验组患者均未发生色沉和色减, 对照组患者萎缩性疤痕、增生性疤痕、色沉和色减发生率分别为13.92%、10.13%、7.59%和6.33%。2组患者红斑持续时间、
愈合后出现的萎缩性疤痕、增生性疤痕、色沉和色减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三乙醇
胺乳膏治疗色素痣CO2激光术后凹陷性创面疗效显著、安全,凹陷性创面基本接近正常皮肤。  相似文献   
236.
237.
目的 对立体定向脑图谱的基准点进行测定研究,为构建临床立体定向脑手术提供基础。 方法 在立体定向空间坐标系内,应用MR扫描图像处理技术对120例健康自愿者和应用解剖学技术对30例尸脑分别进行脑内基准点前连合(AC)、后连合(PC)的径值和前后连合间距(ICD)进行测量。 结果 在立体定向空间内,无论在大体标本,还是在MR图像上,AC、PC均清晰可见;在尸脑上测得AC的前后径为(2.75±0.76)mm,上下径为(3.85±0.68)mm,PC的前后径为(1.87±0.58)mm,上下径为(2.48±0.64)mm,ICD长度为(22.68±1.46)mm;在健康自愿者测得AC的前后径为(2.80±0.32)mm,上下径为(3.82± 0.37)mm,PC的前后径为(1.76±0.30)mm,上下径为(2.30±0.45)mm,ICD长度为(23.84±1.32)mm。 结论 通过尸脑与健康正常人脑的对比测量研究,在立体定向坐标系内脑内AC、PC是脑内准确定位的基准点, AC-PC是恒定的参考线。  相似文献   
238.
宋洋  付金凤 《黑龙江医药》2011,24(5):723-724
目的:建立黄芪注射液过敏试验的检验方法.方法:黄芪注射液(0.6mg/ml)对豚鼠腹腔注射0.5ml/只,隔日腹腔注射,致敏三次后,在第一次腹腔注射后第14天及21天耳静脉注射1.0ml/只进行攻击.结果:未见豚鼠有任何过敏症状发生.结论:表明黄芪注射液在本试验条件下对豚鼠不产生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39.
茵陈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红  宋洋  肖艳  张玉玺  姚晓颖  杨娇 《中国药房》2011,(11):1020-1022
目的:分离、鉴定茵陈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ODS开放柱和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茵陈提取物,并通过NMR和MS等谱学技术确定分离出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茵陈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香豆素(1)、5,7-二甲氧基香豆素(2)、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3)、7,8-二羟基香豆素(4)、槲皮素(5)、山柰酚(6)、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7)、咖啡酸(8)。化合物1~4、7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茵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股骨端纽扣固定"人"字形肌腱移植物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12例ACL断裂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7~36岁,平均25.2岁;左膝9例,右膝3例.致伤因为:运动伤11例.交通伤1例.急件损伤1例,陈旧件损伤11例.12例患者均取自体腘绳肌腱或异体肌腱编织形成6股"人"字形移植物,采用关节镜下胫骨舣隧道界面螺钉固定、股骨单隧道纽扣固定方法行ACL重建手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以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以X线片观察骨隧道变化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术后1年Lysholm评分由术前(61.25±3.77)分提高到(91.50±2.78)分(t=22.376,P=0.000);Larson评分由术前(58.08±2.58)分提高到(90.08±2.68)分(t=29.837,P=0.000):IKDC评分由术前(63.33±2.84)分提高到(91.75±2.38)分(t=26.57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未见明显关节间隙改变.结论 关节镜下股骨端纽扣固定"人"字形移植物重建ACL能有效恢复膝火节的稳定性,近期疗效佳,中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