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院外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每年发生约45万至1814万人次,年发生率0.6%o,能到达医院且存活出院者不到5%[1].在SCA事件中,约80%为心室颤动所致,早期电除颤是治疗心室颤动唯一有效的方法,最佳抢救时间是最初的3~5 min,如果在心室颤动后3 min内实施电除颤,则70%~80%患者可恢复有足够灌注的心律,但当5 min后电除颤则生存率仅50%,7 min的生存率为30%,9~10 min的生存率为10%,10 min后生存率几乎为0[2].  相似文献   
22.
急救中心对突发灾害现场的院前救治通常有预案和一定的应对经验,但在短时间内接收并转送大批量异地地震伤病员缺少相应预案与充足的准备。本次研究结合组织领导、人员物资准备、转送协调等方面总结短时间内接收转送大批量四川地震伤病员的应对方法,并对暴露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为以后处理该类事件积累有益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研结合动态连续观察的方法,收集9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患者确诊时中医证候以及中医治疗后证候变化规律。[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时以发热(70.41%)、咳嗽(57.14%)、胸闷(29.59%)、乏力(28.57%)、咽喉不适(28.57%)、气促(27.55%)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舌象多见淡红舌(46.94%)、红舌(31.63%)、胖大舌(13.27%)、齿痕舌(13.27%)等,苔质以厚腻苔(53.06%)、薄苔(34.69%)、薄腻苔(10.20%)为主,苔色多见白苔(52.04%)、黄苔(32.65%),脉象以濡脉(44.90%)、细脉(16.33%)、弦脉(15.31%)为主。聚类分析提示患者中脾虚湿阻证47例(47.96%)、湿郁化热证51例(52.04%)。经中医治疗后,舌象多见红舌(52.04%)、淡红舌(36.73%)、齿痕舌(18.37%),苔质以厚腻苔(45.92%)、薄苔(43.88%)为主,苔色多见白苔(68.37%)、黄苔(18.37%),脉象以濡脉(75.51%)居多。[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虚湿阻证及湿郁化热证两型为主。治疗后,患者舌脉变化提示湿热病邪得以去除,正气恢复。  相似文献   
24.
不同方法建立高尿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利用改良的高酵母高脂饲料喂养联合氧嗪酸钾灌胃或氧嗪酸钾皮下注射,建立高尿酸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饲料对照组(B组)、高酵母高脂饲料+氧嗪酸钾灌胃组(C组)、高酵母高脂饲料+氧嗪酸钾皮下注射组(D组),每组12只,造模12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体质量、肝湿重及血清尿酸(UA)等生化指标,并分析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C、D组肝湿重明显高于A组;C组肝湿重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肝湿重明显低于B组。C、D组血清UA、CHO、TG、ALT和AST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血清BUN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血清CREA水平明显高于A组,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性反应较A组增多。各组大鼠肾组织均无明显病变。结论 利用高酵母高脂饲料喂养联合氧嗪酸钾灌胃或氧嗪酸钾皮下注射,成功了建立高尿酸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与人类发病特征相似,且无明显的肾脏损害,可作为高尿酸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5.
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行为,以制备一种适合肝动脉栓塞的青蒿琥酯给药方式。以聚乳酸为材料,聚乙烯醇为乳化剂,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为指标,对聚乳酸浓度、聚乙烯醇浓度、药载比、搅拌速度等进行单因素考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聚乳酸质量分数9.0%,聚乙烯醇质量分数0.9%,药载比1:2,搅拌速度1 000 r·min-1。并对最佳工艺进行了验证,微球粒径为(101.7±0.37)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0.8±0.84)%,(53.6±0.62)%。研究表明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Y-干扰索(IFN-Y)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大鼠用CCl4诱导致肝纤维化,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IFN-Y治疗组),连续用药12周,观察肝组织病理、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血清转化生长因子B,(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肝组织切片TGF—β1、转化生长因子BI型受体(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receptor,T13R·I)、Smad2/3,,的表达。结果①肝组织病理: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产生。模型组纤维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干扰素治疗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纤维化指标(HA、TGF—β1):Y-干扰素治疗组大鼠HA及TGF—β1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③TGF—β1/Smad基因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IFN-Y治疗组大鼠肝脏中TGF-β1、TβR—I和Smad,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Y治疗组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作用,对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可能为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7.
左旋多巴0.25-0.75g,po,tid治疗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54±s13a)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4wk为一个疗程。结果,临床显效率为62%,总有效率为90%。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CO、Cl、EF)改善,心脏X线正位片心胸比率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8.
蔡兆斌 《新医学》1995,26(2):91-94
新的第二代钙拮抗剂──尼卡地平在心血管内科应用的临床评价浙江建德市第二医院心内科蔡兆斌钙拮抗剂作为特异性药物的慨念是由Flecken-stein在1969年首先提出来的。这类制剂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影响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生理活动。Takenak...  相似文献   
29.
患者女,36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4月,加重半年于1991年4月9日入院。体检:发育正常,血压14/8kPa。无紫绀,颈静脉无充盈。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P_2=A_2。两肺听诊正常。胸部三位片示左心室轻度增大。二维UCG  相似文献   
30.
左旋多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兆斌 《新药与临床》1995,14(3):171-1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