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国家资源普查收集的产自10个省市的58批桔梗样品进行性状鉴别,测定其浸出物、桔梗皂苷D的含量,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浸出物及桔梗皂苷D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梯度洗脱,建立不同产地桔梗样品HPLC指纹图谱。结果:58批桔梗样品中有2批表面色泽,7批大小,11批断面特征不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浸出物、桔梗皂苷D的含量的总不合格率为36.20%;建立了58批桔梗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共找到17个共有峰;四川省桔梗样品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3个方面均较高,重庆市、湖南省桔梗样品3个方面均较低;对58批不同产地桔梗进行了聚类分析及性状、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不成正向相关,但样品中浸出物含量以及各成分含量的差异与样品性状特征(皮部)具相关性。结论:所鉴别的性状特征,测定的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以及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为优质桔梗的筛选,新版《中国药典》标准的修订以及桔梗质量评价,提供更全面、真实、具代表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桔梗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桔梗是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 A. DC的干燥根,主要含有皂苷、黄酮、多糖、甾醇和脂肪酸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祛痰止咳、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抗肥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从桔梗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体内过程、毒性及溶血性和质量标准等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桔梗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评价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目的 对2006年全国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应用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率等评价指标体系,直接采用结构化查询语句(Structured Query Ianguage,SQL)对监测数据库进行查询与分析.结果 2006年全国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4 986 932张,未及时报告卡总数为855 990张,未及时审核卡总数为186 721张,累计重卡总数6008张,累计零缺报县区总数为1351个.全国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率为17.16%,未及时审核率3.74%,传染病重复报告率0.03%,县区零缺报率3.63%.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为0.69 d,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间隔为43 min,且1~12月份的报告质量呈逐月上升趋势.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报告质量差距显著,东部地区报告质量要好于中西部地区.结论 与2005年相比,2006年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有明显提高,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对于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报告信息质量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西部地区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亟待加强.另外,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质量需要加强,而不仅仅是形式审核.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飞快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腹腔镜手术由于对机体创伤小、出血少、盆腔脏器干扰少,术后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小且美观等优点,在妇科手术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提高了手术后患的生活质量。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网络直报模式下传染病发现相关环节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目前网络直报模式下传染病发现的相关环节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传染病爆发的早期预警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6年3月份全国报告麻疹病例为例,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传染病病例从发病到诊断、诊断到填卡、填卡到报告、报告到审核几个环节的时间间隔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2006年全国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在传染病报告质量方面虽有所提高,但在报告卡的填写、报告、审核环节仍存在不及时现象,与传染病早期预警工作的有效开展还有很长的距离.结论 全国各个医疗机构在对传染病病例的就诊到被发现报告的及时性环节相差很大,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隐患之一,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检查指导,规范疫情报告程序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的填报质量,发现传染病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9个省116家医疗机构开展现场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医疗机构诊疗登记的法定传染病个案共2384例;收集到相应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共2053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72.28%,其中医生诊断时间、患者工作单位填写完整率最低;与病例登记信息相比,卡片填写准确率为41.35%,发病日期和医生诊断时间准确率最低;与网络报告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相比,卡片填报一致率为68.64%,其中病例的急慢性分型一致率最低。东部地区传染病报告中卡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一致率均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卡片填写的完整率、填报一致率相对最高;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省级和地市级报告质量指标均较低,乡镇级则相对最高。结论 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填报信息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院内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规范和管理,确保传染病报告核心信息来源的准确性;有效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对传染病报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Campbell提出QT间期期离散度(QTd)概念已过去了10年之久,但国内尚未提供正常人的心电图QTd测量与正常值,只可见部分有关心肌梗塞QTd增加与室颤关系及QTd与评估抗心律失常药的小试验组报道。本文就我校大、中专两班健康学员120名在  相似文献   
8.
采用督脉穴和醒脑开窍针法并辅以滞针手法,对脑干损伤昏迷促醒治疗与单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进行比较。前者在治疗时间上缩短,与后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前者疗效优于后者。督脉穴组对脑干损伤昏迷促醒治疗疗效较好,说明督脉在此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骨韧带状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纤维性肿瘤,又称硬纤维瘤或骨成纤维性纤维瘤,组织学上酷似腹壁外韧带状纤维瘤,最早由Jaffe于1958年报道5例,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也不过百余例。该肿瘤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无转移,但可侵犯周围软组织,手术后易复发,应引起临床重视,现结合文献资料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选择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7例,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组与未通组,观察了两组溶栓治疗前及溶栓后6小时的QT离散度(OTd)。结果显示,两组溶栓治疗前QTd均明显增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通组治疗前后QTd无显著差异(P>0.05),再通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01),与未通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提示成功的溶栓可明显缩小局部心肌复极差异性,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测量溶栓治疗前后QTd变化可以判断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