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汤瑾  蒋燕群  李卿  王坚镪 《检验医学》2009,24(5):343-346
目的研究1株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A1500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细菌的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接合实验、聚合酶链反应(PCR)、质粒抽提、探针杂交印迹试验(Southern blot)、等电聚焦电泳及耐药基因克隆测序分析细菌的耐药机制。结果接合实验、质粒电泳和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耐药基因位于一个50 kb的可转移质粒上;等电聚焦电泳显示3条β-内酰胺酶条带,等电点(PI)分别为9.0、6.7(KPC-2)、5.4。PCR产物克隆分析比对为blaKPC-2型。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A1500携带由质粒介导的KPC-2酶。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以下简称瑞金医院 )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简称市六医院 )分离的 34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VEB 1型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的分布 ,并分析瑞金医院灼伤科患者标本中分离的产VEB 1型ESBL铜绿假单胞菌是否有同源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细菌的veb 1基因 ,用PCR RFLP检测并分型整合子 ,以ERIC2为引物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对瑞金医院灼伤科分离到的 16株产VEB 1型ESBL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市六医院分离的菌株中未检测到veb 1基因 ,瑞金医院仅在灼伤科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VEB 1型ESBL ,且这些菌株用RAPD分析具有同源性。结论 瑞金医院灼伤科流行携带veb 1型ESBL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23.
多重PCR检测MRSA的SCCmec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MRSA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05年1—6月65株社区感染MRSA及60株医院感染MRSA,应用多重PCR对MRSA染色体Dlec基因盒(staphylococcal cassette chromosomeSCCmec)分型及杀白细胞毒素(PVI。)基因检测,应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125株MRSA的mecA基因阳性,其中SCCmecII型1株,SCCmecⅢ型120株,SCCmecⅣ型3株,未分型1株;未发现携带PVL基因的MRSA。携带SCCmecII型、SCCmecⅢ型的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而携带SCCmecⅣ型的菌株除对8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外,对其他类别的抗菌药敏感。结论本院分离的MRSA以SCCmecⅢ型为主,发现SCCmecIV型CA-MRSA,但不携带PVL基因;携带SCCmecⅡ、SCCmecⅢ的临床分离株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中产AmpCβ-内酰胺酶(简称AmpC酶)菌株的分布情况和临床病例特点,并对相关基因ampC和ampD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9月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181株,分别采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和三维试验筛选产AmpC酶菌株和高产AmpC酶菌株;对初筛试验阳性相关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初筛试验阳性菌株ampC、ampD基因PCR扩增、测序和比对,Rep—PCR分析ampC阳性菌株基因型。结果181株病原菌中头孢西丁初筛试验法检出产AmpC酶39株,概率为21.5%(39/181);三维试验法检出高产AmpC酶菌株的概率为43.6%(17/39)。PCR结果显示ampC和ampD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1%(16/39)和56.4%(22/39)。对16株ampC阳性菌进行基因测序,与GenBaak相应ampC核酸序列比对发现同源性达98%~100%;2株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的测序发现在ampD基因羧基端存在可疑的突变位点。结论本研究相关败血症患者血流耐药病原菌感染主要源自院内感染。在产AmpC酶的血流病原菌中,ampC基因突变比较少见,而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突变发生率比较高,且ampD蛋白羧基末端氨基酸的缺失或替代可能与AmpC酶去阻遏表达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5.
细菌的膜孔蛋白及其形成的孔道是细菌与外界交流的主要途径,也是抗生素透过细菌细胞膜的重要通道。细菌膜孔蛋白合成降低或膜孔蛋白缺失可阻碍抗生素进入细菌,从而引起细菌对抗生素耐药。在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方面,膜孔蛋白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入手,对其膜孔蛋白的特点、构成、合成调控机制及其与细菌耐药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检测质粒Amp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质粒介导的Ⅰ型β-内酰胺酶(AmpC)的情况,利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对5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检测,结果有2株阳性,3株可疑.  相似文献   
27.
对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瑾  李卿  蒋燕群 《检验医学》2010,25(1):63-66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可用于多重耐药的细菌感染,随着临床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耐药的肠杆菌。至今为止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还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 了解颅脑创伤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情况,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痰培养为MRSA的121例颅脑创伤病例,并对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1例MRSA对青霉素G、红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了92.3%~100%,对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完全敏感,对利福平、奈替米星、磷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但对于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从2001年的10%骤升到了2005年的95.2%.结论 MRSA的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预防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0.
本文用斑点ELISA和溶血试验分别检测26株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的耐热溶血毒(TDH)和TDH类似溶血毒(TRH),TDH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8%(21/26)和73.1%(19/26)TRH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2%(5/26)和7.7%(2/26)。经卡方检验,两试验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斑点ELISA比溶血试验稳定,影响因素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