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采用带有气囊的导管急性压迫脊髓缺血模拟人类损伤可以造成再灌注与缺血分离的动物模型。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窗处理对损伤脊髓的影响。 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带气囊导管造成大鼠脊髓缺血10,30,45,60,90 min组。 结果与结论:再灌注48 h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脊髓前角神经元坏死和凋亡逐渐加重,丙二醛水平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病症加重。提示用带气囊的导管建立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成功,再灌注后大鼠脊髓的损伤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单侧置钉经椎间孔的椎体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09年11月,23例退行性腰椎疾病(包括腰椎退行性滑脱合并腰椎不稳定的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单侧置钉TLIF术结合经椎板的关节突螺钉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评价患者术后下肢及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影像学表现、以及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围手术期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例出现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置钉位置不佳引起神经根刺激症状,行二期手术取钉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术后下肢及腰背部疼痛的VSA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影像学随访未见内固定失败及矫形丢失现象。结论:采用单侧置钉TLIF术,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可以有效地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手术创伤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3.
背景:采用带有气囊的导管急性压迫脊髓缺血模拟人类损伤可以造成再灌注与缺血分离的动物模型。目的:应用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窗处理对损伤脊髓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带气囊导管造成大鼠脊髓缺血10,30,45,60,90min组。结果与结论:再灌注48h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脊髓前角神经元坏死和凋亡逐渐加重,丙二醛水平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病症加重。提示用带气囊的导管建立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成功,再灌注后大鼠脊髓的损伤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介绍于神经导航引导下单纯内镜下经鼻腔行齿状突切除术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手术方式,阐明与传统经口腔入路相比较的优势.方法 自2009 年9 月-2010 年2 月共对2 例先天性颅底凹陷畸形患者施行神经导航内镜下经鼻腔入路齿状突切除手术,其中例2 同期接受经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 分法)系统评价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患者均于麻醉清醒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次日即可经口进食.术后头部CT 重建和MRI 扫描显示,硬脊膜压迫完全解除,减压效果满意.例2 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腰椎穿刺引流10 d 治愈;术后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随访24 个月以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JOA 评分分别从术前的12 和8 分恢复至最近一次随访的17 和15 分.结论 于神经导航内镜下经鼻腔行齿状突切除术可以成功解除颅底凹陷畸形对延髓颈髓的压迫.相对于传统的经口腔入路,其微创优势包括改善术中视野、减轻舌体水肿、减少牙齿损伤、避免长时间插管或气管切开、无需鼻胃管营养,以及不影响术后发声功能等.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初步评估腰椎聚醚醚酮(peek)融合器结合后路固定在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4例患者因寰枢椎不稳于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接受寰枢椎固定及关节突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在手术过程中,用peek腰椎融合器进行关节突关节的撑开。随访并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颈椎畸形和融合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至少完成了12个月的随访。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平均VAS和JOA评分分别是(8±0.82)分、(13±5.42)分、(1±0.82)分和(16±1.41)分;术后VAS及JOA评分较术前改善,术中及术后无血管、神经及感染相关并发症。术后12个月的三维CT显示,4例患者的关节突关节获得骨性融合。结论:腰椎peek融合器治疗寰枢椎脱位不影响手术疗效,且可减少传统关节突关节撑开方法导致的并发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对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后再骨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8月68例单节段胸腰椎新鲜骨折且无神经症状分为2组:单纯PVP组( n=37),只行双侧PVP;PVP联合内固定组(( n=31),行双侧PVP+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后腰背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角及术后各时点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矫正率。结果单纯PVP组骨水泥注入量(5.7±1.1)ml,手术时间(43.4±5.0) min,出血量(5.5±1.5)ml,住院时间(3.2±0.4) d。 PVP联合内固定组骨水泥注射量(6.1±1.4)ml,手术时间(74.7±8.6)min,出血量(70.2±4.7)ml,无一例需要输血,住院时间(5.3±1.0)d。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24~30个月)。 PVP联合内固定组术后1、2、3个月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单纯PVP组( P<0.05)。单纯PV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高度压缩率显著高于PVP联合内固定组( P<0.05);2组内椎体高度压缩率术前与术后各时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PV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高度恢复率显著低于PVP联合内固定组(P<0.05);单纯PVP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即刻与术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VP联合内固定组术后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PV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后凸角显著高于PVP联合内固定组(P<0.05);2组椎体后凸角术后即刻与术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PV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后凸矫正率显著低于PVP联合内固定组(P<0.05);单纯PVP组椎体后凸矫正率术后即刻与术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VP联合内固定组术后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PVP组5例(13.5%)出现再骨折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椎体高度压缩率、恢复率和后凸角、后凸矫正率的观察和比较来评价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新鲜骨折且无神经症状的患者共103例,分为3组,第1组:行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37例;第2组: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成形术,35例;第3组: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3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术后平均随访16.9个月,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2、3个月、半年及末次随访的腰背痛评分,计算并比较各时点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恢复率和后凸角、后凸矫正率。[结果]术后各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01),末次随访时第3组明显低于第2组(P0.05)。术后各时点2、3组的高度恢复率、后凸矫形率均明显大于第1组(P0.001);术后即刻三组高度压缩率、后凸角均显著减小(P0.001),而术后1个月时第1组高度恢复率(P0.001)、后凸矫形率(P0.05)明显下降,随后逐渐平稳,其他两组术后变化不大。[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尽量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固定与经皮椎体成形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腹腔镜下前路腰椎融合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前路腰椎融合术的疗效。方法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应用腹腔镜行腰椎间盘切除及植骨融合术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46~66岁,平均52岁。腰椎滑脱症18例,其中Ⅰ度16例、Ⅱ度2例;腰椎不稳3例;椎间盘变性2例。患者症状为反复的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行L4,5节段融合13例,L5S1节段10例。功能评估采用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统计患者术前、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ODI评分。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12个月摄X线片,观察椎体的融合情况和Cage有无下沉。结果手术时间为50~18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为50~300ml,平均80ml。术中发生并发症2例,1例为镜下定位错误,1例为小血管出血。术后全部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6.6个月。ODI评分手术前为(35.25±5.36)分,术后2周为(41.77±11.43)分,3个月为(45.14±7.35)分,6个月为(44.87±3.56)分,12个月为(46.35±5.48)分,术后各时限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2例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1例6个月融合。1例术后3个月发现相邻椎体滑移2mm,6个月时融合。2例术后3个月椎间高度丢失1mm。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内植物松动、脱落及逆向射精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腰椎融合术适用于腰椎不稳、局限节段的椎间盘变性及Ⅱ度以下腰椎滑脱患者。手  相似文献   
30.
胸腰段椎体爆裂型骨折前后路手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裂型骨折在胸腰椎骨折中占半数以上 ,形成的碎骨块容易向后凸入椎管 ,造成脊髓与神经损伤 ,需要手术减压。笔者对侧前方减压加Ⅰ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后路减压加短节段内固定术的疗效进行了比较。临床资料和方法 自 1993年 4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对 81例胸腰段椎体爆裂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为 3 8.2岁 ( 17~ 67岁 )。手术时间为伤后 1~ 12d。骨折发生部位 :T81例 ,T1 1 3例 ,T1 2 11例 ,L1 4 6例 ,L2 13例 ,L34例 ,L4 2例 ,L2 、L3同时骨折 1例。( 1)前路手术组 :5 2例 ,男 4 0例 ,女 12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