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LPAK细胞(Lymphokine and PHA Activated Killer cells,LPAK)在体外实验中对Raji细胞和SGC-7901胃癌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活性. LPAK细胞对裸鼠SGC-7901胃癌亦有显著的抗瘤作用,抑瘤率达84.6±8.6%.  相似文献   
22.
2001年,笔者提出了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cancer targeting gene-viro-therapy,CTGVT)的概念,即将一个抗癌基因插入到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中,从而将基因治疗与溶瘤病毒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由于溶瘤病毒能大量复制,插入其中的基因也能大量复制,故其抗肿瘤效果大增,较单用基因治疗或OV治疗强数十至上百倍。随后又引入双基因策略(CTGVT-DG),即向OV载体插入两个抗癌基因,由于两个抗癌基因之间可能存在互补或协同效应,在一些动物癌症模型中几乎能杀灭全部移植性肿瘤。近年来又采用纳米粒子把CTGVT-DG病毒颗粒包被,或者采用溶瘤痘病毒(OncoPox)作为载体与CTGVT-DG策略相结合,后者将可构建一系列抗癌作用极好的双基因OncoPox-gene1-gene2产物。国外多数使用OV-GM-CSF策略,仅局限于GM-CSF的免疫功能,忽视了基因复制的剂量效应及其重要性,这就是中国的CTGVT-DG胜过西方的优势之处。  相似文献   
23.
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介导含人白细胞介素一2(IL-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ME18S-IL-2转染体外培养和体内成瘤的小鼠肝癌HAC细胞,观察IL-2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表达IL-2情况及对肝癌的治疗作用。结果:体外转染IL-2基因48小时后在培养上清中可测得人IL-2活性,96小时达最高峰(76U/ml);瘤体内转染后,发现治疗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32.1±9.4d比20.9±7.5d,P<0.01),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瘤组织内可检出IL-2的mRNA。实验表明,脂质体-IL-2基因复合物直接注射人瘤体后可获局部IL-2基因表达,从而诱生机体抗肿瘤效应,这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24.
癌症的基因-病毒靶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最早要追溯到1990年,Anderson 用ADA基因治疗由ADA基因缺乏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免疫综合缺乏症(SCID).至今19年多,基因治疗方案有1000多种,其中63%~67%用于治疗肿瘤,但无突破.溶瘤病毒是能特异地靶向肿瘤并在其中复制的病毒,并最后将肿瘤裂解,因此而得名.溶瘤病毒ONYX-015与化疗药物合用,在治疗肿瘤的Ⅱ期临床研究中虽曾达到63%疗效,但单用溶瘤病毒ONYX-015治疗肿瘤,只有15%~20%疗效,故它虽曾进入Ⅲ期临床,但最后还是未能继续,故也没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5.
我们在LAK细胞的培养条件中加入5~10μg/ml的PHA,建立了LPAK细胞(Lymphokine and PHA Activated killer cell)的培养方法,并采取用少量血分离淋巴细胞,较长时间扩增培养的方式,使LAK细胞的临床应用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更易开展。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加PHA的意义在于促进LAK细胞的  相似文献   
26.
用酶联法、同位素掺入法、同位素释放法等检测肿瘤病人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及淋巴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IL-2)的反应性等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肿瘤病人血清sIL-2R(241.9±172.5pmol/L)、TNF(1.86±1.52ng/ml)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63±0.20ng/ml,134.2±76.5pmol/L,P<0.05~0.005).而肿瘤病人NK细胞活性(11.18±6.98)、LAK细胞活性(17.86±9.57)、淋巴细胞转化(32.83±52.59)、淋巴细胞对IL-2的反应性(5.91±9.31)等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33±10.97,38.49±8.10,75.70±52.65和24.59±28.25,P<0.04~0,001).结果提示:肿瘤病人存在着多种免疫功能的改变,故应给予合理的过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7.
白细胞介素-2的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间的双向作用。白细胞介素-2(IL-2)不但在免疫系统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上述双向关系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刘新垣等曾报道IL-2能竞争抑制阿片肽类物质对鼠脑阿片肽受体的特异性结合,由此我们推测IL-2可能具有中枢镇痛作用。本实验以雄性160~180gSD大鼠为模型,采用侧脑室给药,以钾  相似文献   
28.
白介素-2基因增强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抗结肠癌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白介素(IL)-2基因与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CD)对结肠癌的治疗效应。方法分别以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CD、AdCEACD转导EC-CD基因;AdCMVIL-2转导人IL-2基因。分别在体外、内(Balb/cnu/nu裸鼠)研究EC-CD基因联合人IL-2基因对LOVO细胞肿瘤的治疗作用。结果LOVO细胞受AdCMVIL-2感染后,细胞生长有比较明显的抑制。AdCEACD/氟胞嘧啶(5-FC)联合AdCMVIL-2可增强对LOVO细胞的细胞毒作用(P=0.001),肿瘤生长明显抑制(P=0.000),联合治疗的效果与单用AdCMVCD/5-FC接近(P=0.815)。结论联合IL-2基因可明显增强EC-CD基因抗肿瘤效应,且可弥补靶向性载体治疗效率较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29.
郭亚军  刘新垣 《肿瘤》1989,9(3):100-101
最近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_2(IL-2)在体外能够诱导产生被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在适当IL-2存在条件下,这些LAK细胞能对肿瘤细胞产生强大的杀伤作用。然而IL-2附加LAK细胞治疗方案毒副作用太大,不宜用于临床。目前已有资料指出多种淋巴因子联合应用则抗肿瘤作用明显增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