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行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28例,随机分为标准他汀组(n=115)和强化他汀组(n=113).于PCI术前7 d,纪录PCI后的TIMI血流、纠正的TIMI计桢数(CTFC)以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等.于PCI前后测量肌酸磷酸激酶(CK)、CK同工酶MB(CPK-MB)、肌钙蛋白I(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水平.结果 强化他汀组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0~1级显著少于标准他汀组,3级显著多于标准他汀组(P<0.05).强化他汀组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CTFC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强化他汀组的TMPG也显著优于标准他汀组(P=0.001).PCI术后24 h,CPK-MB和TnI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CPK-MB:(18.74±8.41) ng/ml vs (21.78±10.64) ng/ml,P=0.018;TnI:(0.99±1.07) ng/ml vs (1.47±1.54) ng/ml,P=0.006].标准治疗组CK-MB升高者占27.8% (32/115),强化他汀组则只有15.9%(18/113)(P=0.030).标准他汀组TnI升高者显著多于强化他汀组[36.5% (42/115) vs 19.5%(22/113),P=0.04],其中,标准他汀组的心肌坏死发生率为13%(15/115),而在强化他汀组仅为4.4%(5/113)(P=0.021).PCI术后24 h,强化他汀组的hs-CRP、P选择素及ICAM水平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结论 PCI术前使用强化他汀治疗比标准他汀治疗能更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灌注、减轻心肌损伤.同时伴有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2.
冠状动脉病变中分叉病变较为常见,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15%~20%[1]。由于存在斑块移位、病变弹性回缩及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存在许多难题[2]。经典挤压(Crush)支架技术支架可完全覆盖分支开口,但是与其他技术相比,Crush支架术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似乎有增加的趋势[3]。我们近年来采用改良mini-Crush支架技术(原mini-Crush技术采用两次对吻球囊扩张,而我们的技术只采用一次最终球囊对吻扩张,简化了步骤)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结果。  相似文献   
23.
熊怀风  王敏  丁超 《安徽医药》2014,18(3):481-482
目的 判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决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肢体坏疽截肢平面的效果.方法 分析该市市立四家医院骨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肢体坏疽的病例105例,分析患者DSA检查结果与截肢平面及其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位于动脉完全闭塞平面以近截肢伤口一期愈合率100%,位于动脉完全闭塞平面以远10 cm内的截肢伤口一期愈合率90.9%,位于动脉完全闭塞平面以远10 cm外截肢伤口一期愈合率33.3%.结论在DSA检查的动脉完全闭塞平面以远10 cm内的截肢是相对安全的,该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24.
丁超  胡晓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81-288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能量消耗并刺激心肌细胞生长,造成心肌失代偿性肥厚,导致能量缺乏状态加重。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在充血性心衰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左卡尼汀是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尤其是心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的囊袋并发症,寻找其原因,探讨处理对策,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系统性回顾总结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26年中1368例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囊袋并发症。结果1368例中,囊袋积血80例,发生率5.8%,抽吸或切开27例(2.0%),囊袋积血与高龄、营养状况差、术前未停用抗凝药物、血小板低、分离制作囊袋术中解剖层次不对及操作不细致等因素有关,而与起搏器重量、起搏器类型等无明显关系;及时发现,延长压迫时间,根据情况抽吸积血往往奏效,个别需切开引流。囊袋破溃6例,发生率0.4%,囊袋破溃主要与起搏器重量较大、囊袋深浅和(或)位置和(或)大小与起搏器不匹配、多余的电极导线盘绕有张力和(或)在起搏器浅面等有关,个别与排斥有关。囊袋感染3例,发生率0.2%,均为囊袋破溃后起搏器外露继发感染;局部彻底清创消毒后囊袋易位,配合全身抗感染、加强营养等处理部分病例有效,最终解决感染问题需电极导线拔除。结论囊袋并发症与患者体质有关,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不细致、术后压迫或处理不当等也会增加囊袋并发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并恰当处理,囊袋并发症可降低。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对兔在体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L-钙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山莨菪碱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 4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组(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开放120min);山莨菪碱治疗组(Ani组,手术前1min给予动物耳缘静脉注射山莨菪碱5mg/kg);假手术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血管)。采用酶解的方法分离缺血部位心室肌外膜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钙离子通道电流。结果 (1)I-R组、Ani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i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发生率明显低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4/15)vs.40%(6/15),P0.05;6.7%(1/15)vs.26.7%(4/15),P0.05)。与对照组比较,I-R组心律失常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0.8)分vs.(1.1±0.3)分,P0.01];Ani组心律失常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0.7)分vs.(1.1±0.3)分,P0.05]。(2)I-R组电流密度峰值(0mV)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4±0.92)pA/pFvs.(-3.13±1.22)pA/pF,P0.05];Ani组电流密度峰值较I-R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0.79)pA/pFvs.(-4.34±0.92)pA/pF,P0.05]。Ani组电流密度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5±0.79)pA/pFvs.(-3.13±1.22)pA/pF,P0.05]。结论山莨菪碱可逆转缺血再灌注心室肌细胞的电重构,这可能是其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细胞学离子机制。  相似文献   
27.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the ultrasound-guided technique for the cannulation of subclavian vein with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using anatomic landmarks.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ASA Ⅱ or Ⅲ patients undergoing cannulation of subclavian vein before gastrp-intestinal tumor re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n=60 each) according to the technique used for cannulation:ultrasound-guided group (group US) and anatomic landmark group (group AL).The puncture time,successful punctur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Resulls The success rate was 100% in group US;while the cannulation failed in one patient in group AL.The rate of successful puncture at 1st attempt was 100% in group US but ouly 90% in group AL.The cannul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group US than in group AL.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al puncture of subclavian artery,hematoma and pneumothorax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AL than in group US.Conclusion The ultrasound-guided catheterization of the subclavian vein is superior to the landmark technique.  相似文献   
28.
1 病例资料 男,64岁.因"丹毒"在当地诊所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输液第15天中午饮白酒50 mL,约5分钟后出现颜面潮红、心悸、胸闷、四肢乏力、大汗淋漓,无晕厥、肢体抽搐及偏瘫,无大、小便失禁,急诊来我院. 有肥厚型心肌病史,患高血压病25年,血压最高达160/100 mmHg,近期口服美托洛尔、尼群地平, 血压控制可.查体:脉搏102/min,呼吸31/min,血压89/45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2/min,心音有力,心尖部可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查血白细胞10.80×109/L ,血钾3.03 mmol/L,凝血功能四项、心肌酶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9.
开胸手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与传统术后镇痛方法用于开胸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36例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多模式镇痛组)于麻醉诱导前10分钟静注曲马多1.5 mg/kg,诱导时开始经静脉舒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IA),并于切皮前进行一次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B组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 μg/kg,并于术后开始PCIA.分别于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病人的VAS评分、镇静与舒适状态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生命体征及副作用,并记录排气时间、计算PCA按压次数比及舒芬太尼使用量.结果:(1)与B组比较,A组静止及活动状态时的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PCA按压次数明显下降,舒适状态评分明显升高,PCA按压次数比上升(P<0.05);(2)两组病人术后生命体征,镇静评分,排气时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胸手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效果优于传统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