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入路加隧道式拖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将78例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多切口引流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括约肌间入路加隧道式拖线引流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后1 d、7 d、10 d、14 d创面渗液、肛门疼痛及发热情况;随访半年,观察比较两组复发率、成瘘率及肛瘘类型。结果①治疗组痊愈、显效、未愈病例数分别为21、17、1,对照组分别为12、19、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6%、20.5%,成瘘率分别为46.2%、69.2%,复杂性肛瘘占比分别为33.3%、70.4%,治疗组复发率、成瘘率、复杂性肛瘘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10 d、14 d组间比较,治疗组创面渗液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10 d、14 d组间比较,治疗组肛门疼痛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组间比较,治疗组发热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括约肌间入路加隧道式拖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疗效满意,与传统多切口引流术相比,更利于术后恢复,并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术后肛瘘的形成,尤其是复杂性肛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悬吊绑缚动脉结扎切除闭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痔切除缝合治疗,治疗组采用悬吊绑缚动脉结扎切除闭合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尿潴留、出血)、肛门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情况。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152例,其中治疗组74例、对照组78例。②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创面愈合时、术后6个月与手术前组内比较,两组肛门功能评分降低(P0.05);组间各观察时间点比较,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绑缚动脉结扎切除闭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安全、有效、经济,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与非椎管内途径多药物联合镇痛治疗胰腺癌所致腹部顽固性癌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胰腺癌相关腹部顽固性癌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组(试验组):采用硬膜外腔导管介入自控镇痛技术,经侧腹壁做皮下隧道,外接自控镇痛泵。药物联合镇痛组(对照组):采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建议的非介入性治疗,主要为三阶梯镇痛药物的联合,包括口服、静脉、肌注、黏膜、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analgesia,PCA)等用药方式的联合。随访3个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镇痛效果,记录VAS降低>20%和降低>50%的病例数,应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毒性标准(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oxicity Criteria,NCI-CTC)标准(纳入15项观察指标)计算药物毒性评分,记录通用毒性标准(common toxicity criteria,CTC)降低>20%的病例数,计算等效口服吗啡节俭效应,记录两组患者3个月后存活率。结果镇痛治疗4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VAS和CTC评分同时降低>20%的病例数分别为79.2%和39.1%,VAS降低>50%和CTC降低>20%的病例数分别为87.5%和34.8%;对照组VAS评分均值由7.8下降到4.8,CTC评分均值由6.8下降到5.8;试验组VAS评分均值由7.9下降到3.2,CTC评分由6.9下降到2.9;试验组和对照组等效口服吗啡节俭率分别94.5%和31.2%(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3个月存活率分别为79.2%和33.3%(P<0.01)。结论与非椎管内途径多药物联合镇痛比较,经椎管内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治疗胰腺癌所致腹部顽固性癌痛的镇痛效果更好,镇痛药相关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h后再开放60min,在20只血脂正常兔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格列苯脲组和格列苯脲加辛伐他汀组。再灌注结束后,测定各组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活性,用伊文蓝及氯化三苯四唑啉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辛伐他汀组心肌梗死面积及CK-MB活性较对照组和格列苯脲组减少(P<0.01),格列苯脲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苯脲加辛伐他汀组较对照组减小(P<0.05),但仍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减小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辛伐他汀激活三磷腺苷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良性疾病手术的缝合方法,为其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20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患者采用缝合腺体层及皮肤间断缝合的缝合方法(A组),另100例患者采用仅缝合皮下脂肪层及皮肤皮内间断缝合的方法(B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与传统缝合方式相比,B组取得较好效果,术后乳房外观良好,手术瘢痕小,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对于乳腺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仅行皮下脂肪层缝合及皮肤皮内间断缝合的缝合方法术后瘢痕小,乳房外观无变形,无需拆线,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影响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TNF-α的表达情况,探讨依达拉奉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逆转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编号,根据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前40为一组,后40为一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建立常温下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开始前1 h和开始时对实验组大鼠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10 ml,对照组则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后0、1、2及4 h测定肝脏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和肝脏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应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mRNA含量,并测定肝组织和血清中TNF-α水平;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缺血肝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再灌注后1、2及4 h,实验组大鼠肝脏LPO及AST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再灌注后1 h时肝组织TNF-αmRNA表达量、肝组织和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且达峰值,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后各时相实验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显著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产生,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减少肝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7.
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除了生活方式、遗传和环境等传统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这些代谢性疾病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近年来,肠道菌群分析成为医学界众多疾病的研究热点,在肥胖、糖尿病病人肠道菌群的分析中发现,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在系统性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防治代谢性疾病,有必要深入了解肠道菌群在机体糖、脂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并从内毒素血症、短链脂肪酸、胆汁酸稳态等角度进行研究。粪菌移植可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有望成为纠正代谢性疾病肠道菌群紊乱的有效治疗手段。以下介绍肠道菌群在肥胖、2型糖尿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诱发代谢性疾病的可能机制,探讨调节肠道菌群作为治疗目标的临床尝试。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观察与普通喉镜相比,GlideScope可视喉镜用于Mallampati评分Ⅲ~Ⅳ级的胸部肿瘤患者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时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术前评估Mallampati评分Ⅲ~Ⅳ级的食管癌或者肺癌患者,随机分为G组和M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和普通直接喉镜进行双腔支气管插管,记录插管一次成功的人数、需要环状软骨压迫的人数以及声门暴露程度,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声门显露情况:Cormack&Lehanef分级:M组Ⅰ级2例,Ⅱ级1例,Ⅲ级12例,Ⅳ级5例,G组声门显露明显改善,其中Ⅰ级16例,Ⅱ级4例,Ⅲ级0例,Ⅳ级0例。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G组90.0%,M组50.0%,G组显著高于M组(P<0.05);需要喉部按压的例数:G组2例次,M组18例次。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G组(51.3±23.4)s,M组(66.2±26.6)s,G组插管时间显著短于M组(P<0.05)。结论 GlideScope可视喉镜用于声门显露困难的双腔支气管插管时比使用普通直接喉镜安全、有效,插管成功率高,为解决临床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比单术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切口采用不同缝合方法的差异。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0月行单术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380例,随机分为连续缝合组和间断缝合组,每组各190例,观察并比较术中两种方法切口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囊袋血肿和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连续缝合组手术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间断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两组囊袋血肿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囊袋感染病例。术后3个月内连续缝合组未见皮肤线头外露,间断缝合组皮肤线头外露6例(3.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单术者起搏器植入术切口应用连续缝合法具有缝合时间短、无线头外露的优势,可作为单术者起搏器植入的常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