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江苏医药》2012,38(12)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骨髓瘤细胞株共培养对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增殖诱导配体(APRIL)和B细胞激活因子(BAFF)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BMSCs,并鉴定其成骨分化能力.实验分为BMSCs单独培养的阴性对照组(A组)、BMSCs与U266 细胞共培养组(B组)和BMSCs与RPMI8226细胞共培养组(C组).培养7d和12d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BMSCs中FAP、APRIL和BAFF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三组BMSCs 形态相似,均具有成骨分化能力.与A组相比,B、C组培养7d后,APRIL、FAP mRNA表达降低(P<0.05),而7d和12d后的BAFF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MSCs与骨髓瘤细胞株U265或RPMI8226共培养后,改变FAP和APRIL表达,从而参与骨髓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2.
淫羊藿生品及不同炮制品小鼠药代动力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淫羊藿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提取物对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参数的影响不同.为探索其炮制用药的合理性,作者分别灌胃给小鼠淫羊藿生品、加热品以及羊脂油制品提取液,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量为指标,采用药理效应法得到时间-体存生物相当药量的关系.由DAS 2.0软件分析,比较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三者的达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等药动学特征参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油制品>加热品>生品.从而得出淫羊藿经加热后生物利用度提高,而辅料羊脂油进一步促进其体内吸收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补骨脂中新补骨脂异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使用色谱柱WondaSil® C18(150.0 mm×4.6 mm,5 μm),以0.05%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HPLC法,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100%甲醇超声30 min提取新补骨脂异黄酮。同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测定对照品的精密度。平行制备6份新补骨脂异黄酮样品溶液以检测样品溶液的重复性。同一新补骨脂异黄酮样品溶液不同时间段进样5次,测样品溶液的稳定性。平行制备6份样品溶液加入等量的对照品计算加样回收率。 结果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了中药补骨脂中新补骨脂异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了专属性、标准曲线、检测限与定量限、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通过方法学考察,新补骨脂异黄酮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79 375C-9 063.7,R2=0.999,在0.75~12.0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新补骨脂异黄酮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1%,RSD=1.21%(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回收率均良好。不同来源的补骨脂药材中新补骨脂异黄酮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补骨脂中新补骨脂异黄酮的HPLC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适用于补骨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4.
目的:以HPLC法对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钠和泮托拉唑钠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色谱柱:Chiral Pak IC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10 mmol·L-1乙酸铵(含0.05%乙酸)-乙腈(35∶65);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88 nm;柱温:30℃;进样体积:1μL。结果: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钠在氯化钠注射液中未发生左旋及右旋泮托拉唑间的手性转换;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钠和泮托拉唑钠在室内放置12 h稳定性良好,但在日光下放置后含量下降。结论:临床上使用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钠和泮托拉唑钠溶于氯化钠注射液时,须避免户外日光直射。  相似文献   
25.
《中国药房》2017,(2):152-157
目的:评价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性。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国内正式发表的有关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肝硬化致EGVB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筛选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不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肝硬化致EGVB的临床效果,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评价不同药物方案的经济性。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0篇。其中,4项研究的止血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曲肽组(130例)与生长抑素组(135例)的止血有效率相似[RR=0.89,95%CI(0.80,1.00),P=0.06],但平均止血时间较生长抑素组略长[SMD=0.32,95%CI(0.06,0.58),P=0.01],花费的平均成本较生长抑素组低(3 889元vs.4 814元);5项研究的止血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曲肽组(146例)的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组(125例)[RR=1.42,95%CI(1.05,1.91),P=0.02],两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3.66、3.13;3项研究的止血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长抑素组(94例)的止血效果与垂体后叶素组(94例)相似[RR=1.06,95%CI(0.87,1.28),P=0.57],但后者花费的成本较前者低(744元vs.2 761元)。结论:奥曲肽、生长抑素和垂体后叶素用于肝硬化致EGVB在止血有效率方面比较,除奥曲肽优于垂体后叶素外,其余差异不明显;从经济学角度比较,垂体后叶素组方案最经济,奥曲肽低于生长抑素。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经济情况和药品不良反应选择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脂质体型奥沙利铂经动脉灌注给药对兔VX2肝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25只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建立14 d后均分为五组:空白对照(A)组;游离型奥沙利铂静脉注射(B)组和动脉灌注(C)组;脂质体型奥沙利铂静脉注射(D)组和动脉灌注(E)组.均一次性给予奥沙利铂10 mg/k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给药后2、24、48h肿瘤组织中奥沙利铂浓度;CT扫描计算治疗前1d、治疗后7d肿瘤体积、增长体积及增长率;检测各组治疗前1d及治疗后1、3、7d肝肾功能.结果 25只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均成功建立.E组移植瘤奥沙利铂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治疗后7d,五组肿瘤体积均较治疗前增大;但E组肿瘤体积、增长体积及增长率均小于其他各组(P<0.05).治疗后1、3d,B、C、D、E组ALT、AST、BUN、Cr值均升高(P<0.05),治疗后7d,各组肝肾功能均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 脂质体型奥沙利铂经动脉灌注治疗兔VX2肝移植瘤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7.
众所周知,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的基石。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作用已得到证实。但研究发现,大约有11%~44%患者对氯吡咯雷表现为低反应甚至无反应,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而导致此种抵抗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氯吡格雷给药剂量不足,个体的基因多态性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其主要对策有提高氯吡格雷的给药剂量,联用其它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和采用新型药物等。  相似文献   
28.
药学英语在药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药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用教师讲授、学生团队作业、演讲和讲座等多种渠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和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并对教学提出了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电阻、角质层厚度、生物化学组成,并研究白芥子涂方经穴位和非穴位给药芥子碱的渗透特性,探讨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对芥子碱经皮给药的影响,为白芥子涂方临床穴位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支持。方法 以自制装置测定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电阻;皮肤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皮肤和角质层厚度;以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法比较皮肤的生物化学组成;以芥子碱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定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白芥子涂方离体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的渗透特性;在体渗透实验采用胶带粘贴法剥离角质层,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各层中药物的分布。结果 穴位皮肤电阻在给药前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非穴位皮肤(P<0.05);穴位皮肤角质层厚度显著低于非穴位(P<0.05);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显示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生物化学组成基本一致。给药24 h后,离体实验中芥子碱经穴位皮肤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是经非穴位皮肤的6.8倍(P<0.05);穴位皮肤稳态透皮速率是非穴位的6.1倍;离体透皮实验和在体渗透实验中,24 h皮肤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各时间点角质层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结论 芥子碱经穴位皮肤的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均显著高于经非穴位皮肤。穴位皮肤的低电阻、角质层薄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和贮存,验证了涂方临床使用以穴位经皮给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同时测定抗601合剂中黄芩苷及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column(2.1mm×100mm,1.8μm),流动相为甲醇-0.3%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黄芩苷在28.8~28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绿原酸在6.6~6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1%(n=6)、98.27%(n=6),RSD分别为0.66%和0.95%。结论所用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为抗601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