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55篇
  免费   1364篇
  国内免费   780篇
耳鼻咽喉   121篇
儿科学   246篇
妇产科学   157篇
基础医学   1303篇
口腔科学   143篇
临床医学   5484篇
内科学   2007篇
皮肤病学   202篇
神经病学   476篇
特种医学   25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873篇
综合类   10340篇
预防医学   1711篇
眼科学   192篇
药学   6371篇
  31篇
中国医学   6636篇
肿瘤学   1151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655篇
  2019年   624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695篇
  2015年   755篇
  2014年   1359篇
  2013年   1400篇
  2012年   1786篇
  2011年   1999篇
  2010年   1854篇
  2009年   1779篇
  2008年   2223篇
  2007年   1986篇
  2006年   1674篇
  2005年   2068篇
  2004年   2507篇
  2003年   2826篇
  2002年   2314篇
  2001年   1768篇
  2000年   1254篇
  1999年   1050篇
  1998年   839篇
  1997年   771篇
  1996年   744篇
  1995年   767篇
  1994年   513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07篇
  1991年   236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67-869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各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240例贫血患者(实验组)及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贫血患者与健康人之间血液检查结果的差异,分析并总结各指标参数与贫血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慢性感染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只有对检测指标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同时紧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才能对贫血患者的病因诊断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贫血患者108例,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各54例作为研究组A和研究组B,并选择54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液RBC、MCV、MCH、RBC/MCV、RDW等指标。结果研究组A的RBC、RBC/MCV指标水平均低于研究组B与对照组(P<0.05);研究组A的RBC显著低于研究B组与对照组,而RDW则均高于研究B组(P<0.05);研究组A、B与对照组MCV、MC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特异性为64.81%,灵敏度92.59%,符合率85.19%,研究组B分别为68.52%、94.44%、75.9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验中各项指标有助于诊断贫血,且能有效鉴别贫血类型。综合性血液检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贫血症状临床鉴别和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形状、气味相近的中草药往往在功效和用途上差异巨大,很容易造成用药错误,笔者就防己、当归、白术、山药和肉苁蓉等5组易混中草药在性状、药效和用途上进行区分,以期提高中草药的鉴定水平和用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C)在大肠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受试者新鲜粪便共160例,其中健康对照(HC)组、肠易激综合征(IBS)组、炎症性肠病(IBD)组及大肠癌(CRC)组各40例,用ELISA法定量检测各组中FC水平,确定FC诊断IBD及CR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IBD组与CRC组、IBS组、HC组比较,FC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RC组与IBS组、HC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BS组与H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50μg/g为临界值时,FC诊断IBD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87%;而诊断CRC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86%。结论 FC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仅能够初步筛查大肠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而且在鉴别IBD和CRC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川木通药材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川木通鉴别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方法采用植物形态、性状、显微、TLC鉴别的方法。结果较为系统的阐明了川木通的生药学理论,并对《中国药典》TLC系统进行了改善。结论为建立川木通的鉴别方法、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无脑部外伤与骨科相关的意识障碍原因、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01-2014-01诊治的77例无脑部外伤骨科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8例获得随访6~128个月,平均67.6个月.其中脂肪栓塞综合征(FES)33例中死亡2例,植物状态1例,13例昏迷2~10周,17例表现为较轻的意识障碍,24例目前意识均恢复正常.肺栓塞(PE)21例中死亡9例,植物状态2例,4例昏迷2~5 d,6例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8例目前意识恢复正常.脑梗死(CI)9例中死亡3例,植物状态1例,4例遗留部分后遗症.重度低钠血症(SHN)7例,意识均恢复正常.重症肺炎(SP)5例中死亡4例,1例意识恢复正常.颅内感染(ICI)2例,均死亡.结论 无脑部外伤的骨科患者出现的意识障碍要充分认识,辨明病因,积极防治,减少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甲状腺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罕见甲状腺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84岁。声嘶1个月余,加重伴呼吸困难20 d。扪及双侧甲状腺肿物6 cm×5 cm大小,手术取出灰白灰褐色碎组织大小约为8 cm×4 cm×3 cm,质地中等。切面实性,灰白灰红色,质地嫩,呈鱼肉样外观。镜下甲状腺组织被破坏,可见中等大小的异型瘤细胞弥漫浸润,并见地图样凝固性坏死和围血管破坏。免疫组化:瘤细胞LCA、CD3、CD43、CD2、CD56、Gr B、Ti A-1和CD30均为(+),Ki-67阳性指数(90%)。CK、EMA、S-100、Syn、Cg A、CD20、CD79a、PAX-5、CD21、Bcl-6、Mum-1和ALK均为(-)。结论:甲状腺原发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恶性度高,确诊需依靠病理学形态特点和免疫组化指标综合判断。鉴别诊断包括未分化癌、神经内分泌癌、PNET、小细胞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引起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354例在我科就诊的初发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为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病因,两者共占本组病例的71.2%;其次为噬血细胞综合征(9.9%)、感染(5.1%)、巨幼细胞性贫血(4.5%)以及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3.1%),累积共占据了本组患儿的22.6%;其余病因比较少见,包括脾功能亢进、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神经母细胞瘤、脂质代谢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共占本组病例6.5%.中性粒细胞≤0.5×109/L者发热几率90%;血小板≤20×109/L者出血倾向严重,8.5%伴有内部脏器出血;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红蛋白多数都波动在60 ~ 90 g/L,而非造血系统疾病血红蛋白>90 g/L.结论 引起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复杂,病种繁多,除急性白血病和再障外,噬血细胞综合征、感染、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常见病因,其余少见病最初较难确诊,应引起儿科医生重视,就诊时血红蛋白水平可能对是否为血液系统疾病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回顾性分析梗阻性黄疸患儿的实验室指标、肝胆超声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胆道闭锁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儿70例,胆道闭锁患儿5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20例,均行肝胆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比较两者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及预测值等,并对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组间比较.结果 胆道闭锁组和婴儿肝炎综合征组谷氨酰转肽酶分别为(743.5±564.0) IU/L、(198.8±197.8)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谷氨酰转肽酶>300IU/L作为胆道闭锁诊断标准,谷氨酰转肽酶诊断胆道闭锁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58%、68.18%、82.85%).肝胆超声诊断胆道闭锁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0%、100.0%、88.6%;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诊断胆道闭锁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0%、80.0%、8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肝胆超声是诊断胆道闭锁并与鉴别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可靠方法,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均高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10.
超声引导穿刺肾囊肿内液的鉴别方法耿世钊①赵昶在超声引导穿刺肾囊肿性疾病时,如仅凭影像学检查(如超声二维图像、X线肾盂造影、CT等影像)对肾囊肿与扩张之肾盂有时难以鉴别。稍有不慎,如误将硬化剂注入肾盂,就会造成上、下尿路的严重损伤。如果在穿刺过程中超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