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髋关节囊韧带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髋关节脱位仍是仅次于假体松动的主要并发症.手术中软组织破坏过多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这正日益被外科医生所认识.对于THA术中关节囊韧带是否需要保留、修补和重建或是切除至今仍存在争议.笔者就近年来髋关节囊韧带解剖学、生物力学特性及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中优先选择人工股骨置换术单纯内固定术,方法:通过对已行人工股骨置换术或单纯内固定术的176例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回顾性调查,对两种术式的近期,中期,远期的疗效,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内固定术(P<0.05),中期疗效亦优于单纯内固定术(P<0.05),远期的疗效两相近(P>0.05),两的近期,中期并发症相仿(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中优先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漏斗技术"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准确性,并对该技术的实验和临床应用一致性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8年7月至少有1枚螺钉置于T1~T12的3具人类尸体标本和11例患者的资料.由一位缺乏胸椎弓根螺钉置钉经验的年轻脊柱外科医师采用"漏斗技术"完成全部螺钉的置入.根据术后薄层CT扫描评估置钉准确性及各种并发症.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3.1个月,未见医源性血管、神经或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置钉失败率在标本和患者分别为14%(10/72)和15%(8/55);标本和患者危险性穿破分别为2枚(3%)和1枚(2%);置钉准确性在标本和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患者中,6枚(11%)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壁,1枚(2%)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壁,1枚(2%)螺钉穿破椎弓根上壁,未见椎弓根下壁和前壁穿破;患者置钉准确性比较:T1~T4比T5~T8(P>0.05)、T1~T4比T9~T12(P>0.05)、T1~T8比T9~T12(P>0.05).在所有患者中,仅1枚螺钉需要重置.年轻脊柱外科医师在第1、第2、第3具标本上发生置钉失败数分别为6枚、3枚和1枚.结论 "漏斗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准确和经济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一致,通过该技术使年轻医师迅速安全、准确置入胸椎弓根螺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THA)后仅次于假体松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早期(3个月内).尽管其发生已大大减少,但仍是影响THA疗效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打击很大,如何防治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该文就近年来THA后早期脱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AO微型钢板与交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评价AO微型钢板和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共评价68例88处掌、指骨骨折病例,分为AO微型钢板组(26例37处)及交叉克氏针组(42例5l处),随访3~12个月(平均5.3个月)。以TAFS评分为评价标准。结果所有病例均达骨性愈合。AO微型钢板组TAFS评分中,优良率为78.4%;而交叉克氏针组为54.9%。两者的TAFS功能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79,P〈0.0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AO微型钢板组延迟愈合率为2.70%;交叉克氏针组为7.84%,前者优于后者。AO微型钢板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5周,交叉克氏针组为7.6周,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4,P〈0.05),前者病例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后者。两者术后感染率相似。结论AO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延迟愈合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指标上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但在术后感染率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6.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力成  潘可平 《中国骨伤》2000,13(3):172-173
1993年以来我们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 2 1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病人 ,并通过早期植骨而克服了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缺点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18例依Gustilo骨折分型Ⅲ型骨折的有 71例 ,除外累及膝踝关节的骨折、合并股骨骨折及足部骨折的病人后 ,其余5 6例病人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其中 35例男性 ,2 1例女性 ,平均年龄 33 8岁 (2 1~ 6 4岁 )。2 治疗方法  手术在常规麻醉下依外科无菌操作原则进行。软组织进行彻底的清创 ,选择小切口 ,骨折在直视下复位 ,再在骨折远近端适当部位 (通常在骨折端两端…  相似文献   
107.
全髋置换术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成  潘可平 《中国骨伤》2001,14(6):334-335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长欺使用后髋关节疼痛原因及其行人全关节置换术翻修必要性。方法 对10例(10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髌关节疼痛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并进行随访。结果 10例病人平均随访进行18个月,效果满意率90%。结论 假体松动,髋臼退行性疾病,髋臼底变薄,人工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是造成髋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能明显改善这些病人的髋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采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至少有1枚螺钉置于T1-T10之间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17~56岁,平均38.5岁;1例失访,1例在随访前因非相关性原因死亡。根据术后薄层CT扫描评估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以及各种并发症。结果:39例均获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3.2个月,未见血管、神经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共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208枚,置钉准确性T1-T4低于T5-T8(P=0.80),T5-T8低于T9-T10(P=0.07),T1-T4低于T9-T10(P=0.06)。27枚螺钉(13.0%)发生错置,其中,14枚(6.7%)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7枚(3.4%)穿破内侧皮质,5枚(2.4%)穿破椎弓根上壁,1枚(0.5%)穿出椎体侧方,未见椎弓根下壁和前壁穿破,4枚螺钉(1.9%)为危险性穿破。结论:漏斗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准确和经济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通过该技术使年轻医师迅速安全、准确置入胸椎弓根螺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9.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的手术经验及探讨近期疗效。方法连续无选择病例采用MIS-THA50例(微创组),同期采用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THA)50例(传统组),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输血情况,切口长度、并发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假体位置及术后功能康复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5 cm、10.5 d,明显短于传统组的15.2cm、11.8 d(P<0.05);微创组术后早期疼痛明显轻于传统组,手术显性失血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假体位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有2例发生切口近端皮肤擦伤,1例皮下血肿;传统组有1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脱位。微创组在术后6周和3个月需要助行器者所占比率明显减少(P<0.05);改良的Harris评分在微创组于术后6周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但在术后第3个月以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软组织损伤小、手术安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加快术后康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0.
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漏斗技术和徒手技术在胸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8具胸椎标本,男性5具,女性3具;年龄57-82岁,平均68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4具,利用漏斗技术和徒手技术分别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然后CT扫描判断置入是否成功,对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危险性穿破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漏斗技术置入96枚螺钉中成功84枚,徒手技术置入96枚中成功73枚,两种方法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斗技术危险性穿破2枚,徒手技术危险性穿破9枚,两种方法危险性穿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漏斗技术”具有简单、经济、安全和实用等优点,可以减少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损伤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