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全髋翻修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后方关节囊重建方法对行后外侧入路全髋翻修术后假体脱位的防治作用。方法:本组45例(47髋)经后外侧入路行全髋翻修术的患者,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岁(55-78岁)。术中将后方关节囊与外旋肌群分别重建固定于前上方原先切开的关节囊断端和大转子顶端的软组织处,回顾性分析术后假体脱位率及脱位的风险因素。股骨假体和髋臼假体均翻修29例(31髋),更换内衬5例(5髋),髋臼、股骨翻修的分别是10例(10髋)和1例(1髋)。第1次翻修的有29例(30髋),第2次翻修的有15例(16髋),第3次翻修的有1例(1髋)。X线评估包括翻修前后下肢长度,髋臼位相,股骨偏心距、前倾角和假体松动。临床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结果:4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年,除1例感觉前方不稳外,无髋关节感染及脱位发生,该例X线片示髋臼假体过度前倾但无脱位发生。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基本等长,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股骨偏心距和前倾角基本恢复至初次手术前水平。髋臼、股骨假体发生松动各1例。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9.13±15.53)分升至末次随访的平均(83.59±6.93)分(P〈0.05)。按Harris功能评分标准:优36髋,良5髋,可5髋,差1髋。结论:在假体安放正确、软组织张力恢复满意基础上,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群重建有助于降低后外侧入路全髋翻修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2.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治疗(附66例报告)张力成潘可平四肢主要动脉损伤后果严重。如能早期诊断,及时妥善处理,则可使受伤肢体获得挽救。六年中我院共收治76例四肢主要动脉伤,重建循环者68例,除2例因严重感染而行Ⅱ期截肢外,66例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33.
患者 男性,20岁,因在家中熟睡被意外失火烧伤全身,并从约10m高处跳下,当时有数分钟意识不清,清醒后头晕头痛,并有逆行性遗忘。伤后1h未经任何治疗,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检:神志模糊,急性痛苦貌,R26次/min,P140次/min,BP 100/32mmHg,体温低于35℃,两鼻毛烧焦,呼吸困难,右侧胸部皮下有捻发音,两肺呼吸音偏低,右侧为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严重股骨粗隆问骨折和内固定失败病例疗效,初步总结分析此类手术的适应证及方法特点。方法:自1997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8例,高龄严重粉碎移位股骨粗隆间新鲜骨折6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9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1例术中股骨近端骨折,加环抱器固定。结果:随访3个月~5年半,2例出现关节周围异位骨化,没出现感染、术后骨折、脱位、假体松动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2分(24~56分),术后平均86分(65~99分)。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及部分高龄严重移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随着断肢再植技术的发展,采用瘤段切除再植术,对肢体患有肿瘤需要截肢的患者来说,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我院为一例右肘部滑膜肉瘤患者采用瘤段切除远端肢体再植术,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张力成 《温州医学院学报》1992,22(3):162-163,159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小腿胫前软组织严重挫伤或缺损是小腿创伤处理较为棘手的难题。 我院骨科1987年以来对1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施行彻底清创术,采用钢板或外固定器固定和双蒂腓肠肌内侧肌皮瓣前移,覆盖骨折端创面,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渔民四肢血管损伤的特点,并探讨其治疗原则。方法;对本院1983~1997年收治的共58例渔民四肢血管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部58例中,一期截肢7例;余51例予重建血液循环,包括开放性损伤18例,闭合伤33例,其中10例重建在6小时内,31例在6~12小时,10例超过12小时。循环重建在6小时以内者四肢功能恢复优于6小时及以上者。二期截肢2例;19例发生缺血性肌挛缩;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肢体损伤后缺血时间与肢体的预后关系密切。应积极抢救一些缺血时间较长(大于12小时)但仍有希望保留的肢体。手术治疗后应积极预防并发症。深筋膜切开术是预防缺血性肌挛缩的重要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38.
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神经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神经电图对判断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程度和预后的临床意义,对1997年9月~10月收治的4例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了上肢的神经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随访4个月~5个月。结果证实,双上肢腋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的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都能引出。认为,连续检测SEP和MEP,对颈脊髓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9.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0.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arthroplasty,THA)后假体脱位仍是仅次于假体松动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初次置换病例组达2%~11%,而在翻修病例高达25%,大约33%的再脱位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1],而其中仅有60%的翻修病例得到满意的稳定性[2]。脱位潜在的影响因素很多,手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破坏过多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这正日益被外科医生所重视。本文就近年来髋关节囊韧带对髋关节的稳定作用及THA中关节囊韧带修补重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髋关节囊韧带的解剖功能[3]附着于髋关节骨结构的关节囊有助于限制股骨头相对于髋臼的位移,而可允许复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