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310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45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102.
目的:观察经过脂多糖(LPS)攻毒发热后寒体、热体、常体大鼠的病理生理反应。方法:建立寒体、热体、常体Wistar大鼠LPS(20μg/hg)发热模型,绘制各组平均体温变化曲线,测量IL-1β不同时间段含量,在此基础上比较各组体温变化和各组大鼠IL-1β含量差异。结果:寒体、热体、常体大鼠经LPS攻毒发热后体温变化曲线不同;IL-1β含量常体组大鼠高于热体组.热体组大鼠高于寒体组。结论:不同体质大鼠在外感发热过程中症候表现和病理指标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3.
载药纳米微粒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载药纳米微粒是纳米技术与现代医药学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输送载体。它缓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透过生物屏障靶向输送药物,建立新的给药途径等等,在药物控释方面显示出其他输送体系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载药纳米微粒在临床各个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势头强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综述了载药纳米微粒在临床各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4.
一氧化氮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 (NO)是一种自由基性质的气体 ,为污染空气的常见有毒气体之一。研究证实巨噬细胞和硝酸盐生成存在着相关性[1] ,巨噬细胞内存在着一种特定的能促使左旋精氨酸转化成NO ,而NO再氧化成为亚硝酸盐的酶 ,巨噬细胞的防御作用诸如杀死肿瘤细胞等是通过NO气体来介导的[2 ] 。这些研究表明 ,NO与炎症存在着密切关系。1 NO作用机制NO在机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 3个基本反应 :①与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sGC)的亚铁血红素基团结合 ,激活sGC ,产生和释放cGMP ;②被氧合血红蛋白灭活 ,生成正铁血红蛋白和亚硝酸盐 ;③…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与冠心病(CHD)的关系,预测CHD发生的危险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住院CHD患者219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8例;对照组70例,根据临床症状、心肌标志物等理化指标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各组血浆MPO的含量。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基因测序法判定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MPO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O在单支、双支、3支病变组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MPO在1-20分、21-40分、大于40分组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GA型基因的CHD的发病率是携带AA型基因的3.10倍;携带型GG基因的CHD发病率是携带AA型基因的2.70倍。结论:MP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与CHD的发生有关。MPO-463G/A多态性与CHD的易患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6.
吴德  杨李  唐久来  范晓晨 《安徽医学》2014,(12):1762-1764
目的探讨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国际班儿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名国际班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名。试验组采用"微视频"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实习带教。对照组按照儿科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带教。2周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国际班学生进行实习成绩考核和实习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实习成绩平均分为(85.3±10.2)分,对照组实习成绩为(74.5±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6,P<0.05)。试验组实习满意度为(88.2±11.4)%,对照组实习满意度(74.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5)。结论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建立的"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技术,实现儿科学临床带教新模式,能提高实习学习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免费眼镜对中国农村近视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设计仅对研究者进行设盲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地点2012-2013年,中国西部的两个市的252所学校。研究对象在19934名小学四、五年级儿童中的、任一眼裸眼视力〈6/12且戴镜视力可提高至〉6/12的3177名(平均龄10.5岁)儿童,其中的3052名(96.0%)儿童完成了整个研究。干预措施纳入研究的儿童在学年开始时,以学校为单位(平均每组84所学校)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以下干预:仅获得配镜处方(此组为本研究的对照组),获得项目指定眼镜店换取眼镜的凭证,或现场获取免费眼镜。主要结果指标末次检查(研究结束)时的戴镜率和研究结束时用专门设计的数学测试考核的成绩(用研究开始的成绩进行调整,以标准差的改变来度量)。结果3177名纳入的儿童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1036名,占32.6%)、凭证组(988名,占31.1%)和免费眼镜组(1153名,占36.3%)。虽然所有儿童戴镜后视力均有提高,但在研究开始时,仅15%的儿童配戴了眼镜。研究结束时免费眼镜组观察到的戴镜率为41%,儿童自诉的戴镜率为68%;对照组观察到的戴镜率为26%,儿童自诉的戴镜率为37%。相对于对照组,免费眼镜组对学习成绩影响为0.11标准差(SD)[95%可信区间(CI)0.01—0.21,P=0.03]。调整后的免费眼镜的效应(0.10SD,95%CI0.002~0.19;P=0.04)也远远大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0.03,95%CI-0.04~0.09)及家庭的富裕程度(0.01,95%CI-0.06~0.08)。虽然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但差异的幅度还是比用于样本量计算的幅度,即0.20SD小。结论尽管儿童的依从性并不是非常好,向儿童提供免费眼镜对于提高儿童的数学成绩有统计学意义,但各组间差异小于预期。本研究中,儿童的近视患?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制作家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模型,并通过观察软骨组织及软骨细胞退变情况进行检测。方法取健康雄性家兔12只,体质量2.0~3.0kg,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6只,取右膝关节内侧纵切口切断前后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并切除内侧半月板,逐层缝合伤口。术后每日肌肉注射青霉素2×105 U,连续7d,预防感染。每日强迫家兔活动60min。12周后,处死全部动物,取完整膝关节作为实验标本。进行形态学分析,对2组分别进行细胞培养,观察兔软骨细胞的形态学特性。结果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假手术组藏红固绿染色显示正常组关节软骨表层光滑、平整,软骨细胞分布均匀,排序整齐,各层次清晰。模型组显示关节面软骨表层裂隙,有些出现局部缺损,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软骨层面染色不均匀,局部甚至出现失染。假手术组培养的软骨细胞大多呈梭形或短梭形,少部分呈多角形,细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Ⅱ型胶原的表达明显;模型组培养的软骨细胞大多呈出现许多指状突起,呈多角形变化,核仁多染,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Ⅱ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成功制作了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并首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此模型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估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脱位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1月~2011年9月,将入选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前外侧组及后外侧组,各50例。观察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及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15~50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前外侧组(16%)高于后外侧组(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前外侧组(0)低于后外侧组(1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对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及关节脱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