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长穗桑中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永霞  刘超  陈若芸 《药学学报》2008,43(11):1119-1122
为了研究长穗桑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C18等色谱方法从长穗桑茎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苯并呋喃类化合物:wittifuran D (1)、 wittifuran E (2)、 moracin C (3)、 moracin M (4)、 moracin P (5)、 2-(3,5-dihydroxyphenyl)-5,6-dihydroxybenzofuran (6)和mulberroside C (7),并通过NMR、MS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对化合物3~7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3、4、6浓度在1×10-5 mol·L-1时对Fe2+-半胱氨酸诱导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抑制率分别为73%、69%和89%。  相似文献   
12.
次声作用后血浆NO、ET-1、SOD、MDA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8 Hz、130 dB次声不同时间暴露后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SOD、MD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8 Hz、130 dB的次声连续作用大鼠1、7、14、21和28 d,每天2 h,测定大鼠血浆NO、ET-1、SOD、MDA水平。结果:在暴露期间,7、14 d时大鼠血浆NO含量显著最低(P<0.01),1 d、21 d和28 d时正常(P>0.05);大鼠血浆ET-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7 d时升高最多,14 d时升高最少;大鼠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大鼠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次声可引起大鼠血浆NO、ET-1、SOD、MDA水平的变化,发生的改变与次声暴露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次声对大鼠海马5-HT、5-HTR、RyR表达及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5-羟色胺受体(5-HTR)、兰尼定受体(RyR)表达在8 Hz、130 dB的次声作用后1周和2周时的恢复情况. 方法大鼠暴露于8 Hz、130 dB次声1、7、14、21、28、35、42 d后置安静环境观察1周或2周,取脑组织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马5-HT、5-HTR、RyR表达. 结果次声作用组大鼠脑组织海马5-HT、5-HTR、RyR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最低值分别出现于21 d、28 d和42 d(P<0.01).次声停止作用后,5-HT、5-HTR、RyR表达均逐渐回升,且随时间延长大部分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结论 8 Hz、 130 dB次声可引起大鼠海马5-HT、5-HTR、RyR表达减少,其变化规律与观察指标有关;次声引起的5-HT、5-HTR、RyR表达减少在停止次声作用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8Hz次声对大鼠海马和颞叶皮层RyR的表达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8 Hz,90 dB、100 dB、130 dB的次声对SD大鼠海马及颞叶皮层兰尼定受体(RyR)表达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 Hz,90 dB、100 dB、130 dB的1、7、14、21、28、35、42 d组共28组.最后一次作用结束后立即取脑组织并进行Ry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马及颞叶皮层RyR表达的变化. 结果次声作用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及颞叶皮层RyR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 8 Hz, 90 dB组、100 dB组以21 d减少最为明显,而130 dB组变化较为复杂,有2个峰值,14 d和42 d,其中42 d阳性表达最少(均 P <0.01),且21 d时,100 dB组的表达减少较90 dB组为少,90 dB组和100 dB组阳性表达在21 d后均有所回升. 结论 8 Hz,90 dB、100 dB和130 dB次声可引起大鼠海马及颞叶皮层RyR表达减少,其变化规律与次声作用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 8Hz次声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分别暴露于 8Hz ,90dB、10 0dB或 13 0dB次声仓中 ,每日 2小时 ,之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 ,记录其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 ;第 6天训练结束后取脑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分析其海马及颞叶皮层 5 羟色胺 (5 HT)及5 羟色胺受体 (5 HTR)含量。结果次声组大鼠在水迷宫中逃离水难的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 (P =0 .0 10及P =0 .0 0 1,P =0 .0 0 0 ) ;次声组大鼠海马及颞叶皮层 5 HT、5 HTR含量均较对照组减少 (均P =0 .0 0 0 ) ;大鼠在水迷宫中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与其海马及颞叶皮层 5 HT、 5 HTR含量呈负相关。结论8Hz ,90dB、10 0dB及 13 0dB次声可使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并且随次声声压级的增加其作用愈加明显 ,作用机制可能与海马及颞叶皮层 5 HT、5 HTR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长穗桑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长穗桑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离子交换树脂对长穗桑水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长穗桑水提取物中分离到11个化合物,其中7个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2个酰胺类化合物,1个氨基酸以及甜菜碱。分别鉴定为1-deoxynojirimycin (1),fagomine (2),3-epi-fagomine (3),1,4-dideoxy-1,4-imino-D-arabinitol (4),2-O-α-D-galactopyranosyl-1-deoxynojirimycin (5),4-O-β-D-glucopyranosyl-fagomine (6),1,4-dideoxy-1,4-imino-(2-O-β-D-glucopyranosyl)-D-arabinitol (7),(2S)-citrullinamide (8),grateloupinamide (9),天冬氨酸(10),甜菜碱(11)。化合物1~10分别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结论 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4个多羟基生物碱(1,5~7)以及1个酰胺类化合物(9)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的IC50为0.07 μmol·L-1;化合物5的IC50为0.39 μmol·L-1,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acarbose,IC50=0.52 μmol·L-1)相当;化合物6,7,9的IC50值在1~5 μmol·L-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次声多次暴露对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次声暴露组,用8Hz,130dB的次声连续作用大鼠1,7,14,21,28d,2h/d,测定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含量。结果:次声暴露1d,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发生变化(P<0.05),7,14d时降低明显犤0,7,14d时分别为(35.55±3.64),(34.70±4.26),(33.37±4.78)μmol/L犦,与对照组犤(0,7,14d时分别为(36.01±3.41),(36.02±3.71),(36.11±3.39)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310,P<0.01)。21,28d时恢复正常(P>0.05);大鼠血浆内皮素-1含量在暴露期间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130,P<0.01),7d时升高最多,14d时升高最少,21,28d时较14d时有所升高。结论:次声可引起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情况和次声暴露时间和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次声对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8Hz,90dB及130dB次声对SD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分别暴露于8Hz、90dB或8Hz、130dg次声仓中1、7、14、21、28、35、42天,每天2h。实验结束后即刻麻醉取右侧海马固定后送电镜检查。结果 海马超微结构受次声作用1天即可发生改变,且损伤随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加重,但后期又有所恢复;次声作用早期,在作用时间相同情况下,90dB较130dB致伤作用弱。结论 8Hz、90dB及8Hz、130dB次声可引起大鼠海马超微结构以变性为主的改变,损伤程度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大鼠海马对次声损伤存在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 8Hz ,90dB、10 0dB、13 0dB次声对SD大鼠海马及颞叶皮层 5 HT表达的影响。方法 14 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 8Hz ,90dB、10 0dB、13 0dB次声作用 1、7、14、2 1、2 8、3 5、42d组共 2 8组 ,每组 5只。试验组按组别分别暴露于次声仓中 ,每日 2h ;对照组亦暴露于次声仓 ,每天 2h ,但不予次声作用。最后一次次声作用结束后立即取脑组织并进行 5 H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马及颞叶皮层 5 HT表达的变化。结果次声作用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及颞叶皮层 5 HT阳性纤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均为P <0 .0 1) ,90dB组、10 0dB组以 2 8d时减少最为明显 ,且 10 0dB组的阳性纤维数量较 90dB组少 ;13 0dB组以 2 1d时减少最为明显。各实验组的阳性纤维数量在此后均有所增加。结论 8Hz ,90dB、10 0dB和 13 0dB次声可引起大鼠海马及颞叶皮层 5 HT表达减少 ,其变化规律与次声作用参数有关 ,相同作用时间下 ,13 0dB组的变化较 10 0dB及 90dB组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L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于入院当天按照3个阶段进行一对一康复护理,每日2次,每次30min~45min,出院时与对照组病人在步行能力、步态质量、日常生活能力(ADL)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步行能力、步态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最大限度改善急性脑卒中病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