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理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2 0世纪中叶以来 ,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对生物医学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其中包括对人体在内的生命机体的物理性能和物理因子对机体作用机制的了解 ,也在不断深化。在此背景下 ,本文仅就理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加以介绍和探讨。关于有生命机体的物理性能近代和现代对人体的研究已经了解人体具有电、磁、光、声、热、力等物理性能 ,而且人体的物理性能与人体的化学性能又是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的。物理学家的研究证明 :在自然界存在物质相互作用的场—物理场 ,场具有质量、能量和动量。生物物理学…  相似文献   
2.
16 Hz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晨  李玲  袁华  陈景藻  张美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1):1029-1031,F0003
目的研究16Hz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16Hz,130dB次声作用组(n=24)、16Hz,90dB次声作用组(n=24)以及对照组(n=24)。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16Hz,130dB和90dB的次声压力仓系统,2h/d,分别作用1d、7d、14d、21d。取脑进行巢蛋白(nesti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nestin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130dB组从作用1d开始,大鼠海马中nestin阳性细胞数量开始增加;随着作用次数增加而增多,于14d达到高峰,21d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90dB组大鼠各时间点nestin表达均比130dB组弱(P<0.05)。结论16Hz次声作用所致的脑损伤能刺激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从而参与受损神经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8Hz,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不同时间后,大脑皮层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探讨次声引起脑损伤的机理。方法:将35只Ⅱ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7d,14d,21d,28d组五组,用8Hz,130dB次声作用,每天1次,每次2h,各组于最后一次作用结束后0.5-1h内取大脑皮层,制成10%的组织匀浆测定GSH-Px活性,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大脑皮层GSH-Px活性在7d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14d组、21d组、28d组和显著性升高(P<0.05);MDA含量在7d组、14d组有显著怀升高(P<0.05),21d组、28d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SOD活性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次声作用后,引发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抗氧化反应,造成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8Hz,90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6个组,即对照组、次声作用1,7,14,21,28d组,每组8只。采用急性细胞分离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大鼠脑海马细胞凋亡状况。结果:频率8Hz,声压级90dB次声分别作用2h/d后,次声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1d组未见海马细胞凋亡增高(P&;gt;0.05),7d组可见海马细胞凋亡增高(F=42.18,P&;lt;0.01),14d组明显升高(F=42.18,P&;lt;0.01),21d组凋亡细胞较14d组明显减少(F=42.18,P&;lt;0.01)但仍高于对照组(F=42.18,P&;lt;0.05),至28d组与对照组已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次声8Hz,90dB作用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海马细胞凋亡数量有不同程度增高;随作用时间延长,海马细胞对次声作用产生适应性。8Hz,9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5.
不同频率、强度次声作用对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强度次声对SD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共有210只雄性SD大鼠,将其中14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A组、8Hz-90dB组、8Hz-130dB组及16Hz-130dB组。各实验组大鼠每日于固定时间点置于次声舱内,给予不同频率、强度的次声作用,每天2h,对照A组动物也景于次声舱内,每天2h,期间不给予次声作用。每组分别于实验进行后第1,7,14,21及28天时各随机取出7只进行胃排空功能检测。另外剩下的70只大鼠则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暴露组及对照B组;将暴露组大鼠置于次声舱内,给予8Hz、130dB的次声作用,每天2h,连续暴露14d后停止,分别于次声作用结束后第1,7,14,21及28天时各随机取出7只大鼠进行胃排空功能检测;对照B组大鼠则每天置于次声舱内2h,期间不给予次声作用。各组大鼠胃排空检测均在最后一次次声作用结束后1h内进行。检测时。大鼠胃内灌注3ml由^99mTc标记的温盐水,于20min后处死,采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连续测量胃肠道残留的γ-射线量并计算出胃排空率。结果①火鼠经8Hz、90dB次声作用7d和14d后,其胃排空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P〈0.05)。大鼠经8Hz、130dB次声作用1d后,其胃排空率与对照A组及8Hz-90d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大鼠经该次声作用7,14,21及28d后,其胃排空率则明显低于对照A组及8Hz.90dB组(P〈0.05)。②大鼠经16Hz、130dB次声作用1,7,14d后,其胃排空率较对照A组明显降低;大鼠经该次声作用14d和21d后,发现其胃排空率明显高于8Hz-130dB组(P〈0.01)。③大鼠经8Hz、130dB次声作用2周后进行为期4周的后续效应观察,发现在第1,7,14.21及28天时,大鼠胃排空率逐渐恢复,但仍明显低于对照B组(P〈0.05)。结论8Hz、90dB或130dB以及16Hz、130dB次声作用均可引发大鼠胃排空功能障碍,其严重程度与次声频率、强度及作用时间相关;当停止次声作用后,大鼠胃排空功能有自我恢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赵志刚  陈景藻  张李燕 《心脏杂志》2003,15(4):293-295,299
目的 :观察次声作用后大鼠下丘脑血管紧张素 (Ang )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 16 Hz,(130 d B和 90 d B)次声连续作用 1,7,14,2 1次 ,2 h/次。每月 1次。分别于作用后 0 .5 ,6 ,12 ,18,2 4h观察大鼠下丘脑 Ang 含量。结果 :130 d B次声作用 1,14,2 1次和 90 d B次声作用 7,2 1次后 ,大鼠下丘脑 Ang 含量均经历升高 ,下降 ,复呈升高的动态变化过程。 130 d B次声作用 7次后大鼠下丘脑 Ang 含量呈持续性升高。 90 d B次声作用 1,14次后 ,大鼠下丘脑 Ang 含量呈升高和下降的单峰曲线 ,且 14次组于次声停止作用后 12 h已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不同声强和作用次数的次声 ,对大鼠下丘脑 Ang 含量的影响呈波动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关于振兴我国疗养事业的思考@陈景藻!710032$第四军医大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次声是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脑是对次声作用较为敏感的器官。观察8Hz90dB次声对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个组,即对照组、次声作用7,14,21,28,35,42d组,每组8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各层Fas蛋白表达状态;通过TUNEL染色观察各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A1区各层Fas蛋白阳性表达7d组(12.83±2.18,32.5±3.21,2.73±1.25)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14d组(74.03±9.27,80.58±14.33,22.87±3.34),Fas蛋白阳性表达较7d组明显升高(P均<0.05);21d(42.07±9.46,40.84±8.61)和28d(50.62±9.34,51.38±10.87)组分子层及多形层Fas蛋白阳性表达较14d组明显降低(P均<0.05);21d组细胞层(7.13±2.28)Fas蛋白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8d组细胞层(38.16±3.42)Fas蛋白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35d(30.12±9.37,34.89±14.5,18.47±5.26)、42d组(19.25±4.31,35.52±8.7,20.46±1.15)3层Fas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4d组各层均可见明显细胞凋亡,以多形层和分子层为著;21d组偶见细胞凋亡;其余各组均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结论:8Hz90dB次声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议会议系由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组织,于1979年9月24日~26日在基辅举行。共提出报告142份,内容有:应用激光的医学观点、激光辅射与生物物质的相互作用、激光生物医学设备、安全技术和剂量测定。在一些综述中报导了激光在肿瘤科、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矫形和创伤科等临床应用研究的结果,以及激光辐射与生物物质相互作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16Hz。130dB以及8Hz,130dB次声暴露下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次声的防治提供实验学数据。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3在第四军医大学次声实验室完成。将80只BALB/c小鼠分为8Hz组和16Hz组,这两组分别再分为空白组、单纯次声组、以及次声加用药组(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又分高、中、低剂量3组).每组8只.14d后测试其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在16Hz组中,次声加用药组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为(9,3&;#177;1.0),(6.0&;#177;1.0)μkat/g和(7.6&;#177;1.5).(7.3&;#177;1.0)μmol/g,与单纯次声组(3.3&;#177;0,7)μkat/g和(11.7&;#177;1.6)μmol/g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4.382,11.152,P&;lt;0.05):在8Hz组中,次声加用药组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为(5.3&;#177;0.3).(4.2&;#177;0.2)μkat/g和(4.3&;#177;0.3),(4.6&;#177;0.2)μmol/g,与单纯次声组(2.4&;#177;0.1)μkat/g和(5,7&;#177;0.3)μmol/g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13.672.6.037.P&;lt;0.01)。结论:16Hz。130dB以及8Hz,130dB次声可引发小鼠脑皮质的脂质过氧化。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以通过提高小鼠体内SOD的活性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使丙二醛含量降低,从而减少对生物膜等方面的损伤,减轻次声对机体作用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