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心血管疾病学是医学学科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医学生来讲,这门学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作为医学必修的基础课,心血管疾病的教学模式和相关策略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创新性思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心血管疾病学科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心血管疾病学科的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笔者依据在长期的心血管疾病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一些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并对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阐述,提高心血管疾病教学的教学质量,完善这一学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养心通脉饮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两组相比,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治疗以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养心通脉饮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疾病,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肝阳上亢证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验证"方证相关"的客观存在。方法:制作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细胞模型,用补阳还五汤和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干预细胞模型,观察内皮细胞活性改变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血管内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3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表达。结果:气虚血瘀加补阳还五组与气虚血瘀加空白血清组比较,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组与肝阳上亢加空白血清组比较,细胞活性较高,vWF,TM,EPCR含量较低,差异显著(P<0.01);气虚血瘀加天麻钩藤组、肝阳上亢加补阳还五组与气虚血瘀加补阳还五组比较,细胞活性较低,vWF,TM,EPCR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0.01或P<0.05);气虚血瘀加天麻钩藤组、肝阳上亢加补阳还五组与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组比较,细胞活性较低,vWF,TM,EPCR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肝阳上亢证具有显著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中医药期刊国际化办刊的要素及我国宜采取的对策。[方法]通过对1998—2002年进入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的6种中医药学术期刊与代表国内中医药学术期刊水平的《中国中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版收录的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在创刊时间、语种、刊期、字数、发行数、发行范围、职工情况、刊出时滞、地区分布、栏目设置、载量及各级科研课题论数及编辑现代化程度分别作了统计分析。[结果]《IM》组及《要目》组在刊出时滞、栏目设置、出版手段现代化程度、年均栽量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性差异;两组基金资助论数有显性差异;在课题论类别中,国家级课题论两组有显性差异,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论两组有非常显性差异,国际协作及其它(如大学及行业学会等)资助课题论两组无显性差异,《IM》组论受基金资助状况优于《要目》组,但两组国际协作项目均较少。[结论]突出中国特色,加强国际合作,保证论的质量是中医药期刊国际化的关键;应实现作、编委的国际化和编辑的现代化及传播的迅速化;我国应建立科学的科技期刊水平评价体系以引导期刊的侧重发展;中医药期刊应统筹规划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6.
方药: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桂枝10g,甘草6g,乌贼骨15g,象贝母10g,白及10g,阿胶10g,(化),延胡索10g,参三七粉3g(另冲),侧柏叶30g.加减:胃脘发凉、喜热饮者加淡干姜;胃中灼热、苔黄者加黄连、山栀;痛甚加乳香、...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药:白芍30~60g,木瓜12g,葛根12g,桃仁10g,丹参12g,威灵仙15g,全蝎4g,干地龙10g,穿山甲6g,狗脊12g,甘草3g加减:兼眩晕者加明天麻,头痛者加川芎、白芷,呕吐者加制半夏,疼痛放射至肩背部者加秦艽。用法:每日1剂,水煎...  相似文献   
18.
方药:蜜黄芪90~125g,党参30g,葛根、丹参、山楂、苦参、炒白术各20g,五味子、菟丝子、麦冬各15g,炙甘草10g加减:气虚甚加人参;阴虚加玄参、玉竹、天花粉;阳虚加肉桂、炮附子;血瘀甚加红花、桃仁、川芎、郁金、鸡血藤;痰浊加瓜蒌,法半夏;...  相似文献   
19.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是否应采用电针治疗,临床尚有争论。有人认为急性期电针治疗会造成日后面肌痉挛。另一种看法认为电针可促进恢复,使恢复更完全,而不会引起面肌痉挛。笔者比较赞同后一种看法。因为电针治疗时面肌收缩跳动与面肌痉挛的发生没有内在的联系。笔者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即进行电针治疗,除针刺常用的面部穴位之外,还针刺翳风穴及耳前相当于听宫与上关之间面神经尚未分支的部位。据笔者临床观察,针刺这2个部位,能更有效地消除面神经管内的无菌性炎症及水肿,及早解除面神经受压而使周围性面…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96~1998年在门诊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髌骨软化症38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性9例,女性29例;年龄38岁~62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半个月;单侧肢体32例,双侧肢体6例;其中合并髌上囊积液4例。1-2 诊断依据 有外伤史和劳损病史;上下楼梯疼痛及半蹲位膝部疼痛加重;髌骨下脂肪垫压痛阳性;髌骨研磨试验阳性;X线摄片检查可见密度增高的软骨骨质硬化影。2 治疗方法2-1 中药熏洗 采用我院中药熏洗室的验方“熏洗方”煎汤熏洗患膝。“熏洗方”由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