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广东地区14442例青少年散瞳验光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来院就诊的广东地区青少年屈光不正的构成情况,并探讨来院人群与同时期社区人群抽样调查结果的异同。方法对来我院验光配镜中心就诊的广东地区患者的散瞳验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时期同地方的人群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一共对1444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5岁的等效球镜度中位数为+1.25D,8岁为-0.50D,25岁达-3.625D。男性患者高度近视的比率为9.9%,而女性的高度近视患者比率为11.3%。散光在各年龄段基本维持在-1.00D水平。15岁来院患者等效球镜度中位数为-2.15D,而15岁社区人群为-1.50D,但5岁儿童两样本均为+1.25D。结论随着年龄增加,眼屈光状态逐渐由远视向近视转变,并不断加深;散光则在较早期便呈相对稳定状态。家长对于孩童眼保健意识己大大增加,但基本的眼保健知识仍需要进一步推广,尤其要重视女性学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压力及压力加维生素B1联合作用下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p53、MDM2及Ref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新生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体外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分单纯加压组、实验加压组(加入维生素B1)及未加压对照组,于加压后2 d(培养第9~10天)行苔盼兰染色检查计数细胞成活率,p53免疫组化检查并提取细胞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53、MDM2及Ref1基因的表达。结果:单纯压力组p53/MDM2基因的表达较正常未加压组增强,Ref1基因表达无增强;而维生素B1作用后的加压组,其p53/MDM2基因的表达较单纯加压组明显减弱。结论:压力作用下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害有凋亡机制参与,维生素B1对压力作用下视网膜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国产干扰素α-1b(赛若金)对人眼 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3代后用MTT法检测干扰素α-1b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干扰素α-1b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6IU/ml作用组的OD值为(0.1109±0.0 585)与对照组(0.2 535±0.0 502)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作用组的抑制率为56.25%。结论:国产干扰素α-1b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中后期刚刚起步的中国眼科视光学教育,正面临教育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全球化教育资源,明确中国眼科视光学教育在全球化战略中的定位,将会对未来国际眼科视光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产生影响.相信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整合利用国际性教育资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才能消化教育全球化的影响,为世界眼科视光学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分析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对正常人61例(61只眼)、青光眼患者30例(46只眼)及青光眼待排者12例(20只眼)行后极部视网膜厚度测量,所取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该处视网膜厚度的数据及二维、三维图像。所得数据用SAS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图呈马蹄形,上下对称,黄斑鼻侧视网膜较颞侧厚10.45%(p<0.01)。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变薄,伴有正常形态的消失。正常人与青光眼患者后极部平均视网膜厚度及9个测量点之间视网膜厚度分别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25只早期青光眼中,11只眼有早期青光眼视野改变,14只眼视野检查正常。该25只眼中,6只眼RTA检查正常,其余19只眼视网膜均有不同程度变薄及厚度图形态异常。RTA检查对早期青光眼的敏感性较视野检查要高(p<0.05)。正常人与青光眼待排者后极部平均视网膜厚度及9个测量点视网膜厚度分别比较,第7个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6、9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1、2、4、8点及后极部平均视网膜厚度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20只待排眼中除1只眼视野检查有下方可疑旁中心暗点外,其余眼视野检查均正常;10只眼RTA检查发现视网膜有不同程度变薄及厚度图形态异常,另10只眼RTA检查正常。青光眼患者及青光眼待排者共10例(18只眼)在平均追踪观察9.6个月后,再行后极部RTA复查,结果显示复查前后视网膜厚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分析有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并可用于青光眼患者治疗和病情进展的监测及青光眼待排患者的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16.
拟对新型验光设备自适应光学视觉模拟器(VAO)的主观与客观验光的可靠性以及检查效率进行评估。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10─11月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视光门诊患者。先由资深验光师采用传统方法为受检者分别进行双眼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其中客观验光采用尼德克电脑验光仪(ARK-1)、主觉验光采用综合验光仪;然后再由一名技术员利用VAO设备对所有受检者再次进行客观和主觉验光。最后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配对t检验比较2种检查方式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检查耗时。结果:受检者共计70例(140眼),年龄(13.2±2.2)岁,其中男38例(54%)。2种检查方式在客观验光球镜度、J0、J45的ICC分别为0.897、0.907、0.732;在主觉验光球镜度、J0、J45的ICC分别为 0.937,0.891,0.543。2种检查方式客观验光的平均球镜度差异为0.46[95%可信区间(CI):0.36, 0.55]D (t=9.663,P<0.001),主觉验光的平均球镜度差异为0.32(95%CI:0.25,0.39)D (t=9.087, P<0.001),均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而下降(r=-0.261,P<0.001),当受检者为中高度近视时(球镜度<-3.00 D),球镜度差异[95%CI]则降低为0.22(95%CI:0.14,0.32)D (t=4.987,P<0.001); 2 种检查方式主觉验光的柱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检查耗时而言,VAO方式优于传统方法 [(5.9±1.9)min vs. (7.2±0.7)min,t=6.100,P<0.001]。结论:作为一个集合了客观验光与主觉验光功能的新仪器,VAO与传统验光方法的临床差异不大,而且差异随着被检者的近视度数增加而减少,其检查效率高于传统验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蒙脱石散+复合维生素B片),观察组患儿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大便性状、腹泻、腹胀、发热)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 5%(52/55),高于对照组的81. 8%(45/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2组患儿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儿CD3~+、CD4~+、CD8~+、CD4~+/CD8~+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患儿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5%(3/55),对照组患儿为9. 1%(5/55),P 0. 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儿童青少年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测得的黄斑区以及视盘区相关参数的正常 值范围,并分析个体因素对OCT主要参数的可能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本研究为爱尔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队列研究的一部分内容,在2019年3─6月期间,使用 OCT对湖南醴陵市及湖北宜昌市 3所学校的913名中小学生(5~15岁)眼球黄斑区及视盘区进行扫描,以OCT自带软件导出视盘形态学指标、视盘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分别以P2.5~P97.5及均值±1.96标 准差定义其正常值范围,并通过Spearma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对OCT主要参数的影响。结果: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小组黄斑部格子分区(EDTRS)中,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及RNFL的正常值范围分别为193.72~262.68 μm和0.67~8.18 μm。内环区视 网膜厚度依次为上方(288.07~340.29 μm)>鼻侧(283.89~340.53 μm)及下方(283.85~337.21 μm) >颞侧(275.32~326.32 μm),RNFL依次为下方(24.40~33.01 μm)及上方(24.52~33.24 μm) >鼻侧(20.89~28.35 μm)>颞侧(20.54~24.45 μm);外环区视网膜厚度依次为鼻侧(266.97~323.27 μm) >上方(254.81~305.03 μm)>下方(241.54~292.42 μm)>颞侧(238.45~286.59 μm),RNFL依次为 鼻侧(42.38~63.03 μm)>下方(36.35~53.74 μm)及上方(36.19~53.64 μm)>颞侧(21.37~26.52 μm)。 视盘视网膜厚度依次为上方(286.13~378.29 μm)及下方(283.20~375.82 μm)>颞侧(256.90~325.30 μm) >鼻侧(235.40~309.79 μm),RNFL依次为下方(122.07~193.79 μm)>上方(113.48~188.28 μm)>颞 侧(71.51~146.15 μm)>鼻侧(45.99~112.26 μm)。视盘面积(DA)、盘沿面积(RA)、视杯容积 (CV)、杯盘面积比(CDAR)、线性杯盘比(LCDR)、垂直杯盘比(VCDR)分别为1.37~3.16 mm2、 0.79~2.64 mm2、0.01~0.51mm3、0.03~0.64、0.17~0.80、0.15~0.7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等效球镜度与黄斑中心区、黄斑外环鼻侧、视盘鼻侧及视盘下方RNFL厚度和DA、CV、VCDR具有 相关性(r=-0.197、-0.317、4.458、1.633、0.069、0.020、0.040,均P<0.05),年龄与黄斑中心区 RNFL及DA、CV、VCDR呈负相关(r=-0.099、-0.020、-0.005、-0.007,均P<0.05),与黄斑外环鼻侧RNFL呈正相关(r=0.141,P=0.046),眼轴与CV、VCDR、黄斑中心区及外环鼻侧RNFL呈正 相关(r=0.022、0.045、0.414,1.486,均P<0.05),与视盘下方呈负相关(r=-2.192,P=0.012),仅黄斑外环鼻侧RNFL与性别有相关性(r=-1.066,P=0.002)。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健康儿童青少年人群黄斑区以及视盘区相关参数正常范围,同时发现性别、年龄、屈光度以及眼轴均会对OCT的检查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提示临床中应用OCT评估及诊治儿童青少年眼底病变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注视距离、照度以及视标刺激对调节反应的影响,继而从调节反应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这些视觉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发生、发展可能的作用.方法 横断面对比研究.一共对168例早期近视儿童进行了测量.近视儿童配戴其最佳矫正试戴镜,利用SRW-5001K红外线电脑验光仪对其分别在不同距离、不同照明条件以及注视文字/图形视标等条件下进行屈光状态的测量,计算其调节滞后量.对不同距离调节反应的数据比较采用配伍设计资料的两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照度、视标刺激调节反应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注视6 m、1/2 m、1/3 m、1/5 m的调节滞后量分别是(-0.19±0.44)D、(0.67±0.41)D、(0.75±0.55)D、(0.93±0.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3,P<0.01).在1/3 m处注视文字视标,在173 lx和5 lx照度下测得其调节滞后量则分别为(0.79±0.35)D、(0.90±0.33)D(t=-2.87,P<0.01);在1/3 m处注视图形/文字视标,其调节滞后量分别是(0.71±0.37)D、(0.78±0.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0,P<0.05).结论 注视距离减少与照度下降均能使调节滞后量增加,文字视标刺激较图形视标刺激产生更大的调节滞后量,提示改善这些视觉环境可能有助于防止近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内隐斜视青少年近视眼矫正时个体化下加的确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青少年近视眼矫正时不同视近下加条件下,调节滞后及隐斜的变化,并构建下加与调节滞后、隐斜间关系的数学公式,以期得到使调节滞后与隐斜量同时最小的最适视近下加范围.方法 招募110例单纯性近视眼的内隐斜视青少年患者,据MPMVA原则验光配镜后依次予以佩戴5种不同下加试镜片(OD、+0.75D、+1.50D、+2.00D、+2.50D)后测量双眼视近33 cm的调节反应(Shin-Nippon,日本)以及遮盖试验+排棱镜测量视近隐斜度;采用线性回归统计学分析视近下加与调节滞后、隐斜度间关系.结果 随着下加度数增加,视近调节滞后量逐渐减少,而内隐斜量逐渐变小并向外隐斜方向变化;不同下加条件下调节滞后量[F(262.76,4),P<0.01]以及隐斜度[F(223.45,4),P<0.01]都存在统计学差异;内隐斜患者的最适下加与初始调节滞后存在线性相关性(r=0.526,P<0.01),且最适下加与初始隐斜状态也存在线性相关性(r=0.523,P<0.01).结论 根据青少年近视眼患者个体的初始近调节滞后量和近隐斜度,可获得适合该患者的视近下加范围,从而为青少年内隐斜近视眼确立个体化视近下加提供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