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引起临床上的各种感染常见[1],但引起男性膀胱炎的较少见.2001年3月~2002年6月,从我院1例膀胱炎反复发作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段尿、膀胱穿刺尿中多次分离出此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18株阴沟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0 引  言阴沟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 ,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 ,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伤口感染及败血症 ,也可引起医院内感染。为了给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我们将 1 999年从临床标本分离的 1 1 8株阴沟肠杆菌和 2 9株产气肠杆菌做了1 5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 ,并测定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ESBLs)和诱导型β-内酰胺酶 ( IB) ,阳性率分别为 2 7.1 %和 49.2 %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来源 我院 1 999年 1月至 1 2月从血液、尿液、痰、体液及各种脓性分泌物等临床标本中分离的 1 1 8株阴沟肠杆菌和 2 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中,由质粒编码的ampC和/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质粒携带方式。方法:三维实验证实产AmpC酶的42株E.coli,用E.coliC600作为接合受体菌,采用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棒酸两步淘筛法,进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的传递实验:用PCR法扩增质粒编码的ampC和ESBLs基因、三维酶实验和抗生素敏感实验对供体菌和接合子进行对比。结果:接合实验显示,有37侏供体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可传递,传递频率为10^-7~10^-5。其中23株菌仅传递了ESBLs耐药性,3株菌仅传递AmpC耐药性,11株菌传递了AmpC/ESBLs两种耐药性11株菌中,7株菌的AmpC/ESBLs耐药性携带在同一质粒上;另有4株菌各得到两种接合子,其中2株均得到携带ESBL耐药性和AmpC/ESBLs耐药性的2类接合子,2株均得到携带AmpC耐药性和ESBL耐药性的2类接合子结论:在同时表达AmpC和ESBLs两种酶的E.coli中,有些菌不能通过接合传递实验将两种耐药性分开传递,有些可分开传递。当AmpC和/或ESBLs耐药性基因在同一细菌中南2个质粒携带时,可在接合实验中得到两种不同的接合子。  相似文献   
14.
大黄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对重症脓毒症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对重症脓毒症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昆明系小鼠首先制备重症脓毒症小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大黄制剂新清宁治疗组制模后给予新清宁0.9 g·kg-1·d-1灌胃,每日1次,连用3 d;抗生素尼泰欣治疗组腹腔注射尼泰欣0.04 g·kg-1·d-1以及新清宁加尼泰欣联合治疗组.于治疗3 d时将小鼠处死,取其肺脏制成肺组织匀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大黄制剂和抗生素均能明显降低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P均<0.05),以大黄制剂联用抗生素组效果最好.结论:大黄制剂与抗生素联用能有效降低重症脓毒症小鼠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6的水平,提高动物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酶抑制剂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比较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比较氯化铜 (CuCl2 )、氯化铁 (FeCl3 )、乙二胺四乙酸 (EDTA)、巯基乙醇和 2 巯基丙酸五种不同化合物对金属 β 内酰胺酶 (metallo β lactamase ,MBL)的抑制作用 ,建立一种检测MBL的简便方法。 方法 用头孢他啶 (CAZ)作为指示药物 ,在相邻的纸片上加抑制剂 ,评估出抑制作用最强的MBL抑制剂。再对抑制剂浓度和两纸片间的距离进行条件优化。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分离的 86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MBL的产生率和对 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2 巯基丙酸对MBL抑制作用最强 ,将其作 1∶10稀释后 ,2 巯基丙酸自身的抑菌环消失 ,与CAZ纸片相距 15~ 2 0mm时 ,结果最易观察。 86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 9株产MBL ,无论是否产MBL ,均对被检测的 10种抗菌药物有极高的耐药率。结论  2 巯基丙酸和头孢他啶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一种简便、敏感的检测产MBL细菌方法 ,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往往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6.
颈前路后纵韧带显微切除减压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颈前路后纵韧带显微切除减压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取颈前路后纵韧带显微切除减压术治疗脊髓前方压迫严重的1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MRI检查脊髓受压的影像学特点,在颈前路单纯椎间盘切除或椎体(1或2个)次全切除的基础上,采取后纵韧带显微切除减压的方式,使脊髓彻底解除压迫.其中经椎间隙后纵韧带显微切除脊髓减压45例;经椎体(1或2个)次全切除、后纵韧带显微切除脊髓减压83例.选用两种不同的融合方法稳定颈椎,其中植骨融合加钛板固定56例,融合器或钛网加钛板固定72例.结果 128例中106例获得随访,随访1.5~5.0年.疗效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定法分为优、良、中、差4级,其中优34例、良55例、中13例、差4例,总的优良率为83.9%.结论 采取颈前路后纵韧带显微切除减压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解除脊髓前方压迫彻底且安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张小卫  尹战海  张银刚  王金堂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467-1468,1471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24例,其中完全分节性半椎体16例,半椎体伴对侧分节不全8例。手术采取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矫正。结果: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6个月至7年8个月。术前侧凸Cobb’s角30~90,°平均66,°术后Cobb’s角10~28,°平均16,°矫正率为58.5%;术前后凸25~68,°平均46,°术后后凸7~16,°平均14,°矫正率为62.6%。22例均无并发症,1例半椎体切除患者术后出现同侧下肢股部麻木,伸膝肌力Ⅳ级,经营养神经等治疗1月恢复正常。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大多数都进行性发展;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矫正,固定节段短,创伤小,可以起到很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9岁,15个月前因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2)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个月前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以右侧明显,50余天前出现发热,双膝疼痛加重,予更昔洛韦、甲泼尼松龙80 mg/d,疼痛缓解,体温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9.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颈椎退行性疾病 ,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 ,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颈椎疾患之一。现对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9月的 5 9例行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疗效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  相似文献   
20.
评价阿托伐他汀预防成功电复律后房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对纳入的4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的评价,提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成功电复律后3个月的房颤复发率,但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