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正>患者男性,70岁。1年前发现右拇指腹侧有一米粒大的隆起,逐渐增大至花生米大小,皮肤色泽正常,无红肿及破溃,亦无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查体:右拇指掌指关节及第一指节腹侧有一肿块,肿块隆起于皮肤表面,大小1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腮腺导管细胞TGF-β1、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经颈总动脉结扎造成腮腺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一般光镜技术,分别观察缺血0.5h和lh,再灌注6h(早期)、12h(中期)和24h(后期)腮腺导管上皮细胞的TGF-β1和Bcl-2的动态表达情况及一般形态学变化。结果1.TGF-β1:缺血再灌注组较对照组TGF-β1表达明显提高(P<0.01),且随缺血时间的延长,TGF-β1、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组间比较,缺血lh比0.5h组表达提高(P<0.01);再灌注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Bcl-2:再灌注6h组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再灌注12h、24h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缺血时间0.5h与lh组、再灌注各组间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3.形态学:与对照组正常形态比较,实验组在缺血再灌注早期开始出现腺泡细胞萎缩、坏死等形态学改变,中期明显,后期修复。导管上皮细胞变化较轻。结论缺血再灌注可明显提高大鼠腮腺导管细胞TGF-β1的表达;缺血时间越长,TGF-β1表达上调越明显;缺血再灌注使Bcl-2的表达在早期明显升高;而中晚期Bcl-2的表达无显著变化;缺血再灌注对TGF-β1 和Bcl-2表达的影响可能与形态学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胃MALT淋巴瘤浸润子宫肌瘤病理及DNA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翔  李详周 《浙江肿瘤》1999,5(2):87-88
(目的)对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浸润子宫平滑肌瘤临床病理,DNA倍体进行研究。(方法)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疫组化染色,并对Feugeh染色切片用细胞影像仪对瘤细胞的DNA倍体进行测定。(结果)胃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平滑肌瘤内均中弥散多量密集成片的中心细胞样瘤细胞浸润。胃,胃大弯淋巴瘤细胞DNA质量分布呈单个主峰,瘤细胞DNA呈非整倍体,子宫肌瘤细胞DNA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极为罕见,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到1985年止国外仅见12例报告。我院遇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3岁,因妊娠7个月,右  相似文献   
15.
童雪君  吕翔  杨帆 《卫生软科学》2023,(12):69-71+84
[目的]分析DIP付费清算中高倍率病例特征,并提出管理建议。[方法]以某三甲综合医院DIP付费清算结果为数据来源,采用Z检验和卡方检验,从诊疗难易程度、病例入组问题、医疗费用结构指标3个维度分析高倍率病例和正常倍率病例的差异。[结果]2023年2-6月样本医院高倍率病例为1367例,占全部DIP结算病例的4.72%,前5名病种中,仅第5位为手术病种。编码错误导致的高倍率病例占20.6%。在诊疗难易程度、病例入组问题、医疗费用结构指标3个维度12个指标中,除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外,高倍率病例与正常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诊疗难度大、偏码错误率高、费用结构不合理的病例更易成为高倍率病例。要重视病案首页质量、加强诊疗行为监管、专科差异发展、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完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6.
富于T细胞性的B细胞淋巴瘤(T-Cell-Rich B-Cell Lymphoma)较罕见,国外已有报道,国内尚未见报道。该型淋巴瘤较易误诊为T细胞性淋巴瘤、何杰金病和淋巴结炎。本院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28岁。1989年6月因右腋部疼痛而发现肿块,自觉消瘦。查体:两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以右侧明显,约10×10×8(cm~3),肝、脾及其它部位淋巴结不肿大。外周血未见异常。当时在外院活检诊断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穿刺涂片为淋巴细胞及嗜酸细胞,诊断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17.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唯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病因治疗的治疗方法[1],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变应性鼻炎及哮喘的治疗,多项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已证实免疫治疗的疗效[2-4]。但是变应原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致死性的不良反应。本院自2011年7月成立儿童脱敏中心开展 SIT 疗法以来,至2014年4月已经有39例进行脱敏治疗,现对 SIT 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今后治疗过程中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外科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患者的诊治情况。采用简单而短时间的手术充分清理和引流损伤局部及感染灶,彻底分流胆汁、胃肠液和胰液,控制胰酶的激活。结果29例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患者均放置双套管引流,术后均给予营养支持及抑制胰腺分泌治疗。手术时间为(224.8±52.8)min,出血量为(82.6±59.4)mL,排气时间为(3.4±1.2)d,住院时间为(15.3±8.9) d,感染死亡1例(2.9%)。结论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是手术中发生的医源性损伤,术中易漏诊,应根据术中损伤的单纯性或复合性及术后发现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穆红  吕翔 《现代医学》2013,(2):144-147
涎腺的基底细胞腺瘤(BCA)与腺样囊性癌(ACC)分别为一种发生于涎腺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及一种明显恶性的高度侵袭性癌,二者虽然在生物学行为及患者的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但其瘤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却十分相似,在两种肿瘤中均含有导管上皮细胞及肌上皮细胞。因此,二者的鉴别诊断常十分困难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本文中作者着重对BCA及A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BC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等进行探讨。方法对4例腮腺BCA标本做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并对石蜡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4例患者中有3例为典型的BCA,肿瘤主要由两种瘤细胞所构成,最显著的特点为基底细胞样瘤细胞在瘤细胞巢、条索及团块的周围呈栅栏状排列。1例为膜性BCA伴恶性变,特点为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及多形性,在瘤细胞巢、条索及团块内及其周围有多量玻璃样变性的基底膜样物质围绕。结论本文对BC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起源、良恶性BCA的诊断标准等进行了探讨。BCA应与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肌上皮瘤及多形性腺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