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产地牵牛子生品及炒制品中咖啡酸含量,探讨产地和炮制方法对牵牛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牵牛子生品及炒制品中咖啡酸的含量。色谱柱:Shim-pack ODS(4.6 mm×150 mm,5 μm);柱温:30 ℃;流动相:乙腈-0.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5 nm。结果 河南产牵牛子咖啡酸含量最高,山西产牵牛子咖啡酸含量最低,其他产地牵牛子咖啡酸含量居中,牵牛子炒制品较生品中咖啡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不同产地牵牛子咖啡酸含量不同,炮制后,咖啡酸含量降低,咖啡酸可作为牵牛子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HIV-1感染者体内自然杀伤T细胞和免疫抑制性T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治疗后HIV-1感染体内自然杀伤T(NKT)细胞和免疫抑制性T细胞的变化。方法15例HIV-1感染。在治疗前后,定期采集外周血,并分离外周血血浆及单个核细胞,进行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治疗后NK 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免疫抑制性T细胞数量降低。结论:HARRT治疗不仅提高了CD4 T细胞的数量,而且具有增加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及与辐射剂量相关的指标进行监测,为改善患者的辐射防护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60例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数据采集,按手术类别分成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及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后继续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两组,采用TLD个人剂量计照射野矩阵测量法,检测患者荧光照射时间、入射皮肤剂量(ESD)、最高皮肤剂量(PSD)、剂量-面积乘积(DAP)等指标.结果 荧光照射时间范围为1.0~44.7min;ESD范围为2.6~283.5mGy;PSD范围为8.6~1 156.9mGv,剂量-面积乘积(DAP)范围为1.5~170.1 Gv·cm2,有效剂量(ED)范围为0.2~23.8 mSv.照射野沿途剂量范围为0.1~371.6 mGy.CA+PTCA组的荧光照射时间、入射皮肤剂量(ESD)、最高皮肤剂量(PSD)、剂量-面积乘积(DAP)与有效剂量(ED)都大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动脉穿刺方式的荧光照射时间、ESD、PSD、DAP与有效剂量ED及照射野沿途剂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血管病放射性介入操作时,对患者的辐射防护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15.
黄芩苷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及黏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对白念珠菌黏附人口腔上皮细胞及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00,50,10 mg·L-1黄芩苷分别与白念珠菌悬液、白念珠菌与口腔上皮细胞混合液、白念珠菌与阴道上皮细胞混合液共同孵育,显微镜下计数芽管形成率、白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及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百分率.结果:100,50,10 mg·L-1黄芩苷均能抑制白念珠菌芽管形成及对口腔上皮细胞和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白念珠菌标准株与临床株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芩苷对体外白念珠菌的芽管形成及黏附性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冯鑫 《天津药学》2009,21(1):63-68
缓控释药物释放系统(DDS)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以各种骨修复材料为载体的药物缓控释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将DDS植人生物体内骨骼后,载体所承载的药物能够持续、稳定、高效地缓慢释放,达到修复骨缺损和药物治疗的双重目的。在治疗骨髓炎、骨肿瘤、骨结核、骨折、骨不连和人工关节置换等领域,缓控释药物载体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在骨科治疗中使用的载体可分为非生物降解型缓控释药物载体和可生物降解型缓控释药物载体。此外,为弥补某些单一材料的缺陷,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复合型材料逐渐成为骨科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消肿接骨贴中芍药苷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测定。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12∶88);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124 8~1.248 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值为1.73%(n=6)。结论 本研究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消肿接骨贴中芍药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胸腹平架固定装置的体侧与上举两种体位方式放疗时,肺癌、食管癌锁骨上区摆位误差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1年在本中心行三维放疗的Ⅰ-Ⅳ期肺癌和食管癌患者资料,比较两种体位方式(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即体侧组和双臂交叉抱肘置于额前即上举组)的摆位误差。结果 共纳入 56例患者,其中体侧组 31例(55%),上举组 25例(45%)。全组共进行了424次CBCT验证,两组整体摆位误差在X、Y、Z方向上相近(均 P>0.05)。体侧组胸锁关节摆位误差在XRZ方向上显著小于上举组[(0.163±0.120) cm∶(0.209±0.152) cm,P=0.033和0.715°±0.628°∶0.910°±0.753°,P=0.011]。体侧组肩锁关节摆位误差在YZRZ方向上显著小于上举组[(0.233±0.135) cm∶(0.284±0.193) cm,P=0.033和(0.202±0.140) cm∶(0.252±0.173) cm,P=0.005及0.671°±0.639°∶0.885°±0.822°,P=0.023]。体侧组在胸锁关节的X (0.45cm∶0.54cm)、Y (0.54cm∶0.65cm)方向以及肩锁关节的Y (0.59cm∶0.78cm)、Z (0.53cm∶0.72cm)方向需要的靶区外放范围更小。结论 对于需要行锁骨上区照射的肺癌和食管癌患者,体侧组较上举组的摆位误差和靶区外放范围更小。临床上需要综合考虑放疗精确性和肢体额外照射,选择合适的体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筋定痛胶囊中红花药材的鉴别及血竭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红花药材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竭中血竭素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且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血竭素峰形好,分离度符合要求,血竭素在0.0874—0.72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4%,RSD=1.0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舒筋定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沙棘酚类特征成分含量测定及其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应用关联分析评价模式,以有效、精准地评价沙棘药材质量。方法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法(HPLC-PDA)对11批沙棘药材中的酚类特征成分(原儿茶酸、鞣花酸、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进行含量测定,建立沙棘酚类特征图谱,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梳理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1批沙棘药材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成分原儿茶酸、鞣花酸、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及酚酸类(以原儿茶酸表征)、黄酮类(以水仙苷表征)的含量和峰面积分别对11批沙棘药材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药材对11批沙棘药材质与量的表征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原儿茶酸、鞣花酸、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等特征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以批号7为基准药材,在沙棘酚类特征图谱中共含有18个特征峰,其中酚酸类成分特征峰3个,黄酮类成分特征峰15个,11批药材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8个特征峰。采用质量表征关联分析与评价模式,得出批号8、7、10、4、5、11、1特征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批号6、2、3、1、11与基准药材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11、8、6、7优良度居前。结论建立的沙棘酚类特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构建的沙棘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用于分析沙棘药材质量与应用有效性,可有效精准地评价沙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