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徐铃燕  谢远平  康倩  刘葭  孙铭忆  吴清 《中草药》2017,48(19):3961-3969
目的采用单纯形网格法优化中药不同油水分配系数(log P值)多成分微乳给药系统,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饱和溶解度法筛选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油相,并以蛇床子素、川芎嗪、阿魏酸、葛根素及京尼平苷为模型药代表中药复杂成分,在伪三元相图的基础上,应用单纯形网格法优化中药不同油水分配系数多成分微乳,以外观、粒径及多分散指数(PDI)为评价指标,通过Design Expert 8.06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和模型构建,响应面数据分析优化和验证最佳处方组成。通过对微乳外观、稳定性及其粒径、Zeta电位等的测定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优化得到的最佳处方为油酸-Labrasol-丙二醇-水(5.303∶29.336∶7.334∶58.027),所形成的微乳外观澄清透明,流动性好,呈淡黄色,平均粒径为(118.77±3.37)nm,PDI为0.282±0.020,Zeta电位为(0.346±0.050)m V,稳定性良好。结论优化之后的中药不同油水分配系数多成分微乳性质稳定,载药量高;制备并优化了适宜于不同logP值(-1.01~3.85)成分的微乳载体,为此范围内的多成分中药提供可行的微乳载体,简化其前期微乳处方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实验研究显示:蛇床子素对多种肿瘤具有显著性抑制活性。综述蛇床子素在动物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以及与抗肿瘤有关的其他活性的实验性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深入研究蛇床子素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新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长春七滴丸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常规方法制备滴丸,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蛇床子素含量。结果:制得的滴丸大小均匀、圆整光滑、硬度适中。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蛇床子素含量在0.202~2.4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1.33%)。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肾性高血压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用蛇床子素(10mg/kg和20mg/kg)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血压、心质量指数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血糖及血和心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用光镜检查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蛇床子素可降低心肌肥厚大鼠的血压、心质量指数、心肌MDA含量和血及心肌FFA含量,尤其是大剂量组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P〈0.01),同时蛇床子素也能明显升高心肌SOD和GSH-P含量及血糖水平(P〈0.05或P〈0.01)。光镜检查结果显示蛇床子素组大鼠心肌肥厚程度减轻。结论蛇床子素能治疗肾陛高血压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其主要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妇炎洗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蛇床子、苦参、虎杖、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蛇床子素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蛇床子、苦参、虎杖、黄柏;蛇床子素进样量在4.9~29.4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7.08%,RSD为1.6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妇炎洗液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素滴丸制备工艺及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确立蛇床子素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并对其进行溶出度考察。方法:以滴丸的外观、圆整度、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作为评价指标对蛇床子素与基质的配比、滴制的温度、滴距、滴速进行考察,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上述因素进行优选。结果:在基质PEG3000∶PEG6000为6∶1,基质与蛇床子素的配比为6∶1,滴制温度为60℃,滴速为12d·min-1,滴距为20cm时,滴丸成型性最好。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评价指标可靠、合理,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所得滴丸溶出度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清炎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蛇床子素为对照品,甲苯-乙酸乙酯(30∶1)为展开剂对其中的蛇床子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以苦参碱为对照品,甲苯-乙酸乙酯-丙酮-浓氨试液(2∶4∶3∶0.2)为展开剂对其中的苦参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蛇床子中蛇床子素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蛇床子素在4.75~23.75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0.0131A-0.322(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5.26%,RSD为1.5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甘草酸配伍蛇床子素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影响,初步探讨组分配伍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力平之)组、蛇床子素组(Ost)、甘草酸组(GL)、蛇床子素与甘草酸配伍高、中、低剂量组。治疗组从实验第5周起,分别给予药物灌胃:阳性药组ig力平之20mg/(kg·d),蛇床子素组10mg/(kg·d)ig,甘草酸组22.5mg/(kg·d)ig,配伍低剂量组为ig蛇床子素5mg/(kg·d)和甘草酸11.25mg/(kg·d),配伍中剂量组为ig蛇床子素10mg/(kg·d)和甘草酸22.5mg/(kg·d),配伍高剂量组为ig蛇床子素20mg/(kg·d)和甘草酸45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6周。末次给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光镜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同时分别测定大鼠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及肝组织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PPAR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肝组织病理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甘草酸配伍蛇床子素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和AKP水平(P0.05);大鼠肝组织药理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配伍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伍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TG和TC含量(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各治疗组PPARα蛋白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不同程度上调,而配伍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肝组织中PPARα蛋白水平表达量显著上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草酸与蛇床子素合理的组分配伍能协同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可能通过配伍改善肝脏功能、调节脂肪代谢、抗脂质氧化作用和增加PPARα蛋白的表达,促使损伤的肝组织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微乳止痒及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磷酸组织胺诱发豚鼠局部瘙痒、4-氨基吡啶(4-AP)诱发小鼠皮肤瘙痒及对二硝基氯苯丙(DNCB)酮溶液诱发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的实验动物模型,以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微乳局部外用,观察其对磷酸组织胺、4-AP致痒反应的影响和对DNCB丙酮溶液诱发迟发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蛇床子素微乳局部外用可显著提高磷酸组织胺对豚鼠的致痒阈;显著抑制由4-AP所引起的小鼠皮肤瘙痒反应;显著抑制DNCB诱发的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结论:蛇床子素微乳局部外用具有良好的止痒作用和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3种不同的环糊精[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对蛇床子素进行包合,比较不同环糊精的包合物对蛇床子素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差示量热分析(DSC)法来表征不同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HPLC法测定包合物中蛇床子素的量及其溶解度;HPLC-MS/MS法测定不同环糊精包合前后,蛇床子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 经IR、SEM、DSC法表明3种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经包合后蛇床子素溶解度显著提高,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β-CD、M-β-CD、HP-β-CD制备的蛇床子素包合物均能显著提高蛇床子素体外溶解度,并能提高其在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