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45篇
  免费   4000篇
  国内免费   5049篇
耳鼻咽喉   264篇
儿科学   1177篇
妇产科学   528篇
基础医学   4163篇
口腔科学   1115篇
临床医学   17687篇
内科学   7362篇
皮肤病学   2014篇
神经病学   1573篇
特种医学   24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2篇
外科学   13193篇
综合类   25603篇
预防医学   10493篇
眼科学   1981篇
药学   11006篇
  80篇
中国医学   3206篇
肿瘤学   2093篇
  2024年   510篇
  2023年   1798篇
  2022年   1592篇
  2021年   1908篇
  2020年   1870篇
  2019年   1946篇
  2018年   1041篇
  2017年   1599篇
  2016年   2049篇
  2015年   2422篇
  2014年   3908篇
  2013年   4163篇
  2012年   5397篇
  2011年   6547篇
  2010年   5923篇
  2009年   5878篇
  2008年   6703篇
  2007年   6515篇
  2006年   6020篇
  2005年   6183篇
  2004年   5070篇
  2003年   4542篇
  2002年   3748篇
  2001年   3357篇
  2000年   2498篇
  1999年   1981篇
  1998年   1777篇
  1997年   1573篇
  1996年   1393篇
  1995年   1221篇
  1994年   1035篇
  1993年   684篇
  1992年   753篇
  1991年   721篇
  1990年   659篇
  1989年   643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十二指肠溃疡经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强效抑酸药物治疗,8周之内可有90%以上的溃疡获得治愈。但在此后不作维持治疗的情况下,于1年之后会有60%-90%出现复发,因而目前普遍推行长期的抗溃疡治疗。现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除菌治疗可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一组经双盲多中心协作研究(497例)的除菌治疗成功后1年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4%和6.8%。Miwa(2004)最近报告一组4940例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的复发率更低,胃溃疡为2.3%/年,十二指肠溃疡为1.6%/年,并指出胃溃疡复发例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服用者、吸烟者和饮酒者为多,提示较之十二指肠溃疡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还有报道称对活动期(开放性)溃疡的治疗,采取联用Hp除菌的治疗方案可以提升溃疡治愈率,更有称单纯除菌治疗的胃溃疡治愈率与已往的抑酸药治疗效果无异,可见Hp除菌治疗的实用价值之大。  相似文献   
62.
2003-2005年,我们采用早期积极处理创面、清除焦痂及植皮等方法修复手部深度烧伤30例,均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特性及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hMSCs移植特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方法鉴定hMSCs表面HLA-ABC、HLA-DR、CD80、CD86分子;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含量;RT-PCR检测HLA-ABC、HLA-DRmRNA基因片断;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试验及 CCK-8比色法规察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DNA复合物导入hMSCs进行大鼠脑内移植,观察hMSCs在脑内的存活情况。结果 hMSCs表面少量表达HLA-ABC分子,不表达 HLA-DR、CD80、CD86分子;有少量HLA-ABC mRNA基因片断存在,未发现HLA-DR mRNA基因片断;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试验没有发现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大鼠脑内移植hMSCs一个月后仍可见有细胞存活。结论 hMSCs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3组:脊髓半切+hUCMSC组(n=30)、脊髓半切+PBS组(n=30)和假手术组(n=10)。脊髓半切+hUCMSC组和PBS组又分为头侧注射、尾侧注射和头尾两侧注射三个亚组。移植后1、7、14、21、28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移植到脊髓的hUCMSC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半切损害后,hUCMSC组动物较PBS组有明显的神经功能恢复。植入后28d在宿主脊髓中存活的hUCMSC细胞MABl281(mouse antiuman nuclei monoclonal antibody)染色阳性,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显示MABl28l阳性细胞亦分别有NSE或GFAP表达并向损伤部位迁移,hUCMSC来源的GFAP阳性细胞可见明显的树突生长。结论 hUCMSC移植到宿主损伤脊髓后可以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向神经元样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且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hUCMSC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干细胞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5.
随着技术的进步,肝脏移植数量逐年上升,受体生存期明显延长。与此同时,减少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提高受体生存质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骨病是肝脏移植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由于骨量丢失而继发骨折、骨痛以及股骨头坏死等。  相似文献   
66.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的流行越来越广,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其代表菌种。收集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近1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共543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菌株初筛和确证试验,以了解该院产ESBLs菌的流行、分布状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华东某省进京人群的流脑带菌情况。方法培养法,挑菌落典型,做革兰染色镜检符合,血清凝集符合,即定为流脑菌。结果咽拭子1010份,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株54株,带菌率为5.3%。其中主要为B群40株,占74.07%,C群5株,占9、27%,A群3株,占5.56%,1892型2株,占3.70%,1811型1486型1916型319型各1株,分别占1.85%;男性606人,阳性42人,带菌率4.13%;女性404人,阳性12人,带菌率1.17%,有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之间的带菌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流脑带菌以B群为主,呈现多型性。外来人口的带菌者增加了流脑在本市的传播机会。所以加强流动人口疫情管坪.控制该人群疫情的发牛、荨延.成为今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8.
我们在既往的研究中 ,为探讨肝癌裸鼠移植瘤细胞DNA合成与端粒酶表达的生物节律 ,在时辰同步化裸鼠中构建了肝癌细胞SMMC 772 1裸鼠移植瘤。继续在程控光照条件下饲养 ,于光照后 3,6 ,9,1 2 ,1 5 ,1 8,2 1小时取样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时期细胞DNA含量 ,细胞周期分布及端粒酶活性水平。结果 ,肝癌裸鼠移植瘤细胞DNA合成随昼夜节律变化 ,且伴随端粒酶活性的同步节律变化 ,均在光照后 2 1小时达高峰 ,光照后 9小时处于低谷 ;节律周期呈余弦分布。表明 ,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与端粒酶活性表达在静止相达高峰 ,为制定肿瘤时辰化疗方案提…  相似文献   
69.
(足母)趾系列皮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Morrison等首先为1例拇指皮肤套状撕脱伤者,选用[足母]趾甲皮瓣移植施行拇指再造获得成功,为拇指皮肤套状撕脱伤的治疗开拓了新的方法。我们在临床应用[足母]趾甲皮瓣施行拇指再造与修复中获得较大的启发,根据[足母]趾的应用解剖,拓宽了对[足母]趾甲皮瓣的认识,从而开发出[足母]趾系列皮瓣。皮瓣切取范围:第一跖骨远1/3以远除保留[足母]趾胫侧舌状瓣外[足母]趾任何部位的组织。皮瓣切取后不仅保留原[足母]趾外形,长度与功能,为手指部分皮肤及复合组织等缺损的修复与重建,取得了满意的专科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0.
同种异体大鼠子宫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女性不孕症患者中,约8%是子宫性不孕。目前,子宫移植是治疗子宫性不孕的唯一可行方法。Fageeh等曾尝试进行临床子宫移植,但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关于子宫移植的诸多基础性研究尚未开展,其中包括子宫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现象和机制。本研究在我们已成功建立同种异体子宫异位移植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同种异体大鼠子宫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过程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