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7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941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21篇
  2篇
中国医学   154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中医学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该句话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出现过2次。历代医家在注释时,多认为两处是同一含义,而忽视了语境的因素,其释义缺乏对于前后文的呼应,更象是对原义的引申与阐发。结合语境探讨分析这一句的原义,在《阴阳应象大论》中,应当与后文"阳化气,阴成形"连在一起共同作为对前文"阴静阳躁"特性的进一步阐述。而在《天元纪大论》中,只是借用来解释天地构成的区别。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大鼠的急性毒理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受试组大鼠以益肾通络方汤剂最大浓度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灌服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14d;观察大鼠死亡数及益肾通络方对大鼠的体质量和脏器的影响。结果:大鼠无死亡现象,益肾通络方对肝、脾、肾、胃、肠、心、肺等主要脏器无明显影响;未测出LD50;其最大给药量为150g/kg体质量,相当于临床剂量的64倍,未出现异常的毒性反应.,结论:益肾通络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舒心饮联合西药对经冠脉造影明确的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血脂水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经冠脉造影明确证实为气阴两虚型的冠心病心绞痛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25例和治疗组(舒心饮+常规西药)25例.观察十周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证候、血脂、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于心绞痛及中医证候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总胆固醇(TC)、白介素-6(IL-6)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心饮联合西药治疗能够减轻和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中医证候,效果优于单用西药,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解酒护肝方对不同体质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虚模型组、阳虚预防给药组(温低组、温高组、寒低组、寒高组)、阴虚模型组、阴虚预防给药组(寒低组、寒高组、温低组、温高组)等11组,除正常组外,阳虚组采用30 mg/kg肌注氢化可的松,阴虚组采用甲状腺素水溶液25 mg/kg分别建立阳虚模型、阴虚模型,造模完成后针对体质预防给药,分高、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4.15,0.83 g/kg),1小时后灌胃0.009 mL/g 56度红星二锅头,持续灌注5周后测定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与预防给药组的AST、ALT及AST/ALT比值均增高,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P<0.05);违背体质用药的高剂量组血清AST、ALT增高明显(P<0.05);符合体质用药的高剂量组血清AST、ALT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体质的解酒护肝方能有效预防大鼠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995.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属中医"癥瘕"、"肠蕈"、"腹痛"等范畴。本文主要从中医入手,着重论述卵巢癌的病因病机与"肾阳虚衰,血瘀于胞"密切相关,而理冲生髓饮的建立正是基于"肾阳虚衰,血瘀于胞"。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单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7例、对照组38例。髋部骨折手术后,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每天1次,服用6个月,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中药组在对照组用药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口服强骨饮进行治疗,强骨饮每天2次,服用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测定2组患者的骨密度、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血清含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57±0.067)g·cm-2,(0.753±0.065)g·cm-2,t=0.297,P=0.767];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均增大,中药组骨密度的增加值大于对照组[(0.018±0.025)g·cm-2,(0.005±0.027)g·cm-2,t=2.078,P=0.041]。治疗前2组患者的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血清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6.27±9.35)ng·m L-1,(43.73±9.39)ng·m L-1,t=1.175,P=0.244;(0.577±0.236)ng·m L-1,(0.550±0.206)ng·m L-1,t=0.530,P=0.598];治疗6个月后中药组患者的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血清含量均小于对照组[(35.16±6.76)ng·m L-1,(46.61±9.04)ng·m L-1,t=6.198,P=0.000;(0.304±0.078)ng·m L-1,(0.422±0.180)ng·m L-1,t=3.744,P=0.000]。结论:益气温经法可通过降低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的血清含量,抑制骨骼的高转换状态,提高骨量,达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阳中求阴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中药方中加桂枝6 g、炮姜10 g。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红细胞沉降率、唾液流率、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改善明显(P<0.05),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下降(P<0.05),唾液流率升高(P<0.05)。结论阳中求阴法可明显改善干燥综合征中医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8.
"酸甘化阴"是药味合化反应的主要形式之一,起源于《内经》,应用于《伤寒论》,发展、概括于金元时期的成无己,提出于明清时期的缪希雍和吴鞠通。"酸甘化阴"的实质不应仅仅停留在补益阴液、生津润燥上,还应包括酸甘补阴、酸甘固涩、酸甘缓急。酸甘药物主要分布于清热、止血、安神、补虚、收敛等章节;酸甘方主要见于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治风剂等章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高血压阴虚体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杭州市某社区高血压阴虚体质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干预组采用耳穴贴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干预时间为12周。于干预前、干预后12周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周后,干预组患者SF-36中8个维度得分除机体疼痛和活力维度外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耳穴贴压有助于提高高血压阴虚体质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简便可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对本院1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80例;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80例)治疗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胆红素水平显著地小于对照组,疗效明显地好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经济方便,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