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7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5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74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7篇
  2篇
中国医学   130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61.
【目的】观察表里经配穴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表里经配穴电针组、抑制剂组;参照Longa法复制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表里经配穴电针组取表里经配穴的足三里、三阴交和尺泽、合谷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定各组大鼠不同时段神经行为, 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JNK表达。【结果】表里经配穴电针组、抑制剂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表里经配穴电针组和抑制剂组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各时段p-JNK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表里经配穴电针组、抑制剂组p-JNK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表里经配穴法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联合热敏灸对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加中药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疗法,观察2组患者腹泻、腹水及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改善情况。【结果】(1)腹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6.67%(P<0.05)。(2)腹水疗效:经彩超检查,治疗后2组的肝硬化腹水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肝功能作用:治疗后,2组TBIL、ALT、AST、ALB、PA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4)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3个月后随访,对照组腹泻治愈患者中复发5例,治疗组无复发病例。【结论】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联合热敏灸对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止泻迅速、应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并且有加速腹水消退、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总结近5年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方法 检索2008年1月-2013年6月发表的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疗效、临床操作、诊疗标准及作用机制角度进行探讨.结果 针灸治疗干眼症以眼周局部取穴为主,常用穴位有睛明、攒竹、太阳等,配穴以局部和远端取穴相结合为主,但诊疗标准缺乏统一,机制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 针灸通过刺激神经兴奋,促进泪腺、睑板腺主动分泌泪液,双向调节性激素水平等环节起到缓解眼部症状的功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电针神门、三阴交对失眠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并探索其配伍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配伍组、神门组和三阴交组,每组30例,并进一步筛选出37例焦虑状态患者(配伍组12例、神门组13例、三阴交组12例)和42例抑郁状态患者(配伍组14例、神门组14例、三阴交组14例)。配伍组、神门组、三阴交组分别予电针神门-三阴交、神门单穴及三阴交单穴,疏密波,频率5 Hz/25 Hz,治疗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5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各组患者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检测血清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ISI、SAS、SDS评分均降低(P<0.05),配伍组ISI评分低于神门组(P<0.05)。治疗后,3组失眠症焦虑状态患者ISI、SAS评分及血清DA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配伍组、神门组患者血清NE较治疗前下降(P<0.05);配伍组、神门组患者SAS评分、血清NE含量及配伍组ISI评分低...  相似文献   
65.
杨勇 《全科护理》2021,19(10):1372-137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U”形枕干预在老年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118例老年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穴位按摩结合“U”形枕干预。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3 d、7 d、14 d的体位舒适度进行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干预前、干预14 d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 d、7 d、14 d体位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14 d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紊乱、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实施穴位按摩结合“U”形枕干预可有效提升病人的舒适度,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不同刺激时间对雷公藤甲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EAS Ⅰ组(刺激20 min),TEAS Ⅱ组(刺激30 min)、TEAS Ⅲ组(刺激40 min),以雷公藤甲素灌胃法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TEAS各组刺激“足三里”穴,每日1次,连续5 d。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白介素- 10(interleukin- 10,IL- 10)、硫化氢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索排列紊乱,肝窦扩张,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坏死;各TEAS组肝脏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TNF- α含量明显升高(P<0.05),硫化氢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IL- 10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TEAS Ⅰ、Ⅱ、Ⅲ组大鼠血清AST、ALT含量和肝组织MDA、TNF- 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呈降低趋势(P>0.05),硫化氢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TEAS Ⅲ组与TEAS Ⅰ、Ⅱ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能减轻雷公藤甲素对肝组织的损伤,且较长时间(40 min)刺激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优化指压穴位刺激法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30例偏瘫患者,分别在仰卧伸膝0°位和屈膝90°位下指压偏瘫侧足三里、足临泣穴,对比刺激即刻3s、停止刺激后第一个3s、第二个3s、第三个3s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最大等长收缩的积分肌电值(iEMG)。 结果:①刺激前后比较:两种体位下,指压两个穴位,刺激即刻的iEMG明显高于刺激前(P<0.05),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呈逐渐下降趋势。②穴位间比较:两种体位下,均表现为指压足三里穴,胫前肌刺激即刻的iEMG、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均明显高于足临泣穴(P<0.05);指压足临泣穴,腓骨长、短肌刺激即刻的iEMG、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均明显高于足三里穴(P<0.05)。③体位间比较:仰卧屈膝90°位指压两个穴位,胫前肌刺激即刻、停止刺激后第一个3s的iEMG明显高于伸膝0°位(P<0.05);腓骨长、短肌刺激即刻的iEMG明显高于伸膝0°位(P<0.05)。 结论:①指压刺激偏瘫侧足三里、足临泣穴均可诱发偏瘫侧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收缩,且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良好。②指压足三里穴对诱发胫前肌收缩的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优于足临泣穴;指压足临泣穴对诱发腓骨长、短肌收缩的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优于足三里穴。③仰卧屈膝90°位,指压刺激足三里、足临泣穴对诱发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收缩的即刻效应明显优于伸膝0°位,延续效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25-128
平衡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后遗症,增加了患者跌倒的风险及患者的病痛和负担,延缓了康复的进程,影响功能的恢复。针刺治疗是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临床多以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为基础,多采用头皮针、体针、芒针等方法,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仍存在相应的局限性,缺乏现代学理论依据;本文从经络辨证和现代医学核心肌群理论出发,选取处于腰部核心肌群的夹脊穴,既可以通督脉、调摄膀胱经之背俞穴,入络脑室,从而达到整体治疗、调整阴阳的目的,又可以松解神经,进而缓解肌痉挛,降低肌张力,提高平衡功能。最后提出以针刺腰部夹脊穴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期待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116-119+125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全麻下对乳腺癌根治术中镇痛效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 年7 月~2020 年2 月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TEAS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TEAS 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 行TEAS(取穴为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予相同位置贴电极片,不予电刺激处理。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诱导后置入喉罩全麻。记录两组术中各时间点的MAP、HR 和脑电双频谱值(BIS)、拔管时间、术中麻醉用药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无差异。TEAS 组的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TEAS 组在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后即刻(T6)、拔管后3 min(T7)的MA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EAS 组在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后即刻(T6)的H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EAS 组的T1 时刻BIS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全麻可以增强乳腺癌根治术中镇痛效应,减轻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喘可治穴位注射对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 90例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喘可治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mC 和5-hm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喘可治穴位注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哮喘控制症状和肺功能,推测可能与调控机体DNA甲基化和羟甲基化,调节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