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70篇
  免费   5504篇
  国内免费   3201篇
耳鼻咽喉   296篇
儿科学   1372篇
妇产科学   770篇
基础医学   7872篇
口腔科学   1730篇
临床医学   4889篇
内科学   9147篇
皮肤病学   1874篇
神经病学   7082篇
特种医学   14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638篇
综合类   10249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5508篇
眼科学   620篇
药学   18893篇
  14篇
中国医学   7160篇
肿瘤学   2841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1050篇
  2022年   1401篇
  2021年   2477篇
  2020年   2313篇
  2019年   2028篇
  2018年   1973篇
  2017年   2292篇
  2016年   2530篇
  2015年   2650篇
  2014年   4685篇
  2013年   5572篇
  2012年   4561篇
  2011年   4927篇
  2010年   3749篇
  2009年   3555篇
  2008年   3711篇
  2007年   3721篇
  2006年   3296篇
  2005年   2934篇
  2004年   2594篇
  2003年   2233篇
  2002年   1862篇
  2001年   1616篇
  2000年   1426篇
  1999年   1267篇
  1998年   1192篇
  1997年   1134篇
  1996年   1087篇
  1995年   1017篇
  1994年   908篇
  1993年   761篇
  1992年   765篇
  1991年   705篇
  1990年   688篇
  1989年   656篇
  1988年   597篇
  1987年   537篇
  1986年   543篇
  1985年   823篇
  1984年   770篇
  1983年   570篇
  1982年   568篇
  1981年   526篇
  1980年   490篇
  1979年   336篇
  1978年   253篇
  1977年   215篇
  1976年   176篇
  1975年   1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观察新肝炎病毒TTV在各类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基因分型 ,在日本株TTVORF1保守区合成了特异性引物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两次扩增血清TTVDNA ,对各类人群中TTVDNA分别进行了分子克隆和部分基因测序 ,并与日本报道的TTVDNA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显示 :从非甲 戊型和非庚型肝炎病人、血清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正常献血员、静脉内吸毒者和女性性乱者中 ,分别获得的 6份TTVDNA克隆 ,其基因序列与日本株TTVORF1部分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7%~ 99% ,均属于TTVla型。提示 :我国各类高危人群感染TTV以la型为主 ;TTV基因型与疾病发生和传播方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9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的 15种氨基酸 ,同时测定脑梗塞体积 ,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表明 :脑梗塞组天冬氨酸、谷氨酸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 ;γ 氨基丁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此外 ,丙氨酸和亮氨酸较对照组亦明显升高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天冬氨酸、谷氨酸水平与脑梗塞体积呈正相关 (分别r天 =0 .5 6 ,P <0 .0 5 ;r谷 =0 .5 2 ,P <0 .0 5 ) ;所有氨基酸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不明显。本文结果提示 ,兴奋性氨基酸在脑梗塞中参与了神经损害作用 ,而抑制性氨基酸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人参二醇皂甙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皂甙(PDS)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部分结扎带迷走神经的颈总动脉制备急性脑缺血模型,记录6h内的卒中指数,12h内的死亡率。于缺血90min时断头取脑,测定脑组织中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PDS缺血前30min ip能降低卒中指数,减少死亡率,PDS尚能降低缺血脑组织中LA和MDA含量,提高LDH和SOD活性。结论:PDS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轻组织酸中毒,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及家兔生存情况的影响,以探讨NGF对脑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方法,测量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脑脊液中的氨基酸,特别是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并观察实验动物生存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EAA)明显增加(P<0.01);而外源性NGF可使上述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和P<0.01),结论:外源性NGF可能过血脑屏障,抑制脑内EAA过度释放,改善缺血再灌注对脑的损害,保护脑细胞,提高动物生存率,在临床脑复苏中有一定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了解结核病医院中住院病人的耐药及多耐药结核病 ( MDR-TB)流行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耐药率为 3 0 .71 % ,MDR-TB发病率为1 1 .68% ,初始 MDR-TB为 2 .55% ,继发 MDR-TB为 9.1 3 % ,MDR-TB死亡率为 9.4 8%。结论 耐药及MDR-TB发病率逐年增加 ,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6.
胆红素脑病模型豚鼠EAA神经递质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红素神经毒性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神经递质变化。方法 制作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基础上在体脑内微透析,提取神经突触间细胞外液,HPCL检测分析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结果 胆红素毒性脑组织细胞外Gly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Asp,Glu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胆红素神经毒性NMDA受体活性变化机制涉及Gly细胞外堆积,提高NMDA 体对NAA神经递质A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谷氨酸NMDA受体在介导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ABR)中的作用。方法: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大鼠RVLM双侧各微注射0.1μ1的50mol/L,氯胺酮,观察动脉血压,心率以及ABR的变化。结果:双侧RVLM内微注射氯胺酮后动脉血压和心率明显下降(P〈0.05),同时能部分或完全阻断ABR(P〈0.05)。结论:谷氨酸NMDA受体在维持交感心血管活动的紧张性兴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获取有重要生物功能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受体5(human monocyte chemotactic receptor 5,huCCR5)。方法:从人PBMC中提取总RNA和poly(A)^+RNA,而后经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再以PCR扩增出huCCR5 cDNA并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cDNA3.0的BamHⅠ和HindⅢ位点,转化大肠杆菌TG-1,挑取克隆,酶切鉴定,序列分析。结果:克隆出长度为1056bp,编码352个氨基酸的huCCR5 cDNA。并分析证明与该基因超家族氨基酸有80%同源性,与国外发表资料比较有3个碱基突变。结论:克隆出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5受体,为今后基础研究提供了较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999.
太白檧木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太白Song木根皮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并就测定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但不精确;薄层扫描法影响因素多,数据稳定性差;HPLC法针对单一成分测定,数据稳定,可信度高。结论:不同方法所得结果差异很大,RP-HPLC法为太白Song木中齐墩果酸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基因芯片对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用基因芯片研究 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反应基因 (imm ediate early response gene,ERG)。方法 :以包含 40 96条人类基因的 DNA芯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受代谢增强剂 PMA(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激活后早期的基因表达谱 ,并从中筛查出 ERG。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受 PMA作用 6 h后 ,17条基因上调 ,11条下调。数据处理聚类分析表明 17条上调基因中多数 (13/ 17)属蛋白质磷酸酶和转录调控因子基因 ,而下调基因中多数 (9/ 11)为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结论 :证明PMA激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主要是转录调控因子和蛋白质磷酸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