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61.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i)和胆红素在巨幼细胞贫血(M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itachi-7170/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随机配套试剂、标准程序进行检测,空腹测定MA及MDS患者血清LDH、HBDH、LDH-i及胆红素;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2例MA患者8,3.1%表现不同程度黄疸,以间接胆红素(IBIL)增高为主7,9.5%伴LDH、HBDH和LDH-i增高,多数增高达3~10倍;MDS患者血清LDH、HBDH、LDH-i及胆红素基本处于正常范围,且显著低于MA患者(P〈0.01)。MA患者组LDH和HBDH均与总胆红素(TBIL)及IBIL呈显著正相关(P﹤0.05)。LDH-i与TBIL(r=0.59,P=0.096)和IBIL(r=0.60,P=0.091)无相关性,但LDH、HBDH和LDH-i的水平两两相关(P﹤0.01)。结论 MA患者血清LDH、HBDH、LDH-i和胆红素均明显高于MDS患者,MA患者LDH、HBDH、LDH-i与胆红素的增高与骨髓内原位溶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有关,因此,LDH、HBDH、LDH-i与胆红素的测定对于MA、MDS两者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付国田 《当代医学》2009,15(10):71-72
目的探讨干扰血清镁测试结果的相关试剂及解决方法。方法(1)临床血清标本和混合血清标本单独检测血清镁(Mg^++)与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四个项目中任一项后在测定血清镁(Mg^++)相比较;(2)混合血清分别加入生理盐水和CK、CK-MB、HDL-C、TG四种分析试剂1后测定Mg^++。结果单测Mg^++组与其他各组的结果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加入生理盐水组与其他各组的结果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测定CK或CK-MB、HDL-C、TG四个项目后再测定Mg^++结果明显高于单独测血清Mg^++结果,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63.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对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VMC、58例非病毒性心肌炎(NVMC)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血清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 mass)、肌红蛋白(MYO)]浓度和4种心肌酶活性.结果:入院当日VMC组cTnⅠ(0.41±0.19)μg/L、CK-MB mass(6.02±3.89)μg/L、MYO(102.33±41.42)μg/L,均明显比NVMC组和对照组高(P<0.01);联合检测cTnⅠ、CK-MB mass和MYO对VMC心肌损伤的诊断灵敏度(SE)、特异性(SP)、阳性预报值(PPV)、阴性预报值(NPV)和准确度(AC)分别为71.15%、96.30%、90.24%、87.39%和88.13%:SE和NPV与联合检测4种心肌酶相近(P>0.05),而SP、PPV和AC却明显比联合检测4种心肌酶高(P<0.01).结论:联合并动态检测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联合检测4种心肌酶能够为VMC心肌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转归判断提供更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指数(CI)]均显著更高,平均肺动脉压显著更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更显著(P<0.05),NT-proBNP,CK-MB,LDH水平均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90%和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心功能分级,降低NT-proBNP,CK-MB,LDH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5.
对 5 2例急性心肌硬死 (AMI)患者的不同时间的CK -MB和CRP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发现 ,AMI后 1 2hCK -MB与CRP的阳性率分别为 1 0 0 % ,44 2 % ;48h为 5 7 7% ,86 5 %。动态观察发现CK -MB和CRP的峰值分别出现在 1 2h和 48h。表明CRP对亚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优于CK -MB。  相似文献   
66.
采用乙酸纤维膜(涤沦基型)电泳法对CPK同功酶进行分离。所用缓冲液为Tris-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8,离子强度0.029M。电泳电压300V,时间10min。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强,更重要的是省时价廉,适合临床急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67.
经IEF,我国五地家蝇雌、雄成虫以及蛹、幼虫和卵蛋白质分别显带24、24、21、22和33条(南京);25、26、24、26和34条(长沙):23、27、28、29和34条(银川):25、27、24,31和36条(长春);26、31、27、31和38条(乌鲁木齐).酯酶同工酶分别显带11、13、10.8和7条(南京);16、11、19、16和4条(长沙);10、9、14、8和6条(银川);11、12、9、8和7条(长春);12、14、15、15和5条(乌鲁木齐).五地家蝇均以卵期蛋白质显带最多,酯酶同工酶显带最少.乌鲁木齐家蝇显带较其它家蝇多  相似文献   
68.
本文测定了26名维吾尔族正常成人及25名汉族正常成人血液中粒细胞的LDH总活力及其同工酶。其结果是:维吾尔族LDH总活力为2224.8±1232.0单位/10~(10)细胞,汉族LDH总活力为2949.3±1062.7单位/10~(10)细胞,两民族间无显著差异。其同工酶谱顺序为维吾尔族LDH_3>LDH_2>LDH_4>LDH_1>LDH_5>,而汉族为LDH_3>LDH_2>LDH_1>LDH_4>LDH_5。同时,我们还测定了11例汉族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血液中粒细胞的LDH及其同工酶谱,与正常人比较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69.
本文应用圆盘电泳对我国湖北谷城和浙江安吉两个地理株的周期型马来丝虫成虫的蛋白和七种酶进行了区带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个株的蛋白、GPI、PGM 和 PO 同工酶电泳型没有差异;而 MDH 的同工酶电泳型则不相同,出现了两种类型;G_6PD、EST 和 LDH 则没有区带出现。  相似文献   
70.
Background and hypothesi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whether cardiac troponin T test in rapid assay gives positive results in patients previously submitted to cardioversion or electrical defibrillation.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lasting no more than 2 days were treated with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The total creatine phosphokinase (CPK)-MB isoenzyme and troponin T in rapid assay were measured at baseline and at 6, 12, and 24 h thereafter. Results: Total CPK baseline levels were normal in all cases; within 4 h, the serum CPK levels increased by 98%, at 6 h by 111.5%, at 12h by 168%, and at 24 h by 225% (p<0.01). The CPK-MB isoenzyme showed no percentage increase of total CPK higher than 5%, measured at 6, 12, and 24h after the shock, independent of the number of attempts of cardioversion. The troponin T test was also negative in all cases at baseline and at 6, 12, and 24 h after cardioversion. Conclus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absence of elevations in CPK-MB levels and cardiac troponin T levels matched clinical and electrocardiographic results showing absence of myocardial damage after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