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9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367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642篇
口腔科学   134篇
临床医学   1756篇
内科学   798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395篇
特种医学   4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37篇
综合类   3196篇
预防医学   1593篇
眼科学   210篇
药学   1180篇
  22篇
中国医学   1701篇
肿瘤学   244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630篇
  2012年   937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958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651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自1990年~1999年4月,我科收治24例髌骨脱位病人,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用于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IGR)筛查与诊断的可行性,并预测其最佳的诊断截点值。方法将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共2 767例作为研究对象,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用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2h血糖进行分组,检测HbA1c,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寻找诊断最佳截点值。结果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健康、糖尿病及IGR人群的Hb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HbA1c结果呈上升趋势。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截点值为6.45%,而诊断IGR的最佳截点值为6.05%。结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可以尝试采用6.05%与6.45%分别作为HbA1c诊断IGR与糖尿病的截点值。  相似文献   
993.
何晋  谢秀梅  方叶青  陈晓彬  刘静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056-2058,2062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中两种类型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分化特征.[方法]采用6%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分离脐带血中单个核细胞,在含有VEGF和bFGF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形态学、免疫荧光、RT-PCR和流式细胞分析细胞的生长特点和生物学特征.[结果]贴壁细胞分成两种类型的细胞,早期内皮祖细胞和晚期内皮祖细胞;早期内皮祖细胞的形态从小的圆形细胞变成以集落为中心,周围呈发芽式向外生长的细胞群,晚期内皮祖细胞形成典型的"铺路石样".摄取DiI-acLDL及通过FITC-UEA-I染色初步鉴定内皮祖细胞.RT-PCR提示不同时间点内皮特异性基因表达变化,流式细胞分析不同时间点AC133、CD34、KDR的变化.[结论]在人的脐带血中获得两种类型的EPCs,为进一步研究EPCs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不同亚型帕金森病(PD)患者中是否存在parkin基因新的突变以及突变的分布,探讨parkin基因在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70例患者被分为早发性PD和晚发性PD,7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以提取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parkin基因的全部12个外显子,然后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电泳观察,对泳动异常者进行DNA序列测定,以确定外显子中突变的存在及其分布。结果70例患者中发现4例SSCP泳动异常,测序证实在1例早发性PD患者的外显子7中存在一个未曾报道过的新的点突变位点Gly284Arg。结论parkin基因点突变也是我国早发性PD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18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青少年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5~17岁,平均12.5岁。致伤原因:摔伤6例,扭伤4例,运动伤8例。伤后至就诊时间2 h~10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为阳性。膝关节疼痛10例,主诉不能伸直4例,伸膝无力4例。根据Meyer-McKeever分型标准,Ⅱ型12例,Ⅲ型6例。关节镜下,采用单枚外排锚钉结合Orthocord~?高强缝线,应用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术后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呈阴性。末次随访时,患侧Lysholm评分为(90.1±5.0)分,与健侧(93.1±6.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9,P=0.184)。患者未出现骨骺损伤闭合及患肢短缩畸形。结论关节镜下采用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对骺板损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好,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内植物,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96.
根据直肠脱垂的性质和程度,分别采用直肠粘膜下多点注射、双层注射加肛门环缩术,配合自拟中药“举陷场“和“固脱场“内服外用治疗直肠脱垂13例。结果:治愈12例,无效1例,治愈率92.3%,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7.
股静脉置管换药间隔时间与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红  魏娜  张亚荣  赵杰 《护理研究》2006,20(2):343-344
随着医学的发展,股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满足了重症病人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及使用多种抢救药物的需要,具有操作技术易被掌握,病人痛苦少、用药奏效快等优点。但股静脉穿刺置管易污染,其感染率比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高。因股静脉位置刚好在腹股沟处,卫生清洁方面较差,如大小便处理不当,导致穿刺点及导管污染而致感染。为了预防感染,国外对股静脉置管的使用情况及护理,特别是穿刺点的换药方法及换药间隔进行大量研究,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则较少,但就换药时间间隔方面国内尚没有统一标准。为了解不同时问问隔对导管感染率的影响,延长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更换时间。本研究针对不同的换药时间间隔对导管感染率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建立检测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Exon I5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方法,初步调查健康汉族人MBL基因5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情况,检测其血浆MBL含量,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MB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MBL基因点突变检测方法(即PCR-RFLP);用MBL Oligomer ELISA试剂盒测定出血浆MBL的浓度.结果 建立了特异、敏感的检测MBL基因5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方法,测得健康汉族人该基因突变频率为0.23;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1.99±1.51)mg/L;二者呈负相关(r=-0.62,P<0.001).结论 所建立的测定MBL的PCR-RFLP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且较为灵敏(最低检出量为160pgDNA)检出健康汉族人MBL的基因点突变频率与其血浆含量,且二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对我科32例颅内出血导致血肿形成的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术引流管的护理。结果 32例穿刺引流成功,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并发颅内感染或低颅压综合征。结论 护士掌握不同患者的引流方法和要求,让患者保持最佳的引流位置,经常检查和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认真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保持穿刺点局部清洁无菌,每天更换引流袋,为提高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引流成功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本市无偿献血者不同献血量的人口学特征及在不同献血点400 mL全血献血率之间的差异,为今后血液的采集,动员和献血点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采血地点、出车频率及献血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回顾分析2016年度成都地区全血献血者数据。结果 2016年174 231名献血者捐献了183 857袋全血,其中单次献血者164 605人,200 mL占1.89%,300 mL占41.76%,400 mL占56.35%。400 mL全血献血率固定献血点72.69%明显高于移动献血点35.10%(P0.01),郊县固定献血点79.75%明显高于市区67.77%(P0.01),固定献血点中献血车76.44%明显高于献血屋59.92%(P0.01),移动献血点中郊县400 mL全血献血率最高为71.69%(P0.01)。400 mL献血量献血者在性别,年龄段,职业,文化程度,献血频数和民族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6年度成都地区固定献血点共计46个,其中郊县共有20个街头献血点,出车603次,日均采集55人次(20 785 mL)。市区共有11个街头献血点,出车1 157次,日均采集42人次(15 567 mL)。郊县献血屋9个,开放353 d,日均采集19人次(6 769 mL),市区献血屋6个,开放1 520 d,日均采集10人次(3 395 mL)。移动采血点共计304个,累计出车714次。市区献血点开放天数超过郊县,但郊县献血点日采集量超过市区。结论成都地区400 mL全血献血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优先动员男性,年龄段在45—60岁,低学历,重复献血的易捐献400 mL的群体,提升400 mL献血率。对400 mL率高的献血点,多增加采血车次和延长工作时间。增加400 mL采集率,在不增加检验和成分制备工作量的同时,达到了既增加血液采集量又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