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01篇
  免费   4493篇
  国内免费   1019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209篇
妇产科学   115篇
基础医学   757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4576篇
内科学   2369篇
皮肤病学   110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11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3455篇
综合类   17002篇
预防医学   1915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4382篇
  49篇
中国医学   36387篇
肿瘤学   406篇
  2024年   813篇
  2023年   2705篇
  2022年   1950篇
  2021年   2763篇
  2020年   2175篇
  2019年   2128篇
  2018年   978篇
  2017年   1824篇
  2016年   1895篇
  2015年   2131篇
  2014年   3413篇
  2013年   3096篇
  2012年   3904篇
  2011年   4171篇
  2010年   3813篇
  2009年   3366篇
  2008年   3884篇
  2007年   3265篇
  2006年   2853篇
  2005年   2857篇
  2004年   2607篇
  2003年   2380篇
  2002年   2026篇
  2001年   1771篇
  2000年   1422篇
  1999年   1244篇
  1998年   1181篇
  1997年   957篇
  1996年   1020篇
  1995年   883篇
  1994年   698篇
  1993年   530篇
  1992年   489篇
  1991年   484篇
  1990年   428篇
  1989年   432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目前运用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很难诠释其多靶点、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整合调节作用。课题组提出的"证治代谢组学"假说理论指出,不同的证候存在"证相关代谢谱群"和"证相关生物标志物",这可能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所在,辨证论治后偏离的代谢网络功能呈现回归趋势。基于"证治代谢组学"假说开展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这将为阐释中药(单体/复方)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科学内涵及其对疾病个体的整合调节作用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冠心病为研究载体、气阴虚血瘀证为切入点、活血保心丸为干预措施,就该研究思路的内涵与总体模式、提出的背景与依据、实践的方式与可行性、创新与特色及其研究意义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分布,中医基本证型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用常规无菌咽拭子采集分离鉴定慢性咽炎患者咽部菌株,同时诊断归纳中医基本证型,利用数据挖掘软件分析咽部致病菌分布与中医基本证型的关系。结果慢性咽炎患者咽部致病菌共12种248株,以α-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副流感嗜血菌为主要致病菌,中医基本证型207种,以实热、痰证、肺阴虚为主要证型诊断,慢性咽炎患者实热证诊断和咽部α-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布存在一定关系,痰证诊断和咽部副流感嗜血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存在一定关系,气滞证诊断和咽部副流感嗜血菌分布存在一定关系。结论慢性咽炎患者中医证型诊断和咽部致病菌分布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3.
《伤寒论》乃经方之祖,而其中关于腹诊论述的条文达1/4以上,是临床选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临床实践中对于经方的使用,更应该注重腹诊。大陷胸汤出自《伤寒论》,乃峻下之剂,然今之医者,恐其太过峻猛,鲜有人使用此方,近年来相关报道也较少,但若处方用药恰当,则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指导经方临床应用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94.
95.
包权 《新中医》2020,52(17):107-110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胃肠型感冒风热犯表夹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清开灵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组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3 d。若体温≥38.5℃,给予布洛芬颗粒温水冲服。记录退热起效时间与解热时间,计算2组的退热率和解热率;治疗前后评定风热犯表夹滞证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均较对照组加快(P0.01)。治疗第1天,观察组退热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天和第3天,2组退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d,观察组的解热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鼻咽部症状、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的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胃肠型感冒风热犯表夹滞证可快速起退热效果,有显著的解热疗效,缩短了发热病程,并且对鼻咽部症状、全身症状和胃肠道症状均有显著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96.
安冬  梁永林  李璐  毛慧芳  吴玉泓 《新中医》2021,53(6):192-19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的炎症肠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1]。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药的介入,临床取得显著疗效。西医学认为疾病是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经过机体内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相互斗争,表现出的一系列功能。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三舒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莫沙必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三舒汤治疗,2周后,观察2组4 h胃排空率、空腹胃肠激素、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体疗效、不良反应、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4 h胃排空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浆胃泌素、胃动素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舒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动力,减少胃轻瘫的复发,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芪蛭活血通络饮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炎性指标、纤维化指标、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芪蛭活血通络饮,每日1剂,每次150 mL,每日2次,口服(吞咽困难者胃管给药),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hs-CPR、Hcy水平明显下降,TGF-β1、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44/47),对照组为74.47%(35/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9%(7/47),对照组为19.15%(9/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活血通络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99.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常见的血液性疾病之一,其病情反复发作。中医在治疗慢性障碍性贫血效果明显,本文立足脾肾二脏论治,以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根本的依据,讨论熟地黄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祛寒逐风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关节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疗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祛寒逐风合剂,每次50m L,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指数、中医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IL)-1β、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骨钙素、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对2组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42/47),对照组为74.47%(35/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压痛指数、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WOMAC评分、VAS评分、压痛指数、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VEGF、TRACP-5b水平明显下降,骨钙素、B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1β、IL-6、TNF-α、VEGF、TRACP-5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骨钙素、B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祛寒逐风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关节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