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72篇
预防医学   99篇
药学   523篇
  8篇
中国医学   90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5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点滴病毒唑,观察组静脉点滴热毒宁注射液,均治疗3 d;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治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治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治疗病毒性肠炎患儿能有效改善发热、腹泻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疗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患儿临床症状消除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3.
王豪 《家庭医药》2015,(2):48-49
马齿苋味酸,性寒,归大肠、肝、脾三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收缩子宫、抗氧化、延缓衰老和润肤美容、调血脂作用,常用于热毒血痢、瘤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瘰疬、便血、痔出血的治疗。现将临床常见疗效较好的数则验方介绍如下,患者酌情选用常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解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9例采用热毒宁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资料,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将同期采用炎琥宁粉针的61例患儿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46例在1~3 h退热,33例4~6 h退热;对照组22例在1~3 h退热,16例在6 h以上退热,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1.8%。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率为69.6%,对照组为40.9%,研究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可在短时间内退热,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均分为2组(n=41)。实验组应用阿奇霉素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参照组单独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参照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与热毒宁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中医认为,狼疮性肾炎发病以肾虚为本,热毒、瘀血为标,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采取辨证分型或分期辨证,证型常分为热毒内盛、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等型.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在改善患者自身症状、控制疾病活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今后应开展狼疮性肾炎的大样本量的中、远疗效研究,完善和统一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57.
杨志宽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04-1505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以足部、手部、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者皮疹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疾病,给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严重者还可导致儿童死亡。近几年来,随着中医辨证治疗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手足口病中医治疗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2014年4—11月我院收治的97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n=485)和B组(n=485),A组采用10 mg/kg利巴韦林+5%葡萄糖注射液治疗,B组采用0.7 ml/kg热毒宁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疗程3~7 d,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9.58%,A组总有效率为58.76%,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9.
《中国药房》2015,(20):2742-2744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应用热毒宁注射液的患者信息,对年龄、疗程、用药剂量、用药频度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应用热毒宁注射液的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10岁以下的儿童占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患者人群的36.10%;有47.54%的患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疗程在5 d以上;有14.99%的患者没有做到注射前冲洗输液管。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应规范其用法用量并细化药品说明书中3岁以下儿童的用药剂量,以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其治愈共3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为治愈2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143,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