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280篇
  2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目的:探讨浙江某地区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的(TOP20)药品结构特点及用药合理性。方法:根据某地区16家三级医院和9家二级医院2008年~2010年的用药数据,采用金额分析法和循证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25家医院TOP20购药金额三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胸腺肽、人血白蛋白、质子泵抑制剂位居前三;抗感染药物的药品个数最多,以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不过排名次序有所下降,抗感染药物占前20位购药总额比例历年依次为32.92%、27.88%和33%;氯化钠的用量逐年增加;2009年辅助用药有8个;抗肿瘤药的排名逐年上升。结论:抗感染药的临床使用需要有所规范;静脉输液的给药途径过多;TOP20的药品结构不尽合理;非一线治疗药数量偏多,胸腺肽、神经节苷脂、奥拉西坦的使用与循证医学要求不尽相符,临床用药的思路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脑梗死后遗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00mg静滴,1次/d;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g,1次/d,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SF-36测评.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F-36评分,各维度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在治疗脑梗塞引发记忆或者智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其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方面,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尼莫地平(片剂,20 mg/次,3次/d口服)治疗30 d。治疗组尼莫地平+奥拉西坦(胶囊,800 mg/次,3次/d口服)治疗30 d。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以及巴氏指数(BI)检查,结果经χ2检验量表分数测定,对照组与治疗组分数增加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引发记忆或者智能障碍,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拉西坦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10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奥拉西坦组34例,联合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安慰剂治疗,奥拉西坦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与低分子肝素钙,疗程为2个月。运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效果。结果 2个月后联合组MMSE和ADL评分值提高(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拉西坦可以显著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5.
张秋棉 《河北医药》2011,33(19):2986-2986
脑梗塞是神经内科的多发病,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多见的一种,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其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许多患者都留有智能或记忆障碍,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患者的康复。脑血管病智能与记忆障碍的防治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急迫。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患者收治脑梗死后智能或记忆障碍患者48例,使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正>奥拉西坦(oxiracetam)为吡拉西坦的类似物,是一种新型的γ-氨基丁酸衍生物,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的合成,提高大脑中腺苷三磷酸(ATP)与腺苷二磷酸(ADP)的比值,使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从而改善记忆障碍症患者的记忆和学习功能~[1]。临床主要用于急性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后、各种中毒性脑病、脑炎后的记忆障碍和轻中度脑功能障碍~[2,3]。现将本院静脉注射该药后发生的2例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陈正萍 《中国药业》2013,(20):100-101
目的观察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原发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原发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奥拉西坦治疗,均治疗14d。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定与头颅CT复查。结果第28天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头颅CT观察血肿吸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脉血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疗效、安全性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8.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观察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认知功能的干预效应,并了解其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高血压脑出血脑内血肿清除术后7d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159例,随机分为奥拉西坦组82例和安慰剂组77例。服用奥拉西坦(400mg/粒)或安慰剂每日6粒,共服3个月。每个月随诊1次,以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以长谷川痴呆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结果:148例最终完成了3个月随访,其中奥拉西坦组76例,安慰剂组72例。①Barthel指数在治疗后1,2,3个月奥拉西坦组分别为(89.2&;#177;14.3,93.3&;#177;14.2,97.3&;#177;12.3)。均优于安慰剂组的(75.8&;#177;29.3,81.3&;#177;27,79.8&;#177;2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6,P&;lt;0.05)。②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在治疗第1个月奥拉西坦组(6.7&;#177;4.7)优于安慰剂组(9.6&;#177;6.8),第2,3个月差异两组有显著性意义。③长谷川痴呆量表分在治疗1,2,3个月奥拉西坦组为29.4&;#177;4.6,30.4&;#177;4.7,31.4&;#177;3.6,安慰剂组为27.6&;#177;6.4,27.9&;#177;5.1,28.6&;#177;5.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15.P&;lt;0.05)。④奥拉西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失眠,并不影响患者继续治疗,发生率为4.9%(3/76),安慰剂组为3.7%(1/7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17.P&;gt;0.05)。结论:服用奥拉西坦3个月可促进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n=82)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n=87)用奥拉西坦治疗,于7、14、21d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增分率来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14d、21d的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奥拉西坦组分别为60.4%、62.1%,对照组分别为18.3%、29.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奥拉西坦组分别为54.0%、57.5%,对照组分别为36.6%、39.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治疗组2wk时中重度(等级为2~3),脑水肿发生率为14%,明显低于对照组33%(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0.
目的:奥拉西坦治疗轻、中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探究。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轻、中型脑外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奥拉西坦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吡拉西坦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2.07%),试验组的无效率(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无效率(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轻、中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