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280篇
  2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所选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情况给予控制血压、降血压及调整血脂等治疗,同时给予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类药物等。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连续应用21 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认知改变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活动能力测定,采用巴氏指数评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巴氏指数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巴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巴氏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巴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够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04例,比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等方面,进而进行着重性质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增加其可信度与真实度。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观察组患者同时加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行加大性质的胞磷胆碱钠治疗。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MMSE评分、差异性方面,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劣于治疗组;而在历经14 d和21 d的治疗后血肿量观察实验方面,对照组均明显小于实验组。脑出血患者的精神状态、简易检查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等项目测评在采用了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进行治疗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不良反应也得到了相应的减少。结论 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可使得患者大脑功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可显著促进血肿的吸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拥有用药安全、极少不良反应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出血治疗药物,并确认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64例,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每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MMSE和ADL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5.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具有良好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沈伟  杨先清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19-120,12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奥拉西坦,800mg/次,口服,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MMSE指数评分、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总分和BI评分比较,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奥拉西坦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优于单独应用奥拉西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血栓通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黑龙江省第二医院收治的轻度VD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联合组,每组30例。奥拉西坦胶囊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血栓通胶囊组给予血栓通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血栓通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并随访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评分,检测3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MMSE评分、MoCA评分高于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P<0.05),CDR评分、SDRS评分低于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TIMP-1水平均高于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P<0.05),ET-1水平低于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P<0.05)。结论血栓通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轻度VD,能够改善病人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62例)。两组患者术后均转入ICU监护并给予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4 mg/次,加入到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奥拉西坦,4 g/次,加入到250 m 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7、14天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颅内压、GCS评分、脑电图快慢波比值、大脑中动脉(Mc A)平均血流速度、双侧平均肌力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76%、8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IHSS评分从治疗第7天,治疗组从治疗第3天开始显著下降,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治疗第3天开始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颅内压均从治疗第3天开始降低,GCS评分、Mc A平均血流速度、双侧平均肌力从治疗第3天开始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从治疗第3天开始,GCS评分、Mc A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第3、7天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快慢波比值低于对照组,在治疗第3、14天双侧平均肌力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奥拉西坦联和尼莫地平治疗重症脑挫裂伤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进一步探索和治疗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提供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47.
吕建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1):1345-1348
目的 探讨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4 g,加入到0.9%生理盐水50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灯盏生脉胶囊,2粒/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治疗后2、4、12周,两组MMSE、MoCA评分均显著上升(P< 0.05),且治疗组MMSE、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4、12周,两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IMT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IMT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已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措施,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感染,脱水降颅内压,应用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拉西坦4g,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按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5.4%(41/48)]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8%(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3,P〈O.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分析舒血宁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脑梗死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治疗,实验组给予舒血宁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67±3.4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54.1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不仅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还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用奥拉西坦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单用奥氮平治疗组(单用组),奥氮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组(联用组),每组30例。分别于实验前,治疗后4,8周对2组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价,采用韦斯数字广度测验(digital span test,D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WCST)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于4周末上午空腹抽血,监测肝功和血脂变化。同时招募30名60~75岁健康受试者为正常组,进行上述评价。结果 单用组和联用组PANSS各项评分,治疗4周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8周较治疗4周降低(P<0.05)。单用组和联用组的DS和WCST各项评分治疗4周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用组DS的正背项和总分、WCST的正确应答数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2组的DS各项评分治疗8周较治疗4周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用组较单用组改善明显(P<0.05),WCST中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和完成分类数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用组较单用组改善明显(P<0.05)。4周末2组ALT、AST、TC和TG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奥拉西坦可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且疗效优于单用奥氮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