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9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7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6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213篇
综合类   728篇
预防医学   461篇
药学   1014篇
  1篇
中国医学   40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用VITEK—AMS仪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 ICU医院感染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38.3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18.75%),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1.18%)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38%)。不同感染部位非发酵菌的感染率(不同感染部位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各不相同,以呼吸系统和皮肤切口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5.40%和51.23%。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强;治疗非发酵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2.
为解决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TRA IL过程中的供氧矛盾,提高菌体的发酵密度,在大肠杆菌中引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和CO差光谱法检验表明:vgb基因能够在C 600(pBV 220-TRA IL)中表达并受溶氧调控,重组菌CTV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3.7 L发酵罐实验表明:在同样的发酵条件下,含vgb基因的重组菌CTV的最高菌体密度为对照菌的1.64倍,达到50.6 g/L,乙酸积累为对照菌的55.6%,TRA IL蛋白产量提高了70%,达到2.8 g/L。  相似文献   
83.
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18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在我院5年中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ATB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分离出非发酵菌875株,居前3位的非发酵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13株,鲍氏不动杆菌287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80株;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7.6%和7.7%,而对头孢噻吩、头孢曲松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耐药率>8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而复方新诺明对该菌非常敏感,耐药率为7.8%。结论非发酵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提醒临床在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时应根据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4.
临床标本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各种标本经分离培养,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鉴定,用ATB PSE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并作统计分析。结果7 395份标本分离出非发酵1 106株,分离率为14.9%,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最高(45.7%),各种临床标本中以痰液标本的检出率最高;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外,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非发酵菌在各种临床标本中分布不同,种类较多,各种细菌之间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及时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5.
现代的生物技术又被称作生物工程,它主要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技术的核心部分。基因工程技术主要指采用重组的DNA、基因克隆、分子杂交、定位诱变等现代方法,将目标基因转移至细胞、组织或生物有机体,目的是得到人类所期望的基因产物。随着PCR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对植物的DNA进行提取、分析。目前RAPD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中药学当中,使得有关中药材的鉴定、道地药材的鉴别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过去的中药鉴定中,往往利用中药材的性状、各种理化反应及粉末的纤维形…  相似文献   
86.
张敏  高秀丽  鲍鹏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31(5):418-419,423
目的: 探讨大豆和经过发酵后的豆豉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氨基酸的游离氨基与水合茚三酮产生显色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结果: 波长570 nm处含氮量在0~5 μg吸收度值与含氮量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且豆豉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与大豆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豆在经过发酵后游离氨基酸总量产生明显变化,更易被人体所吸收,其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7.
纳豆激酶的发酵工艺及其制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纳豆激酶的发酵及其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考察纳豆激酶发酵提取液的热稳定性,并对纳豆激酶的制剂工艺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简单的制备工艺所制得的纳豆激酶胶囊,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崩解时限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将纳豆激酶转化成可供临床应用的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致胃肠绞痛、感冒样症状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贤铭 《中国药事》2005,19(7):444-444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多抗甲素注射液),其主要成份为α-甘露聚糖肽,是从健康人口腔咽喉部分离的α-溶血链球菌H1S-33号菌经深层发酵、分离提取的多糖类物质.目前甘露聚糖肽注射液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临床,我院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中改善免疫功能低下的辅助治疗.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甘露聚糖肽注射剂的可疑不良反应报道有瘙痒、皮疹、寒战、发热和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该药致胃肠绞痛、感冒样症状尚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陈佳佳  李兆兰  焦庆才 《中药材》2005,28(12):1049-1051
从野生竹黄子实体分离获得能产生竹红菌素的无性株,经液态发酵培养及摇瓶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蔗糖20 g/L,酵母膏8 g/L,玉米浆2 g/L,pH 6.0,摇瓶装量50/250 ml(V/V),接种量10%(V/V),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130 r/min,培养周期96 h,每升发酵液可获得色价为52的竹红菌素8 g.本试验结果可为工业化生产竹红菌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百令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及糖尿病治疗组。各糖尿病组以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治疗组大鼠给予给予百令胶囊0.2g/kg/天灌胃,每天1次,共12周。取肾脏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并进行图像分析,同时行血糖、血脂、肾功能、24h尿蛋白排泄量、肾重/体重、肾组织糖基化产物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TG、TC、肾重/体重、24h尿蛋白排泄量以及肾脏组织蛋白糖基化产物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光镜检查显示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肾小球截面积明显增大(P〈0.01),系膜区基质增生扩大;肾小球硬化明显,平均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增加(P〈0.01);电镜显示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显著的不均匀增厚,并伴有广泛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髓样变性及胞浆空泡化变性。治疗组上述病变明显减轻(P〈0.01)。结论:百令胶囊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防止系膜区扩大和基底膜增厚,具有显著地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