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09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399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51篇
  1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Anter  AM 肖琼 《医学教育探索》1999,(6):555-558577
在常压-2.0MPa的系统压力下测定了滴流床中气-液两相并流下流动的动持液量,了气-液流率,液相粘度,填料大小,压力以及床层高度对动持液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中液体流率动持流量增加,气体流率增加时,结果相反粘度的增加对动持液量的影响不大,动持液量随填料空隙率的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42.
胆道感染与胆汁粘度变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时胆汁粘度的动态变化,为胆结石成因提供线索,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治疗计划。方法30例T管引流的连续病员,用NX3型毛细玻管粘度计测定相对粘度,并对胆汁作需氧、厌氧培养和菌落计数。结果有菌胆汁粘度明显高于无菌胆汁,但与细菌量的多少无关。有菌胆汁中粘度明显大于术后各天,后随引流时间而逐渐下降,至6天后趋于稳定并接近正常。有菌胆汁菌落量在术后2周内不随引流时间增加而变化,直到术后第3周菌落量才有显著减少。结论有菌胆汁粘度升高,但细菌并非直接因素。胆汁中的细菌和粘度升高在胆管结石形成中起协同作用。T管引流能有效地降低胆汁粘度,而胆汁中细菌量在引流术后第3周才有显著减少,临床2周时拨除T管细菌可潜伏下来,对胆管炎和胆管结石的复发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43.
矽肺患者的血液流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矽肺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了85 例男性矽肺患者、45 例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100 例健康男性对照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结果 与对照组和慢性支气管炎组比较,矽肺组的红细胞压积、切变率为4 s-1 ~200 s-1 时的全血表观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平均值均显著升高;不同病情矽肺组、不同肺功能状况矽肺组上述检测值的平均值均随病情加重、肺功能下降而升高,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逐步回归发现,矽肺患者病情与红细胞压积、4 s-1和200 s-1 切变率时的全血表观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相关最密切,而肺功能状况和病程却均与红细胞压积、4 s-1 和200 s-1切变率时的全血表观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相关最密切。结论 矽肺患者的血液呈高黏滞状况,极易并发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44.
The effects of a polymer, the Li-salt copolymer of methyl-methacrylic acid, and its methyl ester on the motion of drug molecules in hydrocolloids were studied.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using the model nitroxide tempol, and the spin-labeled drugs lidocaine (si-lid) and dexamethasone (sl-dex). Synthesis of sl-dex was performed. Spin-labeled molecules dissolved in hydrocolloids undergo a fast reorientation motion. The decreasing order of rotational correlation times () —sl-dex > si-lid > tempol—suggests that the size and the shape of the molecules strongly affect their motion. The inhibition of motion of larger molecules depends also on their flexibility. The values indicate proportionality of the microviscosity of hydrocolloids to the polymer concentration. Rotational mo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lo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ed by the free spaces between polymer molecules.  相似文献   
45.
Summary The influence of a diet rich in linseed oil (10 % in weight) with a content of 61.2 % of -linolenic fatty acid on blood pressure and complex blood viscosity was investigated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A decrease in blood pressure by 59 mm Hg was found compared to the age-matched, untreated control group. The viscous () and elastic () components of viscosity were also reduced at various shear rates ( ). The same applies to the aggregation index, which is a measure of the aggregation tendency of red blood cells (RBC).Of course, the effects on blood viscosity cannot explain the observed degree of blood-pressure lowering. Nevertheless, a decrease in the viscosity can improve the flow conditions in the microcirculation, which may lead to a better oxygen supply.Supported by the Alfred-Teufel-Stiftung.This study is part of the 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of M. Schäch  相似文献   
46.
姚亚南  陈明星  王爱民  金群 《新中医》2003,35(12):27-28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银康颗粒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粘度的变化。方法:将3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2例应用银康颗粒剂治疗,对照组130例应用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对治疗组部分病例(212例)治疗前后血粘度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148例,好转82例,未愈22例,总有效率为91.12%;对照组治愈51例,好转46例,未愈33例,总有效率为74.6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粘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风邪外袭、血虚生风、气滞血瘀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应以清热祛风与养血活血并举。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磁极化生物平衡离子吸附降脂降粘疗法(也称之为洗血疗法)对老年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磁极化生物平衡离子吸附疗法对22例老年患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临床各项指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2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指标、血脂等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患者的TCHO(胆固醇)、TG(甘油三酯)分别为(6.21±1.14)mmol/L和(6.78±5.13)mmol/L;治疗后分别为(4.36±0.99)mmol/L和(2.41±2.10)mmol/L,P<0.05,均显著降低。治疗前患者的HCT(红细胞压积)、PFC(纤维蛋白)、NP(血浆粘度)、NR(全血粘度)、VAI(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0.441±0.042)V、(4.11±1.78)g/L、(3.86±1.98)mpa.s、(5.68±0.79)mpa.s和0.89土0.23;治疗后分别为(0.344±0,061)V、(2.21±1.12)g/L、(1.49±0.40)mpa.s、(3.21±0.56)mpa.s和0.40±0.15,治疗前后对照比较,P<0.02。结论本方法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8.
突聋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血脂代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脂质代谢变化与突发性耳聋(突聋)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突聋病人及50例对照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的含量。结果突聋组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突聋组TG、LDL-CH、ApoB和LP(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HDL-C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CHO和Apo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代谢的异常改变可能与突聋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49.
防风正丁醇萃取物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防风正丁醇萃取物5.6g/(kg·d)连续给大鼠im10d,可使大鼠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血球压积及全血还原粘度均明显降低;对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1min解聚率无明显影响。提示防风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50.
慢性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O)治疗较为棘手。闭塞的血管不易再通,手术适应症范围小,且术后可能再度发生闭塞[1]。因此寻求适合的保守疗法非常重要。我院自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治疗PAO患者35例,其中23例用中药溶栓灵配合西药前列素E(PGE1)、天普乐欣(UK)治疗,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12例比较,疗效尚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和分期标准[2],收治35例PAO患者,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19例,动脉硬化性闭塞(ASO)16例。随机分为两组:①溶栓灵结合PGEI、U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