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2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9篇
临床医学   302篇
内科学   70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2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LvT)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栓治疗。方法收集煤炭总医院2005年8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附壁血栓并行PCI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9例(7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共7例(58%),冠脉造影检查三支及以上血管病变7例(58%)。6例给予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2例给予西洛他唑、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随访期间血栓均消失。4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者l例发生脑梗死后加用华法林,3例患者血栓消失,1例血栓机化。12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现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并接受PCI治疗患者,充分衡量获益及出血风险,按照个体化原则给予抗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TACE后肝癌患者中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探讨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52例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的生化检查、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计算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分析门静脉癌栓形成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数目、大体分型、肝硬化、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等的关系,并以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TACE后36.51%(92/252)肝癌患者合并门静脉癌栓形成;单因素分析提示门静脉癌栓形成与患者年龄、AFP、AST、PT、病灶数目、大体分型、APS有关,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PT、大体分型、APS是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较轻、弥漫型肝癌、PT延长、伴APS形成的肝癌患者易于TACE后形成门静脉癌栓,上述各项均为门脉癌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3.
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手术方式也一直发展变化,而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此类手术更为安全和方便.本文总结了肾动脉介入、下腔静脉滤器、球囊和血管镜在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2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7例接受肝癌切除术的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将患者分为无肝功能衰竭组(98例)和肝功能衰竭组(9例)进行队列研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肝功能衰竭发生相关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肝功能衰竭的风险预测模型.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筛选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105例行肝癌切除+胆总管切开取栓术,2例行肝癌切除+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术;手术时间为2.0~5.5 h;术中出血量为200 ~ 3500 ml.无肝功能衰竭组患者中,胸、腹腔积液5例,胆道出血3例,切口感染2例,胆道感染、胆汁漏、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胸椎硬膜外血肿各1例.胸椎硬膜外血肿患者经胸椎减压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但遗留截瘫;其余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肝功能衰竭组患者中,2例因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7例因术后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排除因肿瘤复发或药物因素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TBil、Alb、Pre-Alb、白球比值(A/G),癌栓分布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与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相关(OR=3.017,0.191,0.248,2.681,9.048,4.759,13.71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Bil> 256.5 μmol./L、术前A/G≤1.3和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50%是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37,11.107,172.450,P<0.05).术后肝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为Z=1.711 ×(术前TBil)+2.408×(术前A/G)+5.150×(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17.288,Z值越大,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预期风险越高;Z值>0时,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预期风险>50%.结论 术前TBil>256.5 μmol/L、术前A/G≤1.3、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50%是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肝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对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进行有效的筛选,可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经腹运用肝脏游离技术治疗肾癌合并肝后下腔静脉瘤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2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16例肾癌合并肝后下腔静脉瘤栓患者,15例经腹运用肝脏游离技术显露下腔静脉,完整切除瘤栓和根治性肾切除.结果 手术中无一例发生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30~320 min,术中失血约200~1 000 ml,所有瘤栓均被完全切除,术中无栓塞发生.结论 经腹运用肝脏游离技术可以充分显露肝后的下腔静脉,对于肝后下腔静脉瘤栓以及部分膈上下腔静脉瘤栓可以运用肝脏游离技术经腹完全切除,避免经胸手术和心肺分流.  相似文献   
106.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acute deep vein thrombus (DVT) can safely be treated as outpatients. However the role of outpatient treatment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 pulmonary embolism (PE) is controversial.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of outpatient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ymptomatic PE.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strategy was conducted using MEDLINE, EMBASE, the Cochrane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and all EBM Reviews. Pooled proportions for the different outcome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A total of 1258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ystematic review. The rate of recurrent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in patients with PE managed as outpatients was 1.47% (95% CI: 0.47 to 3.0%; I2: 65.4%) during the 3 month follow-up period. The rate of fatal PE was 0.47% (95% CI: 0.16 to 1.0%; I2: 0%). The rates of major bleeding and f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ere 0.81% (95% CI: 0.37 to 1.42%; I2: 0%) and 0.29% (95% CI: 0.06 to 0.68%; I2: 0%),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3 month mortality rate was 1.58% (95% CI: 0.71 to 2.80%; I2: 45%). The event rates were similar if employing risk stratification models versus using clinical gestalt to select appropriate patients for outpatient management.

Conclus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methods used, th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outpatient PE treatment seems low. Based on our systematic review and pooled meta-analysis, low-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PE can safely be treated as outpatients if home circumstances are adequate.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介绍用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汇集自2014年以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12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成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及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统计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讨论支架的通畅情况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12例(100%),2例支架未开通,其中1例并发穿刺点出血,1例并发呕血.10例患者接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0个月(2~1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8.0个月(2~15个月).术后3、6和9个月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7/9、7/9、5/8和3/6.门脉支架平均通畅时间7.5个月(0~15个月).术后3、6和9个月、1年门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9、6/9、5/8和3/6.随访期内共8例患者行后续TACE治疗,共行TACE 18例次,术后肝功能稳定.结论 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可以降低癌栓分级、维持支架通畅、保证门脉供血、扩大TACE适应证,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具有较大的综合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7例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龄47~84岁,平均(61.7±9.8)岁々体重指数为17.6 ~ 30.8 kg/m2,平均(22.2±2.9) kg/m2.右侧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者18例,左侧者9例.肿瘤直径为3.6 ~21.1 cm,平均(8.5±3.6)cm.下腔静脉癌栓分级(美国Mayo医学中心分级法):0级6例(22.2%),Ⅰ级6例(22.2%),Ⅱ级8例(29.6%),Ⅲ级5例(18.5%),Ⅳ级2例(7.4%).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者14例,行开放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者13例.采用改良Clavien分级系统评估术后早期并发症.≥Ⅲ级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结果 本组27例患者中,14例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51.9%).发生乳糜漏2例,予饮食控制及皮下注射生长抑素后治愈;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例,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好转;发生术后肺部感染3例,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发生双侧大腿皮疹1例,考虑为抗生素所致过敏有关,予停用致敏药物,静脉滴注维生素C及葡萄糖酸钙处理后治愈.术后严重并发症者5例(18.5%),包括术后腹腔积液1例,行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好转;术后肾功能不全合并高钾血症者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好转;发生术后血压下降、心搏骤停1例,发生术后低氧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此2例患者均死亡.结论 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和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存在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甚至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充分了解并发症发生原因及特点,加强预防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降低其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9.
谭荣任  胡国新  翟瑞玲 《海南医学》2016,(16):2602-2604
目的:比较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分别服用尼莫地平、银杏叶滴丸及复方血栓通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120例高要市中医院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期间收治的VCIND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其中A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B组采用银杏叶滴丸治疗,C组采用复方血栓通片治疗。三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三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大脑及椎底动脉血流流速、认知功能、精神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hs-CRP水平、大脑及椎底动脉血流流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的hs-CRP水平、大脑及椎底动脉血流流速均明显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精神简易量表(MMSE)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的MoCA、MMSE以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对VCIND患者脑血管再通更佳,血流速度更快,认知功能、精神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评估与腹主动脉瘤(AAA)进展相关的基线CT特征,为AAA的临床治疗路径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至少行两次增强CT扫描的83例AA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两次扫描间隔3个月以上。测量瘤体的直径、面积、长度、曲度、血栓面积等基线CT特征,并根据瘤体直径计算AAA的年进展速度。将有进展的AAA分为缓慢进展组(进展速度≤0.25 cm/y)和快速进展组(进展速度>0.25 cm/y)。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单变量与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与AAA 进展有关的基线CT特征。 结果 71例患者存在病变进展,其中缓慢进展组35例,快速进展组36例。快速进展组的基线瘤体长度显著大于缓慢进展组(P=0.03)。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瘤体面积(β=0.048, P=0.020)、长度(β=0.051, P=0.007)与进展速度呈独立正相关,瘤体曲度(β=-0.005, P=0.034)、血栓面积(β=-0.034, P=0.013)与进展速度呈独立负相关。 结论 AAA患者基线CT特征中瘤体面积、长度、曲度、血栓面积与病变进展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