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14篇
  免费   6868篇
  国内免费   4916篇
耳鼻咽喉   327篇
儿科学   751篇
妇产科学   589篇
基础医学   2754篇
口腔科学   342篇
临床医学   14528篇
内科学   8476篇
皮肤病学   647篇
神经病学   2302篇
特种医学   31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6篇
外科学   5955篇
综合类   34638篇
预防医学   9540篇
眼科学   702篇
药学   42415篇
  122篇
中国医学   27137篇
肿瘤学   3218篇
  2024年   818篇
  2023年   2831篇
  2022年   2311篇
  2021年   2826篇
  2020年   2700篇
  2019年   2761篇
  2018年   1494篇
  2017年   2751篇
  2016年   2810篇
  2015年   3444篇
  2014年   5833篇
  2013年   5599篇
  2012年   7927篇
  2011年   8300篇
  2010年   7844篇
  2009年   7730篇
  2008年   9488篇
  2007年   8414篇
  2006年   8127篇
  2005年   8731篇
  2004年   8093篇
  2003年   7346篇
  2002年   5918篇
  2001年   5564篇
  2000年   4320篇
  1999年   3527篇
  1998年   2934篇
  1997年   2771篇
  1996年   2544篇
  1995年   2439篇
  1994年   2034篇
  1993年   1523篇
  1992年   1427篇
  1991年   1335篇
  1990年   1119篇
  1989年   1216篇
  1988年   276篇
  1987年   252篇
  1986年   175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68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脂质过氧化及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观察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脑血管储备功能、中医症候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SS-QOL)量表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DA、LPO含量降低,CAT、SOD含量升高,且观察组MDA、LPO含量低于对照组,CAT、SOD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VR升高,脉动指数(PI)降低;观察组CVR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S-QOL量表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可能与改善脑内脂质过氧化、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2.
天麻素是从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中提取分离而得,现已人工合成。天麻素药理作用广泛,如镇痛、镇静安眠、促智、保护神经元、降血压、抗惊厥、抗癫痫、抗氧化、抗衰老、改善微循环等,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其相关制剂在临床上亦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头痛、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突发性耳聋、癫痫、神经衰弱及脑卒中等。考虑到天麻素临床治疗上述疾病常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用,故其体内过程及其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容忽视。目前,有关天麻素综述多集中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而其药代动力学综述鲜见报道。随着天麻素药代动力学研究日渐深入,本研究将从其样品前处理、测定方法、药物ADME过程及影响体内过程的因素等方面较系统全面地对天麻素近年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天麻素制剂工艺及临床联合配伍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3.
痤疮可辨为阴、阳两证。阳疮者,缘患者劳汗被寒、玄府闭合,汗脂凝聚日久不得外排,蕴热搏结气血而生疮化腐,疮症为热为痛,此为易治;阴疮者,由阳疮转化而来,缘患者外感寒风、内伤生冷,且医者又重用寒凉、失于托透,以至气血冰凝,久不溃脓或溃脓难出,此为难治。根据难治性痤疮临床表现,其多类属于阴疮,以阳虚表郁、邪闭毛窍为致病之关键,其中表郁毛窍、邪闭肌腠为病之标,阳虚阴凝为病之本。治疗当以温阳透发、祛邪外达为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化阴滞、发阳透毒治其本,待阴邪发越,即用火针强开门户、消疮排脓治其标。标本兼治、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痤疮在临床中能够安全有效地消除痤疮、改善皮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52-55
目的 分析老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特征和反流特点。方法 以我院2017 年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rGERD 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 岁)42 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0 岁)58 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临床表现特征、食管动力学特征、反流特点。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性别、BMI 指数、吸烟及饮酒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胸痛、上腹部不适及慢性咳嗽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LESP 及LEPP 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次数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rGERD 患者存在明显的食管动力学异常,且该类患者的反流主要是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28.61±6.58)个月、QTc间期(397.25±15.54)ms均短于传统组的(55.96±7.18)个月、(425.62±19.5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8±1.23)mmol/L低于传统组的(5.78±0.10)mmol/L、血钙(2.42±0.13)mmol/L高于传统组的(2.35±0.1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QTc间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9.
70.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血管病变是导致患者伤残甚至死亡的关键病因。芪归药对作为自古以来的经典配伍之一,能够气血同调,发挥益气活血的功效,从而起到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文章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芪归药对的功效、相关药理研究等方面来探讨芪归药对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理论,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