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1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06篇
预防医学   22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12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丝光绿蝇室内种群的性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丝光绿蝇室内种群的性比特征。方法 采用两种饲料分别对丝光绿蝇进行室内连续饲养 ,对其中第Ⅰ、Ⅱ、Ⅳ、Ⅴ代性比进行观察。结果 除第Ⅴ代鱼粉组外 ,各组试验雄虫数多于雌虫数 ;各代雄性与雌性之比平均值鱼粉组为 1.0 4± 0 .11,麦麸组为 1.31± 0 .14,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室内丝光绿蝇种群雄虫数多于雌虫数  相似文献   
22.
采用自由采食,每日一次和每日二次定量投喂料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日本大耳白离乳幼兔进行5周的耗料与增重,体长和胸围增长的饲养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全期增重,体长和胸围增长效果组间差异不显著,饲料报酬组间差异显著,因此,定量饲喂 比自由采食饲养效果好,而且,每日二次定量饲喂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保证了实验兔的质量,是一种较为经济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3.
在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中 ,消毒是综合防疫措施中重要也是最有效的环节 ,有效地保证工作人员和动物健康 ,减少感染疾病机会 ,使饲养繁殖和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在日常的消毒工作中 ,可供选用的消毒剂有十几种 ,消毒效果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消毒剂的浓度(剂量 )、消毒环境温度、湿度、pH、杀灭微生物的种类以及是否存在有机物的影响 ,有的消毒剂还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性 ,并且对人和动物有一定毒性 ,长期使用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1~ 2 ] 。“84”消毒液是一种高速、高效、广谱、无毒、原液不伤皮肤的消毒剂 ,有效氯…  相似文献   
24.
山东地区饲养动物与接触动物职业者弓形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山东地区饲养动物与接触动物职业弓形虫感染情况,为防治该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 采用滤纸干血滴间接血凝试验(IHAT)对饲养动物和接触动物职业重点人群进行弓形虫感染状况调查。结果 在饲养不同种类动物的人群中,以养猫同时养狗户弓形虫感染率为高(70.00%),从事接触动物职业的人群弓形虫感染率平均为8.67%,其中以猪肉制品加工的感染率为高(10.23%),牛、羊肉类加工感染率次之为9.67%,加工兔、鸡肉类最低为1.85%。在接触动物职业人群中男性感染率为9.64%;女性为7.62%,无显性差异。从事该职业1年内的男性感染率为2.86%,女性感染率为3.64%,而从事11~20年的男性感染率为12.50%,女性为7.89%;女性从事21~30年的感染率为15.38;男性为10.00%。讨论接触动物职业时间长短与感染具有显性差异,提示弓形虫感染率可随接触动物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对本单位普通级金黄地鼠群进行体外寄生虫检测。方法 拔毛法;透明胶带粘贴法;刮取皮屑镜检法。结果 有背肛螨寄生于地鼠表皮内(患皮炎部位),鼠群感染率为4.4%。结论 普通级地鼠必须提高级别,从实验动物设施、饲养环境条件、饲养方法、选种育种等诸多方面达到清洁级标准,才能彻底消除体内外寄生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26.
饲养层对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 cell)的培养与建系十分重要。实验选择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Priimary mouse embmy fibroblasts,PMEF)作为饲养层,这种饲养层能够较好地维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和二倍体核型。除选用经典的14.5d的孕鼠制做原代成纤维细胞外,我们还选了10d、18d、的孕鼠制成饲养层,通过ES-D3的传代培养结果表明:10-18d的PMEE均可作为饲养层用,10代内的饲养层培养细胞均适宜。  相似文献   
27.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中国西北部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甘肃是包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之一。自1927年King首次报道兰州5例包虫病人以后,至今史大中报道来自23个省、市和自治区,病例数已达到27716例。目前10种家畜被确定为中间宿主。终宿主犬的感染率在0.28%-100%之间。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区人血清抗体阳性率在10%-48%之间,B超检出率在0.5%-10%之间。  相似文献   
28.
丝光绿蝇饲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丝光绿蝇的室内饲养,观察其驯化以及饲养的生物学。方法采用煮熟的鲢鱼引诱丝光绿蝇产卵,收集其卵块,置于室内采用人工配制饲料进行驯化饲养。结果丝光绿蝇第1代从卵发育至成蝇需14天,其中三龄期约5天,蛹期约6天。成蝇产卵前期约7天,卵散产。第2代从卵发育至成蝇约需13天,其中三龄期约4天,蛹期约6天。结论丝光绿蝇室内驯养在温度26℃~31℃,相对湿度75%条件下,从卵到蝇历期为13~14天,驯养初期,其生物学与自然条件下相比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9.
采用日产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野生日本医蛭和人工饲养医蛭的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两样品中所含的氨基酸种类相同,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要氨基酸含量均为人工饲养医蛭略高于野生医蛭,与别的动物药相比,医蛭体内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别的动物药。  相似文献   
30.
张峰  樊瑛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716-719
目的:通过人工饲养的正交试验研究,从16种饲料配方中筛选出一种适合苍耳蠹虫生长发育的半合成人工饲料配方。方法:配方的主要成分为苍耳茎粉、大豆糁、啤酒酵母粉、多维葡萄糖、琼脂和水等。结果与结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初孵幼虫经17d左右即发育至老熟,幼虫化蛹率92.1%,雌蛹平均重128.9mg。药理试验表明,人工饲养的苍耳蠹虫的乙醚提取物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