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内科学   5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强度超声波对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昆虫经诱导后,体内能迅速产生或增加许多体液免疫因子,如凝集素、溶菌酶、抗菌肽等,其中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中重要的抗菌因子,不同的诱导源均可诱导昆虫产生抗菌肽。迄今为止,已从多种昆虫体内诱导产生了抗菌肽,它们多数属于全变态类昆虫,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鳞翅目昆虫:惜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家蚕(Bombyz mori)、榨蚕(Antheraea pernyi);双翅目昆虫:棕尾别麻蝇(Sarcophaga peregrina)、伏蝇(Phormia terranovae)、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埃及伊蚊(Aedesaegypti)以及鞘翅目、膜翅目昆虫等,不全变态昆虫诱导产生抗菌物质的报道很少。目前,昆虫抗菌肽研究已成为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均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工作在国外进行,国内研究很少。我们课题组先后成功在室内建立了丝光绿蝇和家蝇实验室种群,首次对丝光绿蝇抗菌肽的诱导表达及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本文以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对家蝇抗菌物质诱导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丝光绿蝇 (L ucilia sericata)属于双翅目 ,丽蝇科 ,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昆虫 ,可引起人类以及家畜、家禽的蝇蛆病 ,对畜牧业生产有较大的危害性 ,其在医学昆虫学、法医昆虫学及环境净化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对于其室内饲养 ,Daniels[1 ]曾尝试以琼脂、马血、酵母为原料配制丝光绿蝇幼虫饲料 ,以用于研究丝光绿蝇幼虫生长发育与饲料组分的比例关系。Sherman[2 ]曾报道以肝、琼脂、啤酒酵母为原料饲养丝光绿蝇幼虫。许兵红等[3,4 ] 对丝光绿蝇的室内饲养曾有初步研究 ,本次在原研究的基础上 ,对饲养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现报道如下。材…  相似文献   
3.
河南蜂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河南蜂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以白色念珠菌为实验菌种,设置不同pH平板实验组和不同的蜂胶浓度组,每组重复3次,每张滤纸片(直径6mm)加样7μl,观察48h的抑菌效果。结果河南蜂胶在pH5.5、6.0、6.5、7.0、7.5、8.0、8.5条件下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环直径(mm)分别为:9.08±0.80、11.25±0.43、11.42±0.63、12.58±0.29、15.25±0.43、21.50±0.87、29.00±0.50;蜂胶浓度从15.50%~0.12%蜂胶组及空白对照组的抑菌环直径(mm)依次为:25.50±0.50、22.25±0.43、18.67±0.76、15.83±0.58、10.33±1.04、8.50±0.00、7.25±0.25、0、0、0。结论河南蜂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随蜂胶浓度和pH的降低而减弱,可观察到抑菌环的最低蜂胶浓度为0.2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丝光绿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规律。方法丝光绿蝇初三龄幼虫经0 W、40 W、80 W、120 W功率超声波处理、经100 W超声波处理3 min、5 min、7 min和超声波诱导后不同时间提取血淋巴,观察其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0 W、40 W、80 W、120 W超声波处理5 min,诱导后48 h提取的血淋巴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直径(mm)分别为:14.33±0.58、21.33±1.04、20.83±0.58、16.33±0.58。100 W分别处理3 min、5 min、7 min,诱导后48 h的抑菌环直径(mm)分别为:18.67±1.26、20.33±0.76、20.17±0.29。100 W处理5 min,诱导后0 h、24 h、48 h、72 h的抑菌环直径(mm)分别为:14.33±0.58、19.83±0.29、20.33±0.76、20.00±0.50。结论超声波可诱导丝光绿蝇抗菌物质表达,以超声波100 W、5 min诱导后48 h提取为宜。  相似文献   
5.
两种饲料对丝光绿蝇蛹长和羽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比较两组丝光绿蝇室内连续饲养的蛹期形态和羽化率。方法 将丝光绿蝇引入室内,分成鱼粉组和麦麸组两种幼虫饲料在室内进行连续饲养,对两组各代蛹期的蛹长、羽化率等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第204代蛹长鱼粉组显著大于麦麸组;第5代蛹长鱼粉组与麦麸组差异无显著性。第1-4代羽化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第5代羽化率鱼粉组显著性高于麦麸组。结论 鱼粉组蛹形态、羽化率等指标好于麦麸组,提示鱼粉组饲料饲养效果好于麦麸组饲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虫卵定量计数方法对孵化率的影响。方法将丝光绿蝇所产卵块分成3组,分别采用橡皮捣碎计数法、显微镜计数法、自然孵化计数法等三种方法定量计数,观察比较不同方法的虫卵孵化率。结果橡皮捣碎计数法计数,虫卵的平均孵化率最低。显微镜计数法计数和自然孵化计数法计数,虫卵的平均孵化率均高,其中采用自然孵化计数法计数,虫卵的孵化率最高,但两者间虫卵的平均孵化率无统计学差异。后两者虫卵的平均孵化率均显著性高于前者。结论橡皮捣碎计数法方法简单,计数迅速,对虫卵孵化的影响较大,适合在虫卵大量定量计数但无需观察虫卵孵化率的情况下采用,显微镜计数法计数和自然孵化计数法计数,计数相对较慢,对虫卵孵化的影响小,适合在观察孵化率、转种传代等情况下采用。  相似文献   
7.
家蝇室内种群孵化特征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家蝇室内种群在整个产卵期内的孵化特征。方法 观察家蝇室内种群整个产卵期内的第4代及第5代卵块每天孵化幼虫数量和未孵出数量,计算每天的孵化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第4代孵化幼虫数量高峰出现在产卵期第7天,第11天后孵出幼虫数量持续在低水平;第5代孵化幼虫数量高峰出现在产卵期第4天,第8天后孵出幼虫数量持续在低水平。第4代及第5代孵化率前8天维持在较高水平,后期孵化率起伏较大。结论 家蝇室内种群第4代及第5代在产卵期前期幼虫孵化数量以及孵化率相对较高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丝光绿蝇室内连续5代成虫产卵特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丝光绿蝇室内连续人工饲养的各代成虫产卵特征。 方法 将丝光绿蝇引入室内 ,采用人工配制的幼虫饲料在室内进行连续饲养 ,观察记录其室内第 1~ 5代成虫产卵结果。 结果 成虫第 1~ 5代产卵天数 (x± s)分别为 :5 .5 0± 0 .17,8.2 5± 0 .96 ,8.2 5± 0 .5 0 ,7.2 5± 1.5 0 ,8.5 0± 1.2 9;产卵次数分别为 :18.0 0± 1.41,2 7.75± 9.0 0 ,2 3.0 0± 8.12 ,2 3.5 0± 11.5 6 ,33.2 5± 12 .89;第 1、2、4、5代产卵指数分别为 :0 .36 0± 0 .0 18,0 .788± 0 .32 0 ,0 .6 42± 0 .2 91,0 .819± 0 .40 6。室内第 1代产卵天数少于第 2、3、5代 (P<0 .0 5 ) ,与第 4代无显著性差异 ,第 2~ 5代间产卵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产卵次数及产卵指数室内第 1~ 5代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本次实验丝光绿蝇引入室内连续饲养的各代成虫产卵特征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10.
丝光绿蝇饲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丝光绿蝇的室内饲养,观察其驯化以及饲养的生物学。方法采用煮熟的鲢鱼引诱丝光绿蝇产卵,收集其卵块,置于室内采用人工配制饲料进行驯化饲养。结果丝光绿蝇第1代从卵发育至成蝇需14天,其中三龄期约5天,蛹期约6天。成蝇产卵前期约7天,卵散产。第2代从卵发育至成蝇约需13天,其中三龄期约4天,蛹期约6天。结论丝光绿蝇室内驯养在温度26℃~31℃,相对湿度75%条件下,从卵到蝇历期为13~14天,驯养初期,其生物学与自然条件下相比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