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02篇
中国医学   40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咖啡酸对阿糖胞苷(Ara-C)诱发小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体积(MPV)变化的影响。方法:参照徐国良等方法诱发Ara-C致小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MPV变化模型,分为咖啡酸600、300、150mg·kg^-1·d^-1剂量组、复方阿胶浆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小鼠给Ara-C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用药12d,分别于给药6、8、10、12d自小鼠尾部取血检测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及MPV,观察咖啡酸对小鼠白细胞及血小板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咖啡酸300mg·kg^-1·d^-1组给药6dWBC为4.8±1.2,600、300mg·kg^-1·d^-1剂量组给药10dWBC为(909±179)、(1056±135)×10^9/L;咖啡酸各剂量组给药12dMPV分别为(6.00±0.23)、(5.90±0.20)和(6.03±0.21)fL,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咖啡酸可用于治疗临床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保护血小板的损伤。  相似文献   
42.
咖啡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美英  周婷婷  周茂金 《中国药房》2008,19(16):1220-1222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咖啡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药动学研究。方法:测定大鼠灌胃与静脉注射给药后咖啡酸的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Topfit 2·0进行统计处理,计算非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药后咖啡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0·56±0·12)μg·mL-1,tmax为(0·18±0·04)h,t1/2为(0·67±0·12)h,ke为(1·05±0·20)h-1,AUC(0~t)为(0·34±0·05)μg·h·mL-1;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后t1/2为(0·45±0·05)h,ke为(1·55±0·18)h-1,AUC(0~t)为(9·07±2·24)μg·h·mL-1。结论:大鼠灌胃给予咖啡酸后,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较短,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   
4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蒲双清片中咖啡酸及盐酸小檗碱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A:乙腈,B:0.5%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PH值为3.14 )[0~13min (A∶B=12∶88 ) ,13~35min (A∶B=25∶75)],流速:1.0mL·min-1 ,检测波长 320nm,进样量:10μL.盐酸小檗碱在148 ~740μg(r=0.9996)、咖啡酸在1-20μg(r=0.9995)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4%(RSD=0.81%)、99.45%(RSD=1.18%).本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可用于连蒲双清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4.
蒲公英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以绿原酸和咖啡酸为定量指标,建立蒲公英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为蒲公英提取物制定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中的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结果绿原酸在0.003125~0.05mg/ml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咖啡酸在0.003125~0.05mg/ml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绿原酸和咖啡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和99.65%,RSD分别为1.05%和1.34%。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该药品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季青叶中原儿茶酸、咖啡酸、槲皮素和山奈酚4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方法:采用 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0 μm)色谱柱;以(A)甲醇、(B)水-0.1%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min 时 A-B(20:80),9 min 时 A-B(24:76),30 min 时 A-B(50:50),40 min 时 A-B(65:35);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电化学检测器的工作电位为0.7 V,采用标准曲线法对4种化合物进行定量。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原儿茶酸、咖啡酸、槲皮素和山奈酚的检出限分别为3,6,2,5 ng,定量限分别为9.1,20.0,7.2,16.0 ng。4种化合物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7%~102.6%之间,RSD 在1.6%~2.9%之间。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检测四季青叶中4种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紫丁香叶中咖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紫丁香叶中咖啡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DiamonsilTMC18(1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323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25℃。结果咖啡酸的进样量在0.0378~0.22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2.2%(n=5);3批样品中咖啡酸的含量分别为0.01047、0.01103、0.01088mg/g,RSD分别为2.0%、2.2%、1.6%。结论本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紫丁香叶中咖啡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7.
大黄橐吾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橐吾(Ligularia duciformis)为菊科橐吾属植物,据报道有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等功效。为寻找其生物活性成分,对其根和根茎的8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溶剂萃取和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从乙酸乙酯部位得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咖啡酸-(3-甲氧基-4-羟基)苯丙酯(I),6β,8β-双羟基雅槛蓝-7(11)-烯-12,8α-内酯(II),6β,8α-双羟基雅槛蓝-7(11)-烯-12,8β-内酯(III),6β-羟基雅槛蓝-7(11)-烯-12,8α内酯(IV),豆甾醇(V),胡萝卜苷(VI)。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化合物I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的止咳作用正在评价中。  相似文献   
48.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消炎片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ech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21∶79),检测波长为32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结果咖啡酸进样量在0.015~1.50μg(r=0.9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8%,RSD=0.82%(n=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感冒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同时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绿原酸、咖啡酸、肉桂酸含量的方法,并对3个批次脉络宁注射液中上述3种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Aglient Zorbax SB-C18柱(4.6mm×150mm);流动相为乙腈-0.8%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λ1=327nm(绿原酸、咖啡酸),λ2=278nm(肉桂酸)。结果:绿原酸、咖啡酸、肉桂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695~26.95mg·L^-1(r=0.9997)、0.82~8.20mg·L^-1(r=0.9999)、0.94~9.4mg·L^-1(r=0.9999),回收率分别为101.21%,98.24%,99.56%。结论:本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适合于同时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绿原酸、咖啡酸、肉桂酸含量的。  相似文献   
50.
两色紫金牛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色紫金牛的活性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两色紫金牛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酮-西克拉敏A(1),3-β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西克拉敏A(2),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西克拉敏A(3),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西克拉敏A(4),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α,28-二羟基-12-烯-30-齐墩果酸(5),α-菠菜甾醇(6),羽扇豆醇(7),去甲岩白菜素(8),咖啡酸(9)和4-甲氧-基3,5-二羟基苯甲酸(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