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国产血竭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国产血竭资源植物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ex Gagnep.)根、茎、叶的显微结构特征。观察到根的维管结构为多原型;茎的维管束为周木维管束,其次生维管束及结合组织中含有红色树脂—血竭;叶为等面叶,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首次提供了该种植物的显微结构特征,为血竭资源植物的显微结构鉴别,以及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32.
龙血竭是龙血树属的植物树干受到损伤后,在微生物侵染或(和)自然氧化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树脂.龙血树属植物中甾体皂苷是主要成分,现已分离鉴定了94个甾体皂苷,而诱导形成的树脂(即龙血竭)中仅发现5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且包括骨架发生C环断裂重排的甾体(Dracaenogenin A)以及F环翻转为22位S构型的螺甾烷型甾体皂苷.本文讨论了龙血竭形成过程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的变化,对进一步研究血竭形成机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中国乡村医药》2012,(8):59-59
【科属】棕榈科植物。 【原植物】麒麟竭,剑叶龙血树,长花龙血树。  相似文献   
34.
海南血竭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海南血竭 (Dragon’s blood from 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 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海南血竭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ambodianin C (1)、cinnabarone (2)、7,4′-二羟基黄酮 (3)、3,4-二羟基烯丙基苯 (4)和紫檀芪 (5)。结论 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 ~ 5为首次从海南血竭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4和5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SA) 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替代对照品法同时测定龙血竭原料剑叶龙血树中龙血素A、B的含量。方法:提出了相对斜率的概念,解释了它与相对校正因子的数学关系,阐释了相对斜率(相对校正因子)的物理意义,进而采用相对斜率算法建立剑叶龙血树的含量测定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方法的线性和回收率均良好;以龙血素A为参照,龙血素B的相对斜率和相对保留时间平均值为1.248和1.06,且在5个不同的色谱系统上保持稳定;相对斜率值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按吸光系数法测得值一致。结论:相对斜率算法简便、准确,以此进行替代对照品法测定剑叶龙血树中龙血素A、B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龙血树脂膏”是笔者十几年来的临床经验结合民间外用药物秘方而研制。治疗下肢溃疡4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1例患者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9岁;病程最长5ɑ零6个月,最短45d,45~60d者3例,60~9...  相似文献   
37.
对龙血脂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闵建国  周艳林  邹准  尹文清  刘华钢  邹节明 《中草药》2013,44(17):2471-2473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壮药剑叶龙血树中7-羟基-4’-甲氧基黄烷和紫檀茋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YMC pack ODS-AQ C18(150 mm×4.6 mm,5μm),乙腈-0.2%磷酸(36∶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分别为281、306 nm,柱温35℃.结果 7-羟基-4’-甲氧基黄烷、紫檀茋分别在0.407 6~1.528 5 μg (r=0.999 8)、1.640 8~6.153 0 μg (r=0.999 7)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8%、97.10%,RSD分别为0.82%、0.5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剑叶龙血树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9.
邵东旭  郑冬梅  胡锐  陈文  陈多谋  卓先勤 《中草药》2013,44(12):1558-1561
目的 首次对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全草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NMR等)进行结构鉴定.对化合物1~8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 从剑叶金鸡菊全草氯仿部位中共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其中包含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β,5α-diangeloyloxy-eudesm-(15)-ene (1)、1 β,6α-dihydroxyeudesm-4(15)-ene (2)、10αt-hydroxyoplopan-4-one (3)、(7R*)-opposit-4(15)-ene-1β,7-diol (4)、(7R*)-opposit-4(15)-ene-1 β,8-diol (5)、(7R*)-opposit-4(15)-ene-1β,11-diol (6)、(7R*)-opposit-4(15)-ene-1β,7α-diol (7)、4(15)-eudesmene-1β,7α-diol (8)、对羟基桂皮酸(9)、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1)、3,4-二羟基苯甲醛(12)、β-谷甾醇(13)、木栓酮(14)、木栓醇(15).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0.
龙血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东旭 《医学教育探索》2001,(11):1053-1054
综述了近20年来龙血竭的植物基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