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11篇
  免费   9199篇
  国内免费   3494篇
耳鼻咽喉   338篇
儿科学   562篇
妇产科学   601篇
基础医学   3103篇
口腔科学   808篇
临床医学   7852篇
内科学   4739篇
皮肤病学   734篇
神经病学   1456篇
特种医学   15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397篇
综合类   20164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一般理论   24篇
预防医学   5671篇
眼科学   507篇
药学   8949篇
  301篇
中国医学   29354篇
肿瘤学   1700篇
  2024年   399篇
  2023年   1747篇
  2022年   2765篇
  2021年   4123篇
  2020年   4232篇
  2019年   2797篇
  2018年   2457篇
  2017年   3389篇
  2016年   3459篇
  2015年   3241篇
  2014年   7488篇
  2013年   6335篇
  2012年   6770篇
  2011年   6928篇
  2010年   5676篇
  2009年   4454篇
  2008年   3671篇
  2007年   4005篇
  2006年   3177篇
  2005年   2635篇
  2004年   2103篇
  2003年   1790篇
  2002年   1427篇
  2001年   1283篇
  2000年   1065篇
  1999年   783篇
  1998年   580篇
  1997年   526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infiltration’ of eugenics into Russian medical discours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eugenics movement in wester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in 1900–17. It describes the efforts of two Russian physicians, the bacteriologist and hygienist Nikolai Gamaleia (1859–1949) and the psychiatrist Tikhon Iudin (1879–1949), to introduce eugenics to the Russian medical community, analysing in detail what attracted these representatives of two different medical specialties to eugenic ideas, ideals, and policies advocated by their western colleagues. On the basis of a close examination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Gamaleia’s and Iudin’s attitudes to eugenics, the essay argues that lack of cohesiveness gave the early eugenics movement a unique strength. The loose mix of widely varying ideas, ideals, methods, policies, activities and proposals covered by the umbrella of eugenics offered to a variety of educated professionals in Russia and elsewhere the possibility of choosing, adopting and adapting particular elements to their own national,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 and disciplinary contexts, interests and agendas.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脂肪抽吸与腹壁成形术联合进行腹壁体形重塑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成功与减少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对18例腹部脂肪堆积伴腹壁皮肤松弛的患者采用肿胀麻醉,负压吸引器行腹壁脂肪抽吸;做耻骨联合上W形切口,折叠缝合腹直肌前鞘,切除多余皮瓣后分层缝合腹壁。结果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4~24个月,腹部平坦,切口瘢痕不明显,腹围平均缩小15 cm,外形满意。结论根据患者腹部皮肤、皮下脂肪、腹壁肌肉等多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采用脂肪抽吸与腹壁整形相结合的腹壁体形重塑术,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手术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3.
淋巴管作为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调节机体体液稳态,协助免疫监视和肠道脂质吸收等重要作用。淋巴管新生是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维持脉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重要手段,淋巴管新生调控对于防治肿瘤、心血管等诸多疾病有着潜在的临床转化意义;淋巴回流功能则与关节炎症等疾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在循环系统中,相较于中医药调控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对于淋巴管的研究则明显相对滞后。本文从中医药作用于淋巴管新生及回流功能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4.
罗晓  何茜  李海冰  涂丽  张海玲  穆琼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84-3190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较高,调查其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减少基层卫生人才流失提供思路。目前,完成"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而针对该部分全科医生离职意向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调查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回归基层工作后的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吸引卫生人才留任、建设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贵州省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5+3"模式培养并履约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2015—2017级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01-20至2021-02-10对其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一般情况、职业满意度、离职意愿、服务期满后职业方向。共回收问卷347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6%。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贵州省"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整体离职意愿得分为(3.98±0.98)分,具有离职倾向者229例(73.6%)。不同性别、单位地理位置、每日工作量者的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位负责人对待下属的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对当前收入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当地激励政策执行程度是"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服务期满后,计划留任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12例(3.9%),计划去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21例(6.7%),计划离开基层去上级医院工作者196例(63.0%),计划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者60例(19.3%)。 结论 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离职意愿较高,预计服务期满后基层全科人才流失较多,需从提高收入、重视全科医生心理需求、优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全科宣传等方面着手改善。  相似文献   
65.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具有发病率高、发展快、可转移、易误诊等特点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随着中医的发展和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技术的进步,中医药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现代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目前临床上治疗鳞状细胞癌多采取手术及药物化疗等,因不良反应的存在,患者接受度低。中药具有多靶点、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中中医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将围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以及针灸在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收录的自建库以来有关糖尿病前期证型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证型进行规范整理,建立数据库,提取证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探究证素分布规律。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总有效病例1620例,证型经规范处理后整理为18个,主要证型为脾虚痰湿证。共提取证素13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湿和痰,关联分析显示脾—湿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到3个聚类组。结论 糖尿病前期病位在脾,气虚、脾、痰、湿是常见证素,临床诊治糖尿病前期应注重从脾论治,需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7.
68.
Objective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an integrative medicine (IM) course on self-perceived IM-related communication and research skills.MethodsA 3-day mandatory "hybrid" (online and in-person) IM course was held within COVID-19 restrictions for 161 pre-clerkship medical students, with workshops facilitated by ment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M and non-IM) and student-directed tasks. Self-perceived levels of 6 IM-related skills were scored (from 1 to 5) for history-taking; communicating with patients with "alternative" health-beliefs; referral to IM consultations; assessing risks/benefits; and working with non-medical IM practitioners.Results137 students (85.1%) completed pre-/post-course questionnaires, with overall scores improving from pre-course (1.98 ± 0.92) to post-course (3.31 ± 0.63; p < 0.0001), for the entire group and student subgroups (with vs. without prior IM experience). Multivariate analysis found no association between age, gender, primary language or prior experience with IM and improvement in skill scores.ConclusionsThe IM course increased self-perceived skill levels, reflecting the course curriculum and workshops. Further research need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skills during clinical training.Practice implicationsTeaching medical students about IM in a course comprising communication and research skills was shown to b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he application of IM-related skills needs to be evaluated during the clinical clerkship.  相似文献   
69.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数字治疗时代。数字治疗是数字健康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数字技术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人工智能分析由生物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资料,远距离控制肿瘤患者进行虚拟治疗和数字临床试验,模拟现实在线治疗帮助肿瘤患者采取健康行为,这些技术正在改变现有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70.
薄层色谱鉴别在历版《中国药典》中的应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而薄层扫描含量测定在最近几版《中国药典》中的应用比例逐渐降低。随着对中药质量标准体系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薄层色谱法的不足之处陆续显现,如仪器普及率低、设备并不简单、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差、鉴别速度及准确性不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展开剂毒性大等,逐渐不合时宜。在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时,研究者不应该墨守成规,薄层色谱鉴别也不应该是雷打不动的定性鉴别必备选项。高效液相色谱法具备完全取代薄层色谱法的可行性,薄层色谱法可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补充。为充分降低检测成本、缩短检测周期、提高鉴别效率,笔者建议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应该大幅减少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应用,增加高效液相特征图谱鉴定,尽量做到“一个条件,一张图谱”;除非确有必要,《中国药典》等国家质量标准体系应将薄层色谱鉴别作为推荐方法,而非强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